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拼音: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例子: 《三国志通俗演

解释成语“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拼音:guó zhī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成语分字解释: “国” 的

解释成语“赏信罚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赏信罚必: 拼音:shǎng xìn fá bì成语简拼:sxfb注音:ㄕㄤˇ ㄒㄧㄣˋ ㄈㄚˊ ㄅㄧˋ成语繁体:賞信罰必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赏信罚明、赏立诛必反义词:赏罚不明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 成语出处: 《六韬·赏罚》:“凡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见闻,则所

解释成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拼音:chǔ suī sān hù,wáng qín bì chǔ成语繁体:楚雖三户,亡秦必楚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三户亡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秦:秦国。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虽小,决心大也能成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

解释成语“香饵之下,必有死鱼”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拼音:xiāng ěr zhī xià,bì yǒu sǐ y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 饵:引鱼上钩的食物。指鱼必为贪食而上钩 成语出处: 《三略·上略》:“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成语分字解释: “香” 的基本字义: 气味好闻,

解释成语“有一利必有一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有一利必有一弊: 拼音: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成语简拼:yylb注音:ㄧㄡˇ ㄧ ㄌㄧˋ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ㄅㄧˋ发音:(\"xxzl.com.4071840011436\");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有一利即有一弊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成语出

解释成语“食必方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食必方丈: 拼音:shí bì fāng zhàng成语简拼:sbfz注音:ㄕㄧˊ ㄅㄧˋ ㄈㄤ ㄓㄤ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食案方丈、食前方丈反义词:食不二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吃的阔气 成语解释: 同“食前方丈”。 成语出处: 《宋书·刘穆之传》:“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英语翻译:live in luxury

解释成语“势在必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势在必行: 拼音:shì zài bì xíng成语简拼:szbx注音:ㄕㄧˋ ㄗㄞˋ ㄅㄧˋ ㄒㄧㄥˊ成语繁体:勢在必行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大势所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必然的 成语解释: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成语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解释成语“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拼音:rì zhōng bì zè,yuè mǎn bì ku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

解释成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拼音: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成语繁体:木秀于林林風必摧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枪打出头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成语出处: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

解释成语“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拼音:hǔ shēng sān zì,bì yǒu yī biāo成语简拼:hssb发音:(\"xxzl.com.4080446158896\");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 《癸辛杂识》:“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成

解释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拼音: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成语简拼:fjbggjbf注音:ㄈㄣ ㄐㄧㄨˇ ㄅㄧˋ ㄏㄜˊ ,ㄏㄜˊ ㄐㄧㄨˇ ㄅㄧˋ ㄈㄣ发音:(\"xxzl.com.4080444108834\");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成语解释: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解释成语“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言必信,行必果: 拼音: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成语简拼:ybxg注音:ㄧㄢˊ ㄅㄧˋ ㄒㄧㄣˋ ,ㄒㄧㄥˊ ㄅㄧˋ ㄍㄨㄛˇ发音:(\"xxzl.com.408044217870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信行果反义词:背信弃义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主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解

解释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拼音: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成语简拼:srxs注音:ㄙㄢ ㄖㄣˊ ㄒㄧㄥˊ ,ㄅㄧˋ ㄧㄡˇ ㄨㄛˇ ㄕㄧ成语繁体:三人行,必有我師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成语解释: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出处: 先

解释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拼音: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成语简拼:rwyy发音:(\"xxzl.com.4080441468677\"); 成语繁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成语解释: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

解释成语“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拼音: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成语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

解释成语“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拼音: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注音:ㄌㄧㄤˇ ㄏㄨˇ ㄒㄧㄤ ㄉㄡˋ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ㄕㄤ成语繁体: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解释成语“纤悉必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纤悉必具: 拼音:xiān xī bì jù成语繁体:縴悉必具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纤:细小;悉:全部。细微详尽均要载明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上宋明府书》:“律于发冢之条,如知情买卖器物砖石、薰狸平园之类,纤悉必具。” 成语分字解释: “纤” 的基本字义: 细小:~人(卑鄙的小人)。~介(细微,细小。亦作“纤

解释成语“睚眦必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睚眦必报: 拼音:yá zì bì bào成语简拼:yzbb注音:ㄧㄚˊ ㄗㄧˋ ㄅㄧˋ ㄅㄠˋ发音:(\"xxzl.com.4080400506855\"); 成语繁体:睚眥必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小肚鸡肠、睚眦小忿反义词:大度包容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睚眦:瞪眼怒视;引申为小怨小忿;报:报复。连瞪了他一

解释成语“锱铢必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锱铢必较: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成语简拼:zzbj注音:ㄗㄧ ㄓㄨ ㄅㄧˋ ㄐㄧㄠˋ发音:(\"xxzl.com.4080357276619\"); 成语繁体:錙銖必較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锱铢较量、斤斤计较、一毛不拔反义词:慷慨解囊、满不在乎、豁达大度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