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隔雾看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雾看花: 拼音:gé wù kàn huā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雾里看花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看不真切 成语解释: 隔:间隔。形容老眼昏花,后也比喻对事物看不真切 成语出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英语翻译:look at flowers in a fog 成语分字解释: “

解释成语“恍若隔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恍若隔世: 拼音:huǎng ruò gé sh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恍如隔世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的巨大变化 成语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世矣。” 成语例子: 王朔《浮出海面

解释成语“远隔重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远隔重洋: 拼音:yuǎn gé chóng yáng成语繁体:遠隔重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相距遥远 成语解释: 重洋:一重重的海洋。指相距遥远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无如远隔重洋,何能前去看来。”其他语言:durch weite Meere getrennt sein 成语分字解释: “远”

解释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拼音: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成语简拼:yrbq发音:(\"xxzl.com.4080442518748\"); 成语繁体:一日不見,如隔三秌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日三秋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成语解释: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

解释成语“人心隔肚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人心隔肚皮: 拼音:rén xīn gé dù pí成语简拼:rxgdp注音:ㄖㄣˊ ㄒㄧㄣ ㄍㄜˊ ㄉㄨˋ ㄆㄧˊ发音:(\"xxzl.com.408035120622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知人知面不知心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世道险恶 成语解释: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成语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

解释成语“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拼音:gé qiáng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须:应当。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成语出处: 元·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二折:“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理,瞒着老夫,引

解释成语“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拼音:gé shě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须:应当。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0回:“正是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公子听得仔细,即心中转道

解释成语“父子无隔宿之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父子无隔宿之仇: 拼音: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宿:夜。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英语翻译:Fath

解释成语“与世隔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与世隔绝: 拼音:yǔ shì gé jué成语简拼:ysgj发音:(\"xxzl.com.40805474811167\"); 成语繁体:與丗隔絶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人迹罕至、渺无人烟、离群索居、遗世独立、无人问津、门可罗雀反义词:熙熙攘攘、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

解释成语“隔靴爬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靴爬痒: 拼音:gé xuē pá yǎng成语简拼:gxpy注音:ㄍㄜˊ ㄒㄩㄝ ㄆㄚˊ ㄧㄤˇ发音:(\"xxzl.com.40806011312095\"); 成语繁体:隔鞾爬癢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隔靴抓痒、隔靴搔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没有抓住关键 成语解释: 同“隔靴搔痒”。 成语出处: 清·钱大昭《迩言》卷六:

解释成语“关山阻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关山阻隔: 拼音:guān shān zǔ gé成语简拼:gszg发音:(\"xxzl.com.4080356256549\"); 成语繁体:關山阻隔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路途艰难 成语解释: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 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

解释成语“亲不隔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亲不隔疏: 拼音:qīn bù gé shū成语繁体:親不隔疎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亲不间疏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成语解释: 亲:亲近的人;疏:疏远的人。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的人隔开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谮先’也不知道?”英语翻译:Close relations

解释成语“隔三差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三差五: 拼音:gé sān chà wǔ注音:ㄍㄜˊ ㄙㄢ ㄔㄚˋ ㄨ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隔三岔五 成语用法: 作状语;指时常发生 成语解释: 比喻时常发生 成语出处: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成语例子: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于是,隔三差五,便有新作。”英语翻译:a

解释成语“隔屋撺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屋撺椽: 拼音:gé wū cuān chuán成语简拼:gwcc注音:ㄍㄜˊ ㄨ ㄘㄨㄢ ㄔㄨㄢˊ发音:(\"xxzl.com.40806011112092\"); 成语繁体:隔屋攛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隔壁撺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成语出处: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

解释成语“仙凡路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仙凡路隔: 拼音:xiān fán lù g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仙尘路隔、天人路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 成语分字解释: “仙” 的基本字义: 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

解释成语“天人路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人路隔: 拼音:tiān rén lù g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仙凡路隔、仙尘路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 成语分字解

解释成语“隔靴抓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靴抓痒: 拼音:gé xuē zhuā yǎng成语简拼:gxzy注音:ㄍㄜˊ ㄒㄩㄝ ㄓㄨㄚ ㄧㄤˇ发音:(\"xxzl.com.40805462711073\"); 成语繁体:隔鞾抓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隔靴搔痒、隔靴爬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没有抓住关键 成语解释: 同“隔靴搔痒”。 成语出处: 《续景德传灯录·安德

解释成语“隔宿之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隔宿之仇: 拼音:gé sù zhī chóu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宿:夜。隔夜的仇怨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8回:“谁家两口子没有言差语错呀?夫妻们有隔宿之仇么?” 成语分字解释: “隔” 的基本字义: 遮断:~开。~离。~绝。~断。阻~。 相去有一段距离:~壁。~年。~行(h

解释成语“仙尘路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仙尘路隔: 拼音:xiān chén lù g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仙凡路隔、天人路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尘:尘世。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仙尘路隔,不能相依。” 成语分字解释: “仙” 的基本字义: 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

解释成语“幽明永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幽明永隔: 拼音:yōu míng yǒng gé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幽明:生与死,阴间与阳间。阴间与阳间永远隔离。指死后再也不能相见 成语出处: 明·杨涟《祭赵我白老师》:“师生恩义,邈若河山,遂成幽明永隔矣。” 成语分字解释: “幽” 的基本字义: 隐藏,不公开的:~会。~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