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守身若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守身若玉: 拼音:shǒu shēn ruò yù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守身如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坚守节操 成语解释: 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英语翻译:take heed of one\'s virtue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艳如桃李,凛若冰霜”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艳如桃李,凛若冰霜: 拼音:yàn rú táo lǐ,lǐn ruò bīng shuā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容貌艳丽 成语解释: 凛:严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又是两个绝代女子,一个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一个裙布钗荆,端庄俏丽。” 成语分字

解释成语“惘若有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惘若有失: 拼音:wǎng ruò yǒu shī注音:ㄨㄤˇ ㄖㄨㄛˋ ㄧㄡˇ ㄕㄧ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惘然如失、惘然若失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怅惘失意 成语解释: 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 成语出处: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成语例子: 他那惘若有失的样子显示

解释成语“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若存若亡: 拼音:ruò cún ruò wáng成语简拼:rcrw注音:ㄖㄨㄛˋ ㄘㄨㄣˊ ㄖㄨㄛˋ ㄨㄤˊ发音:(\"xxzl.com.407190137212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若有若无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难以捉摸 成语解释: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 先

解释成语“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若有情天亦老: 拼音: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成语简拼:tryqtyl发音:(\"xxzl.com.4080444318860\");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感伤时 成语解释: 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成语出处: 唐 李贺《金

解释成语“情若手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情若手足: 拼音:qíng ruò shǒu z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情同手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感情深厚 成语解释: 手足:指兄弟。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剪灯新话·孙恭人传》:“乃顾视其卒,周其饮食,宽其桎梏,情若手足,卒感激入骨。” 成语分字解释: “情” 的基本字义: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

解释成语“弃若敝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弃若敝屣: 拼音:qì ruò bì xǐ成语简拼:qrbx注音:ㄑㄧˋ ㄖㄨㄛˋ ㄅㄧˋ ㄒㄧˇ发音:(\"xxzl.com.40807412116548\"); 成语繁体:棄若敝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弃之敝屐反义词:视若珍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毫不可惜 成语解释: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成语

解释成语“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拼音: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成语简拼:yrwzmrww注音:ㄧㄩˋ ㄖㄣˊ ㄨˋ ㄓㄧ ,ㄇㄛˋ ㄖㄨㄛˋ ㄨˋ ㄨㄟˊ发音:(\"xxzl.com.4080455429249\"); 成语繁体:慾人勿知,莫若勿為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解释成语“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拼音:yù rén wù wén, mò ruò wù y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闻:听见。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说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成语分字解释: “欲” 的基本字义: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

解释成语“若离若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若离若即: 拼音:ruò lí ruò jí成语简拼:rlrj注音:ㄖㄨㄛˋ ㄌㄧˊ ㄖㄨㄛˋ ㄐㄧˊ发音:(\"xxzl.com.4072356071476\"); 成语繁体:若離若即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若即若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成语出处: 清 陈康祺《郎

解释成语“蠢若木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蠢若木鸡: 拼音:chǔn ruò mù jī注音:ㄔㄨㄣˇ ㄖㄨㄛˋ ㄇㄨˋ ㄐㄧ成语繁体:惷若木鶏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呆若木鸡反义词:聪明伶俐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愚笨 成语解释: 形容神貌呆笨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成语例子: 他真是蠢若木鸡英语翻译:be benumb

解释成语“置若罔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置若罔闻: 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成语简拼:zrww注音:ㄓㄧˋ ㄖㄨㄛˋ ㄨㄤˇ ㄨㄣˊ发音:(\"xxzl.com.40805480311184\"); 成语繁体:置若罔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熟视无睹反义词:如雷灌耳、刮目相看、聚精会神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置:放;若

解释成语“若隐若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若隐若现: 拼音:ruò yǐn ruò xiàn成语简拼:ryrx注音:ㄖㄨㄛˋ ㄧㄣˇ ㄖㄨㄛˋ ㄒㄧㄢˋ发音:(\"xxzl.com.4071859012051\"); 成语繁体:若隱若現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若有若无、隐约可见反义词:一目了然、黑白分明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记忆模糊 成语解释: 好像隐没了;又好

解释成语“若即若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若即若离: 拼音:ruò jí ruò lí成语简拼:rjrl注音:ㄖㄨㄛˋ ㄐㄧˊ ㄖㄨㄛˋ ㄌㄧˊ发音:(\"xxzl.com.4071859212062\"); 成语繁体:若即若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敬而远之、貌合神离反义词:亲密无间、亲如骨肉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 成语解释: 即;凑近。好象接近;又

解释成语“欢若平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欢若平生: 拼音:huān ruò píng shēng成语简拼:hrps发音:(\"xxzl.com.40806263113061\"); 成语繁体:歡若平生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状语;指像平素久以相交一样地欢乐 成语解释: 平生:平素;平时。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样地欢乐。 成语出处: 清 张元赓《张氏卮言 陈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罢对奕,欢若

解释成语“晏然自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晏然自若: 拼音:yàn rán zì ruò成语简拼:yrzr发音:(\"xxzl.com.40806452014378\");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成语出处: 《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谈若悬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谈若悬河: 拼音:tán ruò xuán hé成语简拼:trxh注音:ㄊㄢˊ ㄖㄨㄛˋ ㄒㄨㄢˊ ㄏㄜˊ发音:(\"xxzl.com.4080411137545\"); 成语繁体:談若懸河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口才很好 成语解释: 犹言口若悬河。 成语出处: 《司勘集》:“加以谈若悬河,识同藻鉴,

解释成语“旷若发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旷若发蒙: 拼音:kuàng ruò fā méng成语简拼:krfm发音:(\"xxzl.com.4080322085957\"); 成语繁体:曠若發蒙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旷若发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大勇若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大勇若怯: 拼音:dà yǒng ruò qiè成语简拼:dyrq发音:(\"xxzl.com.4080406097236\");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大智若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成语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

解释成语“差若天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差若天渊: 拼音:chā ruò tiān yuān成语繁体:差若天淵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天差地别反义词:彼此彼此、半斤八两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差别大 成语解释: 差:不同;天渊:天和深渊。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出处: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八章:“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成语分字解释: “差” 的基本字义: 错误:话说~了。 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