解释词语“知其一未睹其二”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知其一未睹其二: 拼音:zhī qí yī wèi dǔ qí èr 注音:ㄓㄧ ㄑㄧˊ ㄧ ㄨㄟˋ ㄉㄨˇ ㄑㄧˊ ㄦˋ 词语解释: 同“ 知其一不知其二 ”。 《汉书·扬雄传下》:“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者也。”参见“知其一不知其二。” 词语分字解释: “知” 的基本字义: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使

解释词语“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熟视无睹: 拼音:shú shì wú dǔ 注音:ㄕㄨˊ ㄕㄧˋ ㄨˊ ㄉㄨˇ 词语解释: ◎ 熟视无睹 shúshì-wúdǔ 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人,天天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什么是知识》 -- 见

解释词语“开雾睹天”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开雾睹天: 拼音:kāi wù dǔ tiān 注音:ㄎㄞ ㄨˋ ㄉㄨˇ ㄊㄧㄢ 词语解释: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语本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 文王 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北周 宇文逌 《<庾信集>序》:“夜不离阁,无愧于 黄香 ;开雾睹天,有同于 乐广 。” 词语分字解释: “开” 的基本字义: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

解释词语“重睹天日”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重睹天日: 拼音:zhòng dǔ tiān rì 注音:ㄓㄨㄙˋ ㄉㄨˇ ㄊㄧㄢ ㄖㄧˋ 词语解释: 见“ 重见天日 ”。 词语分字解释: “重” 的基本字义: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 程度深:~色。~病。~望。~创。 价格高:~价收买。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 含有“重” 的词语: 寅

解释词语“植睹”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植睹: 拼音:zhí dǔ 注音:ㄓㄧˊ ㄉㄨˇ 词语解释: 直视。《淮南子·人间训》:“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 词语分字解释: “植” 的基本字义: 栽种:种~。培~。栽~。~树。 树立:~立。~志(立志)。 戮住,竖起:~耳。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物。~被。~保。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巡功。” 含有“植” 的词语: 偃植

解释成语“奋勇争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奋勇争先: 拼音:fèn yǒng zhēng xiān成语繁体:奮勇爭先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奋勇当先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作表率 成语解释: 奋:振起,发扬。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35回:“那德胜奋勇争先,以一当百,杀的汉兵大败而奔。” 成语例子: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八章:“这怎么能够使他

解释成语“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拼音:xiān yōushìzhě hòulèshì,xiānlèshìzhě hòuyōu sh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享乐,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成语出处: 汉·戴德

解释成语“先小人后君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小人后君子: 拼音: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成语简拼:xxrhj注音:ㄒㄧㄢ ㄒㄧㄠˇ ㄖㄣˊ ㄏㄡˋ ㄐㄩㄣ ㄗㄧˇ发音:(\"xxzl.com.4080723301555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反义词:先礼后兵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丑化说在前边 成语解释: 先不讲客气,说明条件,按章办事,然后再讲礼貌

解释成语“望秋先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望秋先陨: 拼音:wàng qiū xiān yǔ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望秋先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未老先衰 成语解释: 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成语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英语翻译:show the feebleness of old

解释成语“披云雾睹青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披云雾睹青天: 拼音: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披云见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披云雾睹青天。’”英语翻译:scatter the clouds

解释成语“正人先正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人先正己: 拼音: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以身作则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以身作则 成语解释: 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成语出处: 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语例子: 我们做到正人先

解释成语“先发制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发制人: 拼音:xiān fā zhì rén成语简拼:xfzr注音:ㄒㄧㄢ ㄈㄚ ㄓㄧˋ ㄖㄣˊ发音:(\"xxzl.com.40807264915775\"); 成语繁体:先發制人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反义词:后发制人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主动出击 成语解释: 发:开始行动;制:制服。指争

解释成语“先辨淄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辨淄渑: 拼音:xiān biàn zī miǎ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淄渑:山东水名,二水味道不同,合流后不易分辨。事先辨别二水的味道。比喻物极必反其源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口将爽者,先辨淄渑。” 成语分字解释: “先” 的基本字义: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

解释成语“先下手为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下手为强: 拼音: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成语简拼:xxsq注音:ㄒㄧㄢ ㄒㄧㄚˋ ㄕㄡˇ ㄨㄟˊ ㄑㄧㄤˊ发音:(\"xxzl.com.4080442148702\"); 成语繁体:先下手為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先发制人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解释: 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

解释成语“先人后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人后己: 拼音:xiān rén hòu jǐ成语简拼:xrhj注音:ㄒㄧㄢ ㄖㄣˊ ㄏㄡˋ ㄐㄧˇ发音:(\"xxzl.com.4071848281751\");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大公无私反义词:先己后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考虑别人 成语解释: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成语出处: 《礼记·坊记》:“子云:‘君子

解释成语“匹马当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匹马当先: 拼音:pǐ mǎ dāng xiān成语简拼:pmdx注音:ㄆㄧˇ ㄇㄚˇ ㄉㄤ ㄒㄧㄢ发音:(\"xxzl.com.4080405267179\"); 成语繁体:匹馬當先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马当先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带头 成语解释: 一马当先。指冲锋在前。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刀横宇宙三

解释成语“先苦后甜”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苦后甜: 拼音:xiān kǔ hòu tián成语简拼:xkht发音:(\"xxzl.com.40718062043\"); 成语繁体:先苦后甛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先苦后乐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教诲人 成语解释: 指先经历苦难然后过上幸福的日子 成语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你是那遇难成祥,先苦后甜的命。” 成语例子: 先

解释成语“着人先鞭”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着人先鞭: 拼音:zhuó rén xiān biān成语简拼:zrxb发音:(\"xxzl.com.40807190115420\");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先人着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比别人快 成语解释: 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成语出处: 《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解释成语“先斩后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斩后闻: 拼音:xiān zhǎn hòu wé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先斩后奏、先行后闻、先断后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办事 成语解释: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

解释成语“未卜先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未卜先知: 拼音:wèi bǔ xiān zhī成语简拼:wbxz注音:ㄨㄟˋ ㄅㄨˇ ㄒㄧㄢ ㄓㄧ发音:(\"xxzl.com.40807270515792\"); 成语繁体:未蔔先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料事如神、先见之明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有预见 成语解释: 测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这是一种迷信行为。形容有预见。卜: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