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通傥”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通傥: 拼音:tōng tǎng 注音:ㄊㄨㄙ ㄊㄤˇ 词语解释: 放达洒脱。 明 李东阳 《曲江韶石题广东黄瑛卷》诗:“ 黄生 好古流,少小慕通儻。” 词语分字解释: “通” 的基本字义: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 往 含有

解释词语“傥若”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傥若: 拼音:tǎng ruò 注音:ㄊㄤˇ ㄖㄨㄛˋ 词语解释: 假如。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儻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太平广记》卷八三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君长二三寸,岂復耳有国土。儻若有之,国之当尽焦螟耳。”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姐姐,你的歌词很带些男性的声调,傥若母亲在时,听了定会发怒呢。” 词语分字解释: “傥” 的基本字义: 同

解释词语“傥然”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傥然: 拼音:tǎng rán 注音:ㄊㄤˇ ㄖㄢˊ 词语解释: (1).怅然自失貌。《庄子·田子方》:“ 子方 出, 文侯 儻然终日不言。” 成玄英 疏:“儻然,自失之貌。闻谈 顺子 之德,儻然靡据,自然失所谓,故终日不言。” (2).漠然,无思虑貌。《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儻然不受。” 成玄英 疏:“儻是无心之貌。”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

解释词语“傥论”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傥论: 拼音:tǎng lùn 注音:ㄊㄤˇ ㄌㄨㄣˋ 词语解释: 堂皇正大的言论。儻,通“ 讜 ”。 徐迟 《精神分析》:“我是大学教授……著作等身,专门研究国家大事,现在傥论发表。” 词语分字解释: “傥” 的基本字义: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