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转眼即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转眼即逝: 拼音:zhuǎn yǎn jí shì注音:ㄓㄨㄢˇ ㄧㄢˇ ㄐㄧˊ ㄕㄧˋ成语繁体:轉眼即逝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稍纵即逝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过得很快 成语解释: 过得很快 成语例子: 人生苦短,转眼即逝,好好珍惜英语翻译:will pass away in a twinkle of the eye 成语分字解释: “转

解释成语“少纵即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少纵即逝: 拼音:shǎo zòng jí shì成语简拼:szjs成语繁体:少縱即逝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稍纵即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时间或时机 成语解释: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成语例子: 夫急流

解释成语“即心是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即心是佛: 拼音:jí xīn shì fó注音:ㄐㄧˊ ㄒㄧㄣ ㄕㄧˋ ㄈㄛ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即心即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佛教等 成语解释: 佛:佛陀。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只要求之于内心,便可以悟道成佛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七卷:“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英语翻译

解释成语“呼之即至,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拼音:hū zhī jí zhì,huī zhī jí qù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用法: 作定语、分句;形容任意使唤 成语解释: 呼:召唤;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潘金莲房中,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妇人

解释成语“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拼音:zhā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反义词: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挥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指用人时非常随意 成语出处: 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

解释成语“一拍即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拍即合: 拼音:yī pāi jí hé成语简拼:ypjh注音:ㄧ ㄆㄞ ㄐㄧˊ ㄏㄜˊ发音:(\"xxzl.com.408050305943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一见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反义词:方枘圆凿、格格不入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

解释成语“事宽即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事宽即圆: 拼音:shì kuān jí yuán成语简拼:skjy注音:ㄕㄧˋ ㄎㄨㄢ ㄐㄧˊ ㄧㄨㄢˊ成语繁体:事寬即圓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事款则圆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见“事款则圆”。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成语

解释成语“先即制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即制人: 拼音:xiān jí zhì ré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先发制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主动出击 成语解释: 制:控制。先下手取得主动就可制服对方。泛指做事应先争取主动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治人,后则为人所制。” 成语分字解释: “先” 的基本字义: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

解释成语“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拼音: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成语简拼:jyqz发音:(\"xxzl.com.4080453449121\"); 成语繁体: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牙还牙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以牙还牙 成语解释: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

解释成语“若离若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若离若即: 拼音:ruò lí ruò jí成语简拼:rlrj注音:ㄖㄨㄛˋ ㄌㄧˊ ㄖㄨㄛˋ ㄐㄧˊ发音:(\"xxzl.com.4072356071476\"); 成语繁体:若離若即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若即若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成语出处: 清 陈康祺《郎

解释成语“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拼音:zhà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成语简拼:zzjlhzjq发音:(\"xxzl.com.4080455069206\"); 成语繁体: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解释成语“若即若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若即若离: 拼音:ruò jí ruò lí成语简拼:rjrl注音:ㄖㄨㄛˋ ㄐㄧˊ ㄖㄨㄛˋ ㄌㄧˊ发音:(\"xxzl.com.4071859212062\"); 成语繁体:若即若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敬而远之、貌合神离反义词:亲密无间、亲如骨肉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 成语解释: 即;凑近。好象接近;又

解释成语“一触即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触即溃: 拼音:yī chù jí kuì成语简拼:ycjk注音:ㄧ ㄔㄨˋ ㄐㄧˊ ㄎㄨㄟˋ发音:(\"xxzl.com.4080503389475\"); 成语繁体:一觸即潰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不堪一击、外强中干反义词: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牢不可破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

解释成语“弃同即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弃同即异: 拼音:qì tóng jí yì成语简拼:qtjy注音:ㄑㄧˋ ㄊㄨㄙˊ ㄐㄧˊ ㄧˋ发音:(\"xxzl.com.4072108206549\"); 成语繁体:棄同即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 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

解释成语“即温听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即温听厉: 拼音:jí wēn tīng lì成语简拼:jwtl注音:ㄐㄧˊ ㄨㄣ ㄊㄧㄥ ㄌㄧˋ发音:(\"xxzl.com.4080251444140\"); 成语繁体:即温聽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成语出处: 《

解释成语“不即不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即不离: 拼音:bù jí bù lí成语简拼:bjbl注音:ㄅㄨˋ ㄐㄧˊ ㄅㄨˋ ㄌㄧˊ发音:(\"xxzl.com.4080117521761\"); 成语繁体:不即不離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若即若离反义词:亲密无间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形容对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 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

解释成语“即鹿无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即鹿无虞: 拼音:jí lù wú yú成语简拼:jlwy注音:ㄐㄧˊ ㄌㄨˋ ㄨˊ ㄧㄩˊ发音:(\"xxzl.com.40807464116797\"); 成语繁体:即鹿無虞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补充式;作宾语;比喻盲目从事,徒劳无功 成语解释: 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而无

解释成语“旋踵即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旋踵即逝: 拼音:xuán zhǒng jí sh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转瞬即逝反义词:万古长存、天长地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旋踵:转动脚后跟;逝:消失。在转身时就消失了。形容消失迅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起传》:“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英语翻译:disappear in a split

解释成语“召之即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召之即来: 拼音:zhào zhī jí lái注音:ㄓㄠˋ ㄓㄧ ㄐㄧˊ ㄌㄞˊ成语繁体:召之即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唯命是从 成语解释: 召:同“招”。一经召唤立即就来。形容唯命是从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沁园春》:“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成语例子: 我不想你成为召之即来的人英语翻

解释成语“摇笔即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摇笔即来: 拼音:yáo bǐ jí lái成语简拼:ybjl发音:(\"xxzl.com.40805503011349\"); 成语繁体:摇筆即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挥笔而就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文思敏捷 成语解释: 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然而中国的习惯,这些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