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拼音: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成语分字

解释成语“从一以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从一以终: 拼音:cóng yī yǐ zhōng成语繁体:従一以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从一而终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事二主 成语解释: 从:跟随;终:终身,一辈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刘良臣母哀辞》:“呜呼,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从一以终兮尚得正,其何悲!”英语翻译:be faithful to h

解释成语“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拼音: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指有才干、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学识少的人请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解释成语“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yǐ huǐ wéi fá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誉:赞扬;毁:批评。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成语例子: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有度》:“以

解释成语“以危为安,以乱为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拼音:yǐ wēi wéi ān,yǐ luàn wéi zhì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治:合理。把危亡当作安定,把祸乱当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远见,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成语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成语分字解释: “以”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例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解释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拼音: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成语简拼:yxrf注音:ㄧˇ ㄒㄧㄠˇ ㄖㄣˊ ㄓㄧ ㄒㄧㄣ ,ㄉㄨㄛˊ ㄐㄩㄣ ㄗㄧˇ ㄓㄧ ㄈㄨˋ发音:(\"xxzl.com.4080442548752\");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升量石、以己度人反义词:易地而处、将心比心、设

解释成语“难以启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难以启齿: 拼音:nán yǐ qǐ chǐ成语繁体:難以啓齒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难于启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难言之隐 成语解释: 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成语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苦于第一天见面,身分限制,难以启齿

解释成语“无以自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以自容: 拼音:wú yǐ zì ró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地自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容:容纳。没有什么可以藏身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觉衣衫拘绊,索烛览镜,羞愧无以自容。” 成语例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惩谣》:“顷刻心下清醒,愧耻无以自容。”英语翻译:wit

解释成语“翘首以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翘首以待: 拼音:qiáo shǒu yǐ dài成语繁体:翹首以待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翘首跂踵、翘首引领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期盼 成语解释: 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 成语出处: 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成语例子: 我们翘首以待她的好消息吧英语翻译

解释成语“严于责己,宽以待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拼音: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为人处世 成语解释: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成语出处: 《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英语翻译:be s

解释成语“拟人必以其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拟人必以其伦: 拼音:nǐ rén bì yǐ qí lú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拟人必于其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 成语解释: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成语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叙事》:“洎乎中代,其体稍殊,或拟人必以其伦,或述事多比于古。” 成语分字解释: “拟” 的基本字义: 打算

解释成语“以德服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德服人: 拼音:yǐ dé fú rén成语简拼:ydfr发音:(\"xxzl.com.40805471911133\"); 成语繁体:以惪服人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以力服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解释成语“以德报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德报怨: 拼音:yǐ dé bào yuàn成语简拼:ydby注音: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ㄧㄨㄢˋ发音:(\"xxzl.com.40805472111136\"); 成语繁体:以惪報怨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直抱怨、以理相待、以德报德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拿恩惠报答

解释成语“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身试法: 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简拼:yssf注音:ㄧˇ ㄕㄣ ㄕㄧˋ ㄈㄚˇ发音:(\"xxzl.com.40805503611356\"); 成语繁体:以身試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违法乱纪、作奸犯科反义词: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

解释成语“邦以民为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邦以民为本: 拼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成语简拼:bymb发音:(\"xxzl.com.4080405217173\"); 成语繁体:邦以民為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民惟邦本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 成语解释: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成语出处: 《尚书

解释成语“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拼音: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成语简拼:xtzh注音:ㄒㄧㄝ ˊ ㄊㄧㄢ ㄗㄧˇ ㄧˇ ㄌㄧㄥˋ ㄓㄨ ㄏㄡˊ发音:(\"xxzl.com.4080454399172\"); 成语繁体:挾天子以令諸矦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挟天子以令天下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解释: 挟制着皇帝,用皇

解释成语“挟天子以征四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挟天子以征四方: 拼音: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成语分字解释: “挟” 的基本字义: 用胳膊夹

解释成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拼音: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成语简拼:bygjb发音:(\"xxzl.com.4080446178898\"); 成语繁体:不以規榘,不成方圓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成语解释: 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成语出

解释成语“民以食为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民以食为本: 拼音:mín yǐ shí wéi běn成语繁体:民以食為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民以食为天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粮食的重要性 成语解释: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为本。”英语翻译:Food is god for the people. 成语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