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巧言偏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巧言偏辞: 拼音:qiǎo yán piān cí成语简拼:qypc发音:(\"xxzl.com.4080200542939\"); 成语繁体:巧言偏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花言巧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花言巧语 成语解释: 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 成语出处: 《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

解释成语“无偏无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偏无陂: 拼音:wú piān wú bēi成语简拼:wpwb注音:ㄨˊ ㄆㄧㄢ ㄨˊ ㄅㄟ发音:(\"xxzl.com.4080309395010\"); 成语繁体:無偏無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偏无颇、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不偏向;不邪曲。 成语出处: 《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成语

解释成语“一偏之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偏之论: 拼音:yī piān zhī lùn成语简拼:ypzl注音:ㄧ ㄆㄧㄢ ㄓㄧ ㄌㄨㄣˋ发音:(\"xxzl.com.40806413714102\"); 成语繁体:一偏之論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偏于一面的议论。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成语例子: 陛下厉

解释成语“祸福无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祸福无偏: 拼音:huò fú wú piān成语繁体:禍福無偏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偏:不正,倾斜。祸福的来临是不偏不倚的。指祸福是由人自身造成的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四折:“果然道祸福无偏,善恶相连,则为你昧己瞒心,因此上惹罪招愆。” 成语分字解释: “祸” 的基本字义: 灾殃

解释成语“无偏无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偏无倚: 拼音:wú piān wú yǐ成语简拼:wpwy注音:ㄨˊ ㄆㄧㄢ ㄨˊ ㄧˇ发音:(\"xxzl.com.407225829254\"); 成语繁体:無偏無倚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不偏不倚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笔直而无偏斜。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

解释成语“不偏不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偏不倚: 拼音:bù piān bù yǐ成语简拼:bpby注音:ㄅㄨˋ ㄆㄧㄢ ㄅㄨˋ ㄧˇ发音:(\"xxzl.com.4071933143455\");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中庸之道反义词: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表示公正、中立 成语解释: 偏、倚:不正;歪。原指

解释成语“粗具梗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粗具梗概: 拼音:cū jù gěng gài成语繁体:麤具梗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 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成语出处: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成语分字解释: “粗” 的基本字义: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

解释成语“补偏救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补偏救弊: 拼音:bǔ piān jiù bì成语简拼:bpjb注音:ㄅㄨˇ ㄆㄧㄢ ㄐㄧㄨˋ ㄅㄧˋ发音:(\"xxzl.com.4080129102077\"); 成语繁体:補偏捄弊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补阙拾遗、拨乱反正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中 成语解释: 弊:害处;毛病。补救偏差;纠正错误。 成语出处: 宋 魏翁《

解释成语“救偏补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救偏补弊: 拼音:jiù piān bǔ bì成语简拼:jpbb注音:ㄐㄧㄨˋ ㄆㄧㄢ ㄅㄨˇ ㄅㄧˋ发音:(\"xxzl.com.4072037575742\"); 成语繁体:捄偏補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成语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与其高谈性命,而无益于用,不如

解释成语“不少概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少概见: 拼音:bù shǎo gài jiàn成语繁体:不少槩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司空见惯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 成语解释: 概:大略。所能见的只是一个梗概。指难以真正见到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成语分字解释: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

解释成语“一偏之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偏之见: 拼音:yī piān zhī jiàn成语简拼:ypzj注音:ㄧ ㄆㄧㄢ ㄓㄧ ㄐㄧㄢˋ发音:(\"xxzl.com.40806413414100\"); 成语繁体:一偏之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偏于一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 《宋史·刘述传》:“安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 成语例子: 一定要说杜甫

解释成语“一概而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概而言: 拼音:yī gài ér yán成语繁体:一槩而言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概而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解释: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用的木棍;一概: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俄语翻译:подход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