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即心是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即心是佛: 拼音:jí xīn shì fó注音:ㄐㄧˊ ㄒㄧㄣ ㄕㄧˋ ㄈㄛ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即心即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佛教等 成语解释: 佛:佛陀。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只要求之于内心,便可以悟道成佛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七卷:“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英语翻译

解释成语“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女子无才便是德: 拼音: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注音:ㄋㄩˇ ㄗㄧˇ ㄨˊ ㄘㄞˊ ㄅㄧㄢˋ ㄕㄧˋ ㄉㄜˊ成语繁体:女子無才便是惪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女子无才便是福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说教 成语解释: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成语出处: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

解释成语“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拼音:bǐ yì yī shì fēi,cǐ yì yī shì fēi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分句;指标准不一 成语解释: 彼:那。这种情况下与那种情况下的是非标准不一。即没有客观的是非标准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成语例子: 鲁迅《中国文坛的悲观

解释成语“口是心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口是心苗: 拼音:kǒu shì xīn miáo成语简拼:ksxm注音:ㄎㄡˇ ㄕㄧˋ ㄒㄧㄣ ㄇㄧㄠˊ发音:(\"xxzl.com.4080407587371\");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言为心声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 犹言为心声。 成语出处: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

解释成语“自以为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自以为是: 拼音:zì yǐ wéi shì成语简拼:zyws注音:ㄗㄧˋ ㄧˇ ㄨㄟˊ ㄕㄧˋ发音:(\"xxzl.com.4080358246685\"); 成语繁体:自以為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反义词: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观不虚心 成语解释: 自己总认为自己

解释成语“头头是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头头是道: 拼音:tóu tóu shì dào成语简拼:ttsd注音:ㄊㄡˊ ㄊㄡˊ ㄕㄧˋ ㄉㄠˋ发音:(\"xxzl.com.4080357306623\"); 成语繁体:頭頭是道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有条有理、井井有条反义词: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

解释成语“有奶便是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有奶便是娘: 拼音:yǒu nǎi biàn shì niáng成语简拼:ynbsn注音:ㄧㄡˇ ㄣㄞˇ ㄅㄧㄢˋ ㄕㄧˋ ㄋㄧㄤˊ发音:(\"xxzl.com.4080350236156\"); 成语繁体:有嬭便是孃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见利忘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见利忘义的人 成语解释: 比喻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 成

解释成语“是非轻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是非轻重: 拼音:shì fēi qīng zhòng成语繁体:是非輕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正确和谬误,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 成语出处: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轻重,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英语翻译:right and wr

解释成语“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亦复如是: 拼音:yì fù rú shì成语简拼:yfrs发音:(\"xxzl.com.4080503029434\"); 成语繁体:亦復如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亦复如此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同样 成语解释: 复:又,再。也是这样。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

解释成语“滔滔者天下皆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滔滔者天下皆是: 拼音: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天下滔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唯利是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唯利是求: 拼音:wéi lì shì qiú成语简拼:wlsq注音:ㄨㄟˊ ㄌㄧˋ ㄕㄧˋ ㄑㄧㄡˊ发音:(\"xxzl.com.40806060412415\"); 成语繁体:唯利是裘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唯利是从、唯利是视、惟利是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见“唯利是视”。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奏弹

解释成语“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拼音:huáng tiān wú qīn,wéi dé shì fǔ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皇天:上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 成语出处: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成语例子: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皇天无亲,

解释成语“古是今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古是今非: 拼音:gǔ shì jīng fēi成语简拼:gsjf发音:(\"xxzl.com.4071947104025\");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解释成语“非昔是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非昔是今: 拼音:fēi xī shì jīn成语简拼:fxsj注音:ㄈㄟ ㄒㄧ ㄕㄧˋ ㄐㄧㄣ发音:(\"xxzl.com.407192443309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今是昔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否定过去 成语解释: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

解释成语“功过是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功过是非: 拼音:gōng guò shì fēi成语繁体:功過是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解释: 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 成语出处: 邓小平《对起草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英语翻译:merits and faults, right and wr

解释成语“谁是谁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谁是谁非: 拼音:shuí shì shuí fēi成语简拼:sssf发音:(\"xxzl.com.4072357081501\"); 成语繁体:誰是誰非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谁对谁错、是是非非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犹言谁对谁错。 成语出处: 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成语例

解释成语“淆混是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淆混是非: 拼音:xiáo hùn shì fēi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混淆是非、淆乱是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故意制造混乱 成语解释: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成语出处: 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成语分字解释: “淆” 的基本字义: 混乱,错杂:~乱

解释成语“质非文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质非文是: 拼音:zhì fēi wén shì成语简拼:zfws注音:ㄓㄧˋ ㄈㄟ ㄨㄣˊ ㄕㄧˋ发音:(\"xxzl.com.4071839251413\"); 成语繁体:質非文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华而不实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吾子》:“其

解释成语“物是人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物是人非: 拼音:wù shì rén fēi成语简拼:wsrf注音:ㄨˋ ㄕㄧˋ ㄖㄣˊ ㄈㄟ发音:(\"xxzl.com.4071846591695\");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事过境迁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 成语解释: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成语出处: 三国

解释成语“是非得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是非得失: 拼音:shì fēi dé shī成语简拼:sfds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成语出处: 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成语例子: 钱仲联《人境庐诗草·黄公度年谱》:“逮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