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焚香扫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焚香扫地: 拼音:fén xiāng sǎo dì成语简拼:fxsd注音:ㄈㄣˊ ㄒㄧㄤ ㄙㄠˇ ㄉㄧˋ发音:(\"xxzl.com.4072011304992\"); 成语繁体:焚香掃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隐居生活 成语解释: 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

解释成语“壶中天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壶中天地: 拼音:hú zhōng tiān dì成语简拼:hztd发音:(\"xxzl.com.40806445914353\"); 成语繁体:壺中天地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壶中日月、壶里乾坤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道家生活 成语解释: 指道家的生活。 成语出处: 元 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成语故事:成都附近的云台山因

解释成语“地丑德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地丑德齐: 拼音:dì chǒu dé qí成语简拼:dcdq注音:ㄉㄧˋ ㄔㄡˇ ㄉㄜˊ ㄑㄧˊ发音:(\"xxzl.com.4080136392285\"); 成语繁体:地醜惪齊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相上下反义词:天差地远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成语解释: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解释成语“地丑力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地丑力敌: 拼音:dì chǒu lì dí成语简拼:dcld注音:ㄉㄧˋ ㄔㄡˇ ㄌㄧˋ ㄉㄧˊ发音:(\"xxzl.com.4080231553717\"); 成语繁体:地醜力敵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土等 成语解释: 谓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成语出处: 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终于伯;由周兵革缮完,欲兼并之固难也。

解释成语“天奇地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奇地怪: 拼音:tiān qí dì guài成语繁体:天奇地恠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怪:奇异。指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 成语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数,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成语分字解释: “天” 的基本字义: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

解释成语“欢天喜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欢天喜地: 拼音:huān tiān xǐ dì成语简拼:htxd注音:ㄏㄨㄢ ㄊㄧㄢ ㄒㄧˇ ㄉㄧˋ发音:(\"xxzl.com.4071918582850\"); 成语繁体:歡天喜地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欢欣鼓舞反义词:切肤之痛、哀痛欲绝、愁眉苦脸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扫地无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扫地无遗: 拼音:sǎo dì wú yí成语简拼:sdwy注音:ㄙㄠˇ ㄉㄧˋ ㄨˊ ㄧˊ成语繁体:掃地無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扫地无余、扫地俱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清扫干净 成语解释: 见“扫地无余”。 成语出处: 《晋书·惠帝纪》:“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 成语例子: 宋·司马光《论复置丰州札子》:“庆历初,拓跋元昊

解释成语“黑天摸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黑天摸地: 拼音:hēi tiān mō dì成语简拼:htmd注音:ㄏㄟ ㄊㄧㄢ ㄇㄛ ㄉㄧˋ发音:(\"xxzl.com.40807370616355\");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黑灯瞎火、漆黑一团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成语解释: 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7回:“众军黑天摸地,不

解释成语“卷地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卷地皮: 拼音:juàn dì pí成语简拼:jdp注音:ㄐㄨㄢˋ ㄉㄧˋ ㄆㄧˊ发音:(\"xxzl.com.40807122315156\");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刮地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贪官 成语解释: 把地皮都卷走了。比喻官吏的残酷搜刮。 成语出处: 唐 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客谢井)》:“扬州恶百姓,疑我卷

解释成语“易地则皆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易地则皆然: 拼音:yì dì zé jiē rá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易地皆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成语例子: 鲁迅《端午节》:“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呢?‘易地

解释成语“风波平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风波平地: 拼音:fēng bō píng dì注音:ㄈㄥ ㄅㄛ ㄆㄧㄥˊ ㄉㄧˋ成语繁体:風波平地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平地风波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 成语解释: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成语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 成语分字解

解释成语“无地自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地自厝: 拼音:wú dì zì cuò成语简拼:wdzc注音:ㄨˊ ㄉㄧˋ ㄗㄧˋ ㄘㄨㄛˋ发音:(\"xxzl.com.40806400413988\"); 成语繁体:無地自厝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地自处、无地自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犹无地自容。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英语翻

解释成语“无地自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地自处: 拼音:wú dì zì chǔ成语简拼:wdzc注音:ㄨˊ ㄉㄧˋ ㄗㄧˋ ㄔㄨˇ发音:(\"xxzl.com.40806400113985\"); 成语繁体:無地自處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地可容、无地自容、无地自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犹无地自容。 成语出处: 《宋书·刘堪传》:“合门惭惧,无地自处。”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撑天拄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撑天拄地: 拼音:chēng tiān zhǔ dì成语简拼:ctzd注音:ㄔㄥ ㄊㄧㄢ ㄓㄨˇ ㄉㄧˋ发音:(\"xxzl.com.4071958474476\"); 成语繁体:橕天拄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顶天立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多用于男人 成语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成语出处: 《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

解释成语“攻城夺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攻城夺地: 拼音:gōng chéng duó dì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攻城掠地、攻城略地、攻城徇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征战 成语解释: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成语例子: 老舍《四

解释成语“掠地攻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掠地攻城: 拼音:lüè dì gōng chéng成语简拼:ldgc发音:(\"xxzl.com.4071910442484\");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攻城掠地、略地攻城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向敌方进攻 成语解释: 夺取地盘,攻战城池。形容向敌方进攻。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解释成语“攻城略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攻城略地: 拼音:gōng chéng lüè dì成语简拼:gcld注音:ㄍㄨㄙ ㄔㄥˊ ㄌㄩㄝˋ ㄉㄧˋ发音:(\"xxzl.com.4071920252915\"); 成语繁体:攻城畧地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攻城掠地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征战 成语解释: 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

解释成语“攻城掠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攻城掠地: 拼音:gōng chéng lüě dì成语简拼:gcld发音:(\"xxzl.com.4072018145187\");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攻城略地、攻城夺地、攻城徇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征战 成语解释: 见“攻城略地”。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

解释成语“地头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地头蛇: 拼音:dì tóu shé注音:ㄉㄧˋ ㄊㄡˊ ㄕㄜˊ成语繁体:地頭虵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外来户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成语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