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十死不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死不问: 拼音:shí sǐ bù wèn成语简拼:ssbw注音:ㄕㄧˊ ㄙㄧˇ ㄅㄨˋ ㄨㄣˋ成语繁体:十死不問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成语出处: 《北史·艺术传·皇甫玉》:“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王喜曰:‘皇甫玉相臣,云当恶死,今复何虑?’” 成语分字解释: “十

解释成语“十日之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日之饮: 拼音:shí rì zhī yǐn成语简拼:srzy成语繁体:十日之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朋友聚会 成语解释: 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成语出处: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成语例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新年略有俗务,三四日后,自当敬造高斋

解释成语“举十知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举十知九: 拼音:jǔ shí zhī jiǔ成语简拼:jszj发音:(\"xxzl.com.40807284715909\"); 成语繁体:舉十知九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学识 成语解释: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 唐 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

解释成语“拔十得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拔十得五: 拼音:bá shí dé wǔ成语简拼:bsdw注音:ㄅㄚˊ ㄕㄧˊ ㄉㄜˊ ㄨˇ发音:(\"xxzl.com.4080126512010\");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拔十失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成语解释: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

解释成语“十鼠同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鼠同穴: 拼音:shí shǔ tóng xué成语简拼:sstx注音:ㄕㄧˊ ㄕㄨˇ ㄊㄨㄙˊ ㄒㄩㄝˊ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网打尽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成语例子: 我们等待十鼠同穴的时

解释成语“十夫桡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夫桡椎: 拼音:shí fū ráo zhuī成语简拼:sfrz注音:ㄕㄧˊ ㄈㄨ ㄖㄠˊ ㄓㄨㄟ成语繁体:十夫橈椎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夫楺椎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力气大 成语解释: 见“十夫楺椎”。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成语分字解释: “十” 的基本字义: 数名,

解释成语“版版六十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版版六十四: 拼音:bǎn bǎn liù shí sì成语简拼:bbls注音:ㄅㄢˇ ㄅㄢˇ ㄌㄧㄨˋ ㄕㄧˊ ㄙㄧˋ发音:(\"xxzl.com.4080453219091\");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板板六十四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比喻不会变通 成语解释: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 清 顾张思《土风录》第13卷:“古执不活动,呵为‘

解释成语“十八般兵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八般兵器: 拼音:shí bā bān bīng qì成语简拼:sbbbq注音:ㄕㄧˊ ㄅㄚ ㄅㄢ ㄅㄧㄥ ㄑㄧˋ发音:(\"xxzl.com.40805400810662\");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十八般武艺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多种武器 成语解释: 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成语出

解释成语“十年生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年生聚: 拼音:shí nián shēng jù成语简拼:snsj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成语例子: 这个倍受战火摧残的小国,的

解释成语“一十八般兵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十八般兵器: 拼音:yī shí bā bān bīng qì成语简拼:ysbbbq注音:ㄧ ㄕㄧˊ ㄅㄚ ㄅㄢ ㄅㄧㄥ ㄑㄧˋ发音:(\"xxzl.com.40806124512908\");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八般兵器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兵器 成语解释: 泛指各种兵器。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

解释成语“指一说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指一说十: 拼音:zhǐ yī shuō shí成语繁体:指一説十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指着一说成是十。形容存心夸大事实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如今把他的锁扭开,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讲那‘走了鱼儿是大的’话。” 成语分字解释: “指” 的基本字义: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

解释成语“十冬腊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冬腊月: 拼音:shí dōng là yuè成语简拼:sdly注音:ㄕㄧˊ ㄉㄨㄙ ㄌㄚˋ ㄩㄝˋ成语繁体:十冬臘月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反义词:五黄六月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冬天 成语解释: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成语例子: 老舍《正

解释成语“十雨五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雨五风: 拼音:shí yǔ wǔ fēng成语简拼:sywf注音:ㄕㄧˊ ㄧㄩˇ ㄨˇ ㄈㄥ成语繁体:十雨五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风五雨、风调雨顺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形容风调雨顺 成语解释: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成语出处: 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九

解释成语“福无十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福无十全: 拼音:fú wú shí quán成语繁体:福無十全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全:完备,齐全。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 成语出处: 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子心罔极,福无十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成语分字解释: “福” 的基本字义: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

解释成语“声誉十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声誉十倍: 拼音:shēng yù shí bèi注音:ㄕㄥ ㄧㄩˋ ㄕㄧˊ ㄅㄟˋ成语繁体:聲譽十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声价十倍反义词:名誉扫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名誉地位 成语解释: 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解释成语“七十二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七十二变: 拼音:qī shí èr biàn成语简拼:qseb注音:ㄑㄧ ㄕㄧˊ ㄦˋ ㄅㄧㄢˋ发音:(\"xxzl.com.40805385010566\"); 成语繁体:七十二變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变化多端反义词:一成不变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变化多端 成语解释: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成语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神

解释成语“十字路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字路头: 拼音:shí zì lù tóu成语简拼:szlt注音:ㄕㄧˊ ㄗㄧˋ ㄌㄨˋ ㄊㄡˊ成语繁体:十字路頭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字街口、十字街头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形容大众谋生场所 成语解释: 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

解释成语“十风五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风五雨: 拼音:shí fēng wǔ yǔ成语简拼:sfwy注音:ㄕㄧˊ ㄈㄥ ㄨˇ ㄧㄩˇ成语繁体:十風五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风调雨顺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风调雨顺 成语解释: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成语出处: 宋 陆游《村居初夏》诗:“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十捉九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捉九着: 拼音:shí zhuō jiǔ zhe成语简拼:szjz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拿九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很有把握 成语解释: 比喻很有把握。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成语分字解释: “十” 的基本字义: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

解释成语“十死一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死一生: 拼音:shí sǐ yī shēng成语简拼:ssys注音:ㄕㄧˊ ㄙㄧˇ ㄧ ㄕㄥ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九死一生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命非常危险 成语解释: 形容生命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匈奴》:“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 成语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5回:“莫说解去是十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