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一时一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时一刻: 拼音:yī shí yī kè成语繁体:一時一刻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时半刻反义词:长年累月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短暂的时间 成语解释: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成语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7回:“一到大来,或是求名,或者觅利,

解释成语“无补于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补于时: 拼音:wú bǔ yú shí成语繁体:無補于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补于世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时:时势。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答杜公书》:“今虽能涬然引去,无补于时,亦安是以为嘉事。” 成语分字解释: “无” 的基本字义: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

解释成语“得缩头时且缩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得缩头时且缩头: 拼音:dé suō tóu shí qiě suō tóu成语繁体:得縮頭時且縮頭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随机应变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指在必要时采取低姿态 成语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八卷:“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入市乌龟。’曰:‘意旨如何?’师曰:‘得缩头时且缩

解释成语“作事不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作事不时: 拼音:zuò shì bù sh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不时:不合时宜。做事违背农时。泛指不合时宜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作事不时,怨读言动于民。” 成语分字解释: “作” 的基本字义: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从事,做工:工~。~息。~业。 举行,进行:~

解释成语“养军千日,用军一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拼音: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成语简拼:yjqryjys注音:ㄧㄤˇ ㄐㄩㄣ ㄑㄧㄢ ㄖㄧˋ ,ㄩㄥˋ ㄐㄩㄣ ㄧ ㄕㄧˊ发音:(\"xxzl.com.4080447589016\"); 成语繁体:養軍千日,用軍一時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

解释成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拼音: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成语简拼:ybqs注音:ㄧㄤˇ ㄅㄧㄥ ㄑㄧㄢ ㄖㄧˋ ,ㄩㄥˋ ㄅㄧㄥ ㄧ ㄕㄧˊ发音:(\"xxzl.com.4080442268718\"); 成语繁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有备无患、养儿防老反义词:养虎伤身、养虎遗患、养

解释成语“说时迟,那时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说时迟,那时快: 拼音: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成语简拼:sscnsk注音:ㄕㄨㄛ ㄕㄧˊ ㄔㄧˊ ,ㄣㄚˋ ㄕㄧˊ ㄎㄨㄞˋ发音:(\"xxzl.com.4080444208848\"); 成语繁体:説時遲,那時快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分句;旧小说用语 成语解释: 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

解释成语“迁延时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迁延时日: 拼音:qiān yán shí rì成语简拼:qysr注音:ㄑㄧㄢ ㄧㄢˊ ㄕㄧˊ ㄖㄧˋ发音:(\"xxzl.com.40807102815040\"); 成语繁体:遷延時日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拖延时间 成语解释: 见“迁延岁月”。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1回:“若不然,徒然虚废钱粮,

解释成语“知时识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时识务: 拼音:zhī shí shí wù成语繁体:知時識務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务:事。能看清当时的大势并了解世事,不去违背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况我每知时识务,正该如此。” 成语分字解释: “知” 的基本字义: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

解释成语“身不遇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身不遇时: 拼音:shēn bù yù shí成语简拼:sbys注音:ㄕㄣ ㄅㄨˋ ㄧㄩˋ ㄕㄧˊ成语繁体:身不遇時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生不逢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感叹 成语解释: 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成语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成语分字解释: “身” 的基本字义: 人、动物的躯体

解释成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拼音: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

解释成语“安时处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安时处顺: 拼音:ān shí chǔ shùn成语简拼:ascs注音:ㄢ ㄕㄧˊ ㄔㄨˇ ㄕㄨㄣˋ发音:(\"xxzl.com.4071942433830\"); 成语繁体:安時處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安常处顺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习惯现状,随机应变 成语解释: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解释成语“应天顺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应天顺时: 拼音:yìng tiān shùn shí注音:ㄧㄥ ㄊㄧㄢ ㄕㄨㄣˋ ㄕㄧˊ成语繁体:應天順時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阶级 成语解释: 应:适应。应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成语出处: 《晋书·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成语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俾万

解释成语“一时无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时无两: 拼音:yī shí wú liǎ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独步一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53回:“况且良娣姿色,也是一时无两,更兼与肃宗患难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无怪肃宗格外钟情。” 成语分字解释: “一” 的基本字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

解释成语“匡时济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匡时济俗: 拼音:kuāng shí jì sú成语简拼:ksjs注音:ㄎㄨㄤ ㄕㄧˊ ㄐㄧˋ ㄙㄨˊ发音:(\"xxzl.com.407182616877\"); 成语繁体:匡時濟俗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匡时济世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挽救动荡的局势 成语解释: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成语出处: 唐

解释成语“匡俗济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匡俗济时: 拼音:kuāng sú jì shí成语简拼:ksjs发音:(\"xxzl.com.407182613874\"); 成语繁体:匡俗濟時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匡时济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挽救动荡的局势 成语解释: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成语出处: 《宋书 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

解释成语“一时之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时之选: 拼音:yī shí zhī xuǎn成语简拼:yszx注音:ㄧ ㄕㄧˊ ㄓㄧ ㄒㄨㄢˇ发音:(\"xxzl.com.40806420314135\"); 成语繁体:一時之選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 《新唐书·韦抗传》:“它所辟举,如王维、王缙、崔殷等,皆一时选云。”宋·曾巩《〈范

解释成语“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注音:ㄘㄨㄙ ㄇㄧㄥˊ ㄧ ㄕㄧˋ ,ㄇㄥˇ ㄉㄨㄙˇ ㄧ ㄕㄧˊ成语繁体:聰明一丗,懵懂一時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成语解释: 懵懂: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辈子都很精

解释成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注音:ㄘㄨㄙ ㄇㄧㄥˊ ㄧ ㄕㄧˋ ,ㄏㄨˊ ㄊㄨˊ ㄧ ㄕㄧˊ成语繁体:聰明一丗,糊涂一時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聪明一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成语解释: 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

解释成语“一时三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时三刻: 拼音:yī shí sān kè成语简拼:yssk注音:ㄧ ㄕㄧˊ ㄙㄢ ㄎㄜˋ发音:(\"xxzl.com.407181454428\"); 成语繁体:一時三刻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一时半刻 成语用法: 作状语;指很短的时间 成语解释: 同“一时半刻”。 成语出处: 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