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触目伤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触目伤怀: 拼音:chù mù shāng huái成语简拼:cmsh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ㄕㄤ ㄏㄨㄞˊ发音:(\"xxzl.com.40807293215964\"); 成语繁体:觸目傷懷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触目伤心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 见“触目伤心”。 成语出处: 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解释成语“进退触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进退触藩: 拼音:jìn tuì chù fān注音: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ㄔㄨˋ ㄈㄢ成语繁体:進退觸藩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进退两难、进退触篱、进退跋疐反义词:进退自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处境困难 成语解释: 触:碰撞;藩:屏障,篱笆。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形容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蛮触之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蛮触之争: 拼音:mán chù zhī zhē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蛮触相争、蛮争触斗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成语解释: 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

解释成语“转眼即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转眼即逝: 拼音:zhuǎn yǎn jí shì注音:ㄓㄨㄢˇ ㄧㄢˇ ㄐㄧˊ ㄕㄧˋ成语繁体:轉眼即逝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稍纵即逝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过得很快 成语解释: 过得很快 成语例子: 人生苦短,转眼即逝,好好珍惜英语翻译:will pass away in a twinkle of the eye 成语分字解释: “转

解释成语“少纵即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少纵即逝: 拼音:shǎo zòng jí shì成语简拼:szjs成语繁体:少縱即逝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稍纵即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时间或时机 成语解释: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成语例子: 夫急流

解释成语“即心是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即心是佛: 拼音:jí xīn shì fó注音:ㄐㄧˊ ㄒㄧㄣ ㄕㄧˋ ㄈㄛ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即心即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佛教等 成语解释: 佛:佛陀。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只要求之于内心,便可以悟道成佛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七卷:“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英语翻译

解释成语“呼之即至,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拼音:hū zhī jí zhì,huī zhī jí qù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用法: 作定语、分句;形容任意使唤 成语解释: 呼:召唤;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潘金莲房中,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妇人

解释成语“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拼音:zhā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反义词: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挥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指用人时非常随意 成语出处: 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

解释成语“一拍即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拍即合: 拼音:yī pāi jí hé成语简拼:ypjh注音:ㄧ ㄆㄞ ㄐㄧˊ ㄏㄜˊ发音:(\"xxzl.com.408050305943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一见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反义词:方枘圆凿、格格不入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

解释成语“触类而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触类而长: 拼音:chù lèi ér cháng成语简拼:clec注音:ㄔㄨˋ ㄌㄟˋ ㄦˊ ㄔㄤˊ发音:(\"xxzl.com.40805594711982\"); 成语繁体:觸類而長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孔颖达疏:“谓触逢事类而增长

解释成语“事宽即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事宽即圆: 拼音:shì kuān jí yuán成语简拼:skjy注音:ㄕㄧˋ ㄎㄨㄢ ㄐㄧˊ ㄧㄨㄢˊ成语繁体:事寬即圓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事款则圆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见“事款则圆”。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成语

解释成语“溃敌如决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溃敌如决河: 拼音:kuì dí rú jué h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 溃:散,乱。溃败的敌人像河水冲决堤坝一样 成语出处: 唐·许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尊彼前茅,追奔若顺海,乘兹破竹,溃敌如决河。” 成语分字解释: “溃” 的基本字义: 大水冲开堤岸:~决。~堤。 散乱,垮台:

解释成语“千金之堤,溃于蚁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千金之堤,溃于蚁漏: 拼音:qiān jīn zhī dī,kuì yú yǐ lòu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方面 成语解释: 堤:堤坝;溃:崩溃。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千金之堤,溃于蚁漏,有罅故也。”英语翻译:A

解释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拼音: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成语简拼:qlzdk发音:(\"xxzl.com.4080443218782\"); 成语繁体:千裏之隄,潰于蟻穴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因小失大反义词:坚如磐石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方面 成语解释: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

解释成语“群蚁溃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群蚁溃堤: 拼音:qún yǐ kuì dī成语简拼:qykd注音:ㄑㄩㄣˊ ㄧˇ ㄎㄨㄟˋ ㄉㄧ发音:(\"xxzl.com.4080409407495\"); 成语繁体:羣蟻潰隄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溃:溃决。细小的蚁洞可以溃决堤坝。比喻细小的漏洞可以酿成大错。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

解释成语“决痈溃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决痈溃疽: 拼音:jué yōng kuì j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决疣溃痈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痈:疮;溃:破;疽:痈疽。疮痈破开了。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 成语出处: 《南齐书·柳世隆传》:“今乃举兵内侮,奸回外炽,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 成语分字解释: “决” 的基本字义: 排除阻塞物,疏

解释成语“决疣溃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决疣溃痈: 拼音:jué yóu kuì yōng成语简拼:jyky注音:ㄐㄩㄝˊ ㄧㄡˊ ㄎㄨㄟˋ ㄩㄥ发音:(\"xxzl.com.4072038365772\"); 成语繁体:决肬潰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决痈溃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同“决?溃痈”。比喻腐败之极。 成语出处: 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

解释成语“先即制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即制人: 拼音:xiān jí zhì ré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先发制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主动出击 成语解释: 制:控制。先下手取得主动就可制服对方。泛指做事应先争取主动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治人,后则为人所制。” 成语分字解释: “先” 的基本字义: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

解释成语“虚船触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虚船触舟: 拼音:xū chuán chù zhōu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虚:空;舟:船。比喻虚心可以远离灾祸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水》:“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 成语分字解释: “虚” 的基本字义: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

解释成语“羊触藩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羊触藩篱: 拼音:yáng chù fān lí成语简拼:ycfl发音:(\"xxzl.com.4080411507590\"); 成语繁体:羊觸藩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羝羊触藩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解释: 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