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时移势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时移势迁: 拼音:shí yí shì qiān成语简拼:sysq注音:ㄕㄧˊ ㄧˊ ㄕㄧˋ ㄑㄧㄢ成语繁体:時移勢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时移势易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时候不同 成语解释: 时候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解释成语“势钧力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势钧力敌: 拼音:shì jūn lì dí成语简拼:sjld注音:ㄕㄧˋ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成语繁体:勢鈞力敵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势均力敌反义词:天壤之别、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成语解释: 见“势均力敌”。 成语出处: 《宋史·苏辙传》:“及势钧力敌,则倾陷安石,甚于仇雠,世尤恶之。”英语翻译:a Roland f

解释成语“力敌势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力敌势均: 拼音:lì dí shì jūn成语简拼:ldsj注音:ㄌㄧˋ ㄉㄧˊ ㄕㄧˋ ㄐㄩㄣ发音:(\"xxzl.com.4080259314396\"); 成语繁体:力敵勢均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势均力敌反义词:天壤之别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形容双方力量相等 成语解释: 同“力均势敌”。 成语出处: 《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解释成语“力钧势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力钧势敌: 拼音:lì jūn shì dí成语简拼:ljsd注音:ㄌㄧˋ ㄐㄩㄣ ㄕㄧˋ ㄉㄧˊ发音:(\"xxzl.com.4072043275971\"); 成语繁体:力鈞勢敵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力均势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成语解释: 同“力均势敌”。 成语出处: 《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

解释成语“力均势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力均势敌: 拼音:lì jūn shì dí成语简拼:ljsd注音:ㄌㄧˋ ㄐㄩㄣ ㄕㄧˋ ㄉㄧˊ发音:(\"xxzl.com.4072043225969\"); 成语繁体:力均勢敵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势均力敌、力钧势敌反义词: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成语解释: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成语出处: 《尹文子

解释成语“势均力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势均力敌: 拼音:shì jūn lì dí成语简拼:sjld注音:ㄕㄧˋ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发音:(\"xxzl.com.4071852121905\"); 成语繁体:勢均力敵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相上下、棋逢对手反义词:天差地别、寡不敌众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成语解释: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成

解释成语“窃势拥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窃势拥权: 拼音:qiè shì yōng quán注音:ㄑㄧㄝ ˋ ㄕㄧˋ ㄩㄥ ㄑㄨㄢˊ成语繁体:竊勢擁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多用于奸臣等 成语解释: 窃:盗取。盗用别人的权势 成语出处: 《晋书·王国宝传论》:“窃势拥权,黩明王之彝典;穷奢纵侈,假凶竖之余威。” 成语分字解释: “窃” 的基本字义: 偷盗:偷~

解释成语“倚官仗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倚官仗势: 拼音:yǐ guān zhàng shì成语简拼:ygzs注音:ㄧˇ ㄍㄨㄢ ㄓㄤˋ ㄕㄧˋ发音:(\"xxzl.com.407181519448\"); 成语繁体:倚官仗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仗势欺人、倚财仗势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倚、仗:依靠、凭借。倚仗官府的权势(欺负人)。 成语出处: 元

解释成语“待势乘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待势乘时: 拼音:dài shì chéng shí成语繁体:待勢乗時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势:形势。静观形势,利用时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据先生甘贫守困,待势乘时,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成语分字解释: “待” 的基本字义: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 以

解释成语“随时度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随时度势: 拼音:suí shí duó shì注音:ㄙㄨㄟˊ ㄕㄧˊ ㄉㄨㄛˊ ㄕㄧˋ成语繁体:随時度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审时度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适应时势 成语解释: 随:顺从;度:估量。根据当时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成语

解释成语“神龙失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龙失势: 拼音:shén lóng shī shì成语繁体:神龍失勢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虎落平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势:地位和权力。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成语分字解释: “神” 的基本字义: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

解释成语“揆理度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揆理度势: 拼音:kuí lǐ dù shì成语简拼:klds注音:ㄎㄨㄟˊ ㄌㄧˇ ㄉㄨㄛˊ ㄕㄧˋ发音:(\"xxzl.com.4072039285812\"); 成语繁体:揆理度勢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分析局势 成语解释: 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

解释成语“气势熏灼”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气势熏灼: 拼音:qì shì xūn zhuó成语繁体:氣勢熏灼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熏灼:烟熏火烤。形容气势威猛 成语出处: 《清史稿·索额图等传论》:“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 成语分字解释: “气” 的基本字义: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

解释成语“势合形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势合形离: 拼音:shì hé xíng lí成语简拼:shxl注音:ㄕㄧˋ ㄏㄜˊ ㄒㄧㄥˊ ㄌㄧˊ成语繁体:勢合形離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貌合神离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势:形状;形:形体。形体各自独立,结构完整不分。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何晏《景富殿赋》:“桁梧复迭,势合形离。” 成语分字解释: “势”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倚草附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倚草附木: 拼音:yǐ cǎo fù mù成语简拼:ycfm注音:ㄧˇ ㄘㄠˇ ㄈㄨˋ ㄇㄨˋ发音:(\"xxzl.com.407231145567\"); 成语繁体:倚艸坿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攀龙附凤反义词:自力更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成

解释成语“胜负兵家常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胜负兵家常势: 拼音: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成语繁体:勝負兵家常勢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胜败兵家常事、胜负兵家之常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 成语解释: 兵家:军事家;势:情势。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 《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英语翻

解释成语“倚傍门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倚傍门户: 拼音:yǐ bàng mén hù成语简拼:ybmh注音:ㄧˇ ㄅㄤˋ ㄇㄣˊ ㄏㄨˋ发音:(\"xxzl.com.40807114015105\"); 成语繁体:倚傍門户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倚人庐下、倚门傍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没有自己的见解 成语解释: 谓依附、投靠某一门派或集团。 成语出处: 《明史·阉党传·门克

解释成语“计穷势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计穷势蹙: 拼音:jì qióng shì cù成语简拼:jqsc发音:(\"xxzl.com.4080250574130\"); 成语繁体:計窮勢蹙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计穷势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局势很严峻 成语解释: 无计可施,情势紧迫。 成语出处: 《元史·陈天祥传》:“深既不能制乱,反为乱众所制,军中乏粮,人自相食,计穷势蹙,仓黄退走,土兵

解释成语“倚大欺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倚大欺小: 拼音:yǐ dà qī xiǎo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的人 成语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4回:“你就将铁锤打他,也算你倚大欺小,量窄不容。” 成语分字解释: “倚” 的基本字义: 靠着,~靠。~赖。~傍。~托。~重。 仗恃:~势。~恃。~仗。 偏,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