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倍道而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倍道而行: 拼音:bèi dào ér xíng成语简拼:bdex发音:(\"xxzl.com.40805590311928\");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倍道而进、倍道兼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成语解释: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成语出处: 《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成语例子: 清

解释成语“事捷功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事捷功倍: 拼音:shì jié gōng bèi成语简拼:sjgb注音:ㄕㄧˋ ㄐㄧㄝ ˊ ㄍㄨㄙ ㄅㄟ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事情易办而功效很大。 成语出处: 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既示必死之期,又开可生之路,利害悬殊,事捷功倍。” 成语分字解释: “事” 的基本字义: 自然界和

解释成语“弃义倍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弃义倍信: 拼音:qì yì bèi xìn成语简拼:qybx注音:ㄑㄧˋ ㄧˋ ㄅㄟˋ ㄒㄧㄣˋ发音:(\"xxzl.com.4072108566570\"); 成语繁体:棄義倍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背信弃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 成语解释: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成语出处: 战国

解释成语“利市三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利市三倍: 拼音:lì shì sān bèi成语简拼:lssb注音:ㄌㄧˋ ㄕㄧˋ ㄙㄢ ㄅㄟˋ发音:(\"xxzl.com.4080426208084\");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本万利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成语解释: 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成语出处: 《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 成语分字解释: “利” 的基本

解释成语“乡利倍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乡利倍义: 拼音:xiāng lì bèi yì成语简拼:xlby注音:ㄒㄧㄤ ㄌㄧˋ ㄅㄟˋ ㄧˋ发音:(\"xxzl.com.4080310405086\"); 成语繁体:鄉利倍義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

解释成语“倍日并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倍日并行: 拼音:bèi rì bìng xíng成语简拼:brbx发音:(\"xxzl.com.4080512589928\"); 成语繁体:倍日並行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倍道兼行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日夜赶路 成语解释: 日夜赶路。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成语例子: 唐·赵蕤《反经·变通》

解释成语“倍道而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倍道而进: 拼音:bèi dào ér jìn成语简拼:bdej发音:(\"xxzl.com.40805563111748\"); 成语繁体:倍道而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倍道兼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成语解释: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

解释成语“以半击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半击倍: 拼音:yǐ bàn jī bèi成语简拼:ybjb注音:ㄧˇ ㄅㄢˋ ㄐㄧ ㄅㄟˋ发音:(\"xxzl.com.40806405714053\"); 成语繁体:以半撃倍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或处事等 成语解释: 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成语出处: 《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

解释成语“遁天倍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遁天倍情: 拼音:dùn tiān bèi qíng成语简拼:dtbq注音:ㄉㄨㄣˋ ㄊㄧㄢ ㄅㄟˋ ㄑ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233133817\"); 成语繁体:遯天倍情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是

解释成语“声誉十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声誉十倍: 拼音:shēng yù shí bèi注音:ㄕㄥ ㄧㄩˋ ㄕㄧˊ ㄅㄟˋ成语繁体:聲譽十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声价十倍反义词:名誉扫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名誉地位 成语解释: 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解释成语“卷甲倍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卷甲倍道: 拼音:juǎn jiǎ bèi dào成语简拼:jjbd注音:ㄐㄨㄢˇ ㄐㄧㄚˊ ㄅㄟˋ ㄉㄠˋ发音:(\"xxzl.com.4080122381897\");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急行军 成语解释: 卷起铠甲,急速前进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 成语例子: 燕王度忠

解释成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每逢佳节倍思亲: 拼音: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成语繁体:每逢佳節倍思親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节日 成语解释: 倍:更加;思:思念。每到节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成语出处: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成语例

解释成语“力倍功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力倍功半: 拼音:lì bèi gōng bàn成语简拼:lbgb注音:ㄌㄧˋ ㄅㄟˋ ㄍㄨㄙ ㄅㄢˋ发音:(\"xxzl.com.4071940053719\");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事倍功半反义词:事半功倍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劳而无功 成语解释: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

解释成语“事倍功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事倍功半: 拼音:shì bèi gōng bàn成语简拼:sbgb注音:ㄕㄧˋ ㄅㄟˋ ㄍㄨㄙ ㄅㄢˋ发音:(\"xxzl.com.407183259117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得不偿失、舍本逐末反义词:事半功倍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

解释成语“事半功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事半功倍: 拼音:shì bàn gōng bèi成语简拼:sbgb注音:ㄕㄧˋ ㄅㄢˋ ㄍㄨㄙ ㄅㄟˋ发音:(\"xxzl.com.4071855561996\");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反义词:得不偿失、舍近求远、事倍功半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

解释成语“身价倍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身价倍增: 拼音:shēn jià bèi zēng注音:ㄕㄣ ㄐㄧㄚˋ ㄅㄟˋ ㄗㄥ成语繁体:身價倍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声誉大振反义词:名声扫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成语解释: 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成语例子: 经过演出这部电视剧后,他身价倍增英语翻译:gain face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声价百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声价百倍: 拼音:shēng jià bǎi bèi注音:ㄕㄥ ㄐㄧㄚˋ ㄅㄞˇ ㄅㄟˋ成语繁体:聲價百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声价十倍反义词:名誉扫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名誉地位 成语解释: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成语出处: 清·姜绍书《无声诗史·董其昌》:“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解释成语“声价倍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声价倍增: 拼音:shēng jià bèi zēng注音:ㄕㄥ ㄐㄧㄚˋ ㄅㄟˋ ㄗㄥ成语繁体:聲價倍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声价十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物品等 成语解释: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指声誉和社会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成语出处: 宋·洪咨夔《诸庄提举启》:“品题一出,声价倍增,四学士之名等华岳而俱重,六君子

解释成语“一登龙门,身价十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拼音: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成语繁体: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登龙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人一朝得志 成语解释: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成语例子: 他考上了博士后,就一登龙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