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赤手空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赤手空拳: 拼音:chì shǒu kōng quán成语简拼:cskq注音:ㄔㄧˋ ㄕㄡˇ ㄎㄨㄙ ㄑㄨㄢˊ发音:(\"xxzl.com.407193038334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手无寸铁反义词:兵强马壮、坚甲利兵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办事缺乏物质基础 成语解释: 赤手:空手。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

解释成语“白手空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白手空拳: 拼音:bái shǒu kōng quán成语简拼:bskq注音:ㄅㄞˊ ㄕㄡˇ ㄎㄨㄙ ㄑㄨㄢˊ发音:(\"xxzl.com.40718104624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赤手空拳反义词:坚甲利兵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比喻办事缺乏物质基础 成语解释: 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

解释成语“跌脚拌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跌脚拌手: 拼音:diē jiǎo bàn shǒu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跌脚绊手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 受到阻碍或牵制,不能放手去干事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8回:“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只觉得面前跌脚拌手的布满了敌军,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 成语分字解释: “跌” 的基本字义: 摔:~跤。~倒

解释成语“顿足搓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顿足搓手: 拼音:dùn zú cuō shǒu成语简拼:dzcs注音:ㄉㄨㄣˋ ㄗㄨˊ ㄘㄨㄛ ㄕㄡˇ发音:(\"xxzl.com.4071829381042\"); 成语繁体:頓足搓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抓耳挠腮反义词: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着急的样子 成语解释: 着急惋惜的样子。 成语出处: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

解释成语“心慈手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心慈手软: 拼音:xīn cí shǒu ruǎn成语简拼:xcsr注音:ㄒㄧㄣ ㄘㄧˊ ㄕㄡˇ ㄖㄨㄢˇ发音:(\"xxzl.com.407181647517\"); 成语繁体:心慈手軟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反义词:心狠手辣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对待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成语出处: 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

解释成语“手不停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手不停挥: 拼音:shǒu bù tíng huī成语简拼:sbth注音:ㄕㄡˇ ㄅㄨˋ ㄊㄧㄥˊ ㄏㄨㄟ成语繁体:手不停揮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不停地写作 成语解释: 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解释成语“手头不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手头不便: 拼音:shǒu tóu bù biàn注音:ㄕㄡˇ ㄊㄡˊ ㄅㄨˋ ㄅㄧㄢˋ成语繁体:手頭不便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手头拮据反义词:手头宽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经济状况 成语解释: 手头:手边;便:方便。指手头缺钱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欠了他几个臭钱。” 成语例子: 最近我手

解释成语“手无缚鸡之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手无缚鸡之力: 拼音: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成语简拼:swfl注音:ㄕㄡˇ ㄨˊ ㄈㄨˋ ㄐㄧ ㄓㄧ ㄌㄧˋ成语繁体:手無縛鶏之力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软弱无力、弱不禁风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解释: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

解释成语“扭手扭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扭手扭脚: 拼音:niǔ shǒu niǔ jiǎo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捏捏扭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装模作样 成语解释: 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英语翻译:with an evil grace 成语分字解释: “扭” 的基本字义: 转动,扳转:

解释成语“眼明手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眼明手捷: 拼音:yǎn míng shǒu jié注音:ㄧㄢˇ ㄇㄧㄥˊ ㄕㄡˇ ㄐㄧㄝ ˊ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眼明手快、眼尖手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反应快 成语解释: 看得准,下手快。形容人反应快,动作敏捷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时节眼明手捷,体快身轻;到如今老了也腰曲头低。”英语翻译:be

解释成语“束手缚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缚脚: 拼音:shù shǒu fù jiǎo成语简拼:ssfj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ㄈㄨˋ ㄐㄧㄠˇ成语繁体:束手縛脚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束手束脚、束手束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 成语解释: 见“束手束脚”。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

解释成语“举手扣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举手扣额: 拼音:jǔ shǒu kòu é成语繁体:舉手扣額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举:抬;扣:敲击。抬起头来拍击额头,表示气愤已极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永宁庄牛》:“民泣清不悛,但时举手扣额,诉于天地。” 成语分字解释: “举” 的基本字义: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

解释成语“支手舞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支手舞脚: 拼音:zhī shǒu wǔ jiǎo成语简拼:zswj注音:ㄓㄧ ㄕㄡˇ ㄨˇ ㄐㄧㄠˇ发音:(\"xxzl.com.4080318205671\");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指手划脚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犹言指手画脚。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财主的样式,支手舞脚的发挥。

解释成语“七足八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七足八手: 拼音:qī zú bā shǒu成语简拼:qzbs注音:ㄑㄧ ㄗㄨˊ ㄅㄚ ㄕㄡˇ发音:(\"xxzl.com.4072109056576\");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七脚八手反义词:有条不紊 成语用法: 作状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成语解释: 见“七脚八手”。 成语出处: 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

解释成语“唾手可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唾手可待: 拼音:tuò shǒu kě dài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唾手可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成语分字解释: “唾” 的基本字义: 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 啐,从

解释成语“唾手可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唾手可取: 拼音:tuò shǒu kě qǔ成语简拼:tskq注音:ㄊㄨㄛˋ ㄕㄡˇ ㄎㄜˇ ㄑㄩˇ发音:(\"xxzl.com.407181816586\");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唾手可得反义词:难上加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极容易得到 成语解释: 很容易就能得到。 成语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

解释成语“束手无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无计: 拼音:shù shǒu wú jì成语简拼:sswj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ㄐㄧˋ成语繁体:束手無計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手无策、束手无术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 明·申时行《杂记》:“设奸人窜入其中,为害叵测,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得入,吾辈大臣,束手无

解释成语“束手无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无术: 拼音:shù shǒu wú shù成语简拼:ssws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ㄕㄨˋ成语繁体:束手無術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手无计、束手无策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乔道清束手无术,不能解救。”英语翻译:make the wor

解释成语“兄弟手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兄弟手足: 拼音:xiōng dì shǒu z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手足:比喻亲密。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彼此间关系亲密无间 成语出处: 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英语翻译:Brothers are like hands and feet.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袖手充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袖手充耳: 拼音:xiù shǒu chōng ěr注音:ㄒㄧㄨˋ ㄕㄡˇ ㄔㄨㄙ ㄦˇ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袖手旁观、充耳不闻、漠然置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袖手:藏手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成语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耳,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