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遁迹藏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遁迹藏名: 拼音:dùn jì cáng míng成语简拼:djcm注音:ㄉㄨㄣˋ ㄐㄧˋ ㄘㄤˊ ㄇㄧㄥˊ发音:(\"xxzl.com.4072008424877\"); 成语繁体:遯跡藏名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隐迹埋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成语解释: 犹言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解释成语“车辙马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车辙马迹: 拼音:chē zhé mǎ jì成语简拼:czmj注音:ㄔㄜ ㄓㄜˊ ㄇㄚˇ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1957554443\"); 成语繁体:車轍馬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车尘马迹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留下的痕迹 成语解释: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成语出处: 《左传 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解释成语“比肩迭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比肩迭迹: 拼音:bǐ jiān dié jì成语简拼:bjdj注音:ㄅㄧˇ ㄐㄧㄢ ㄉㄧㄝ ˊ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1953574279\"); 成语繁体:比肩迭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比肩叠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 成语解释: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解释成语“遁名匿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遁名匿迹: 拼音:dùn míng nì jì成语简拼:dmnj注音:ㄉㄨㄣˋ ㄇㄧㄥˊ ㄋㄧˋ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1945503967\"); 成语繁体:遯名匿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隐姓埋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 成语解释: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成语出处: 宋·苏

解释成语“杜门绝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杜门绝迹: 拼音:dù mén jué jì成语简拼:dmjj注音:ㄉㄨˋ ㄇㄣˊ ㄐㄩㄝˊ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1945313953\"); 成语繁体:杜門絶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杜门晦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闭门隐居 成语解释: 指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刘佑》:“(刘佑)后得赦出……诏拜中散大

解释成语“铲迹销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铲迹销声: 拼音:chǎn jì xiāo shēng成语简拼:cjxs注音:ㄔㄢˇ ㄐㄧˋ ㄒㄧㄠ ㄕㄥ发音:(\"xxzl.com.4071944023889\"); 成语繁体:鏟跡銷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销声匿迹反义词:抛头露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解释: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成语出处: 《晋书·儒林传论

解释成语“马迹蛛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马迹蛛丝: 拼音:mǎ jì zhū sī成语简拼:mjzs注音:ㄇㄚˇ ㄐㄧˋ ㄓㄨ ㄙㄧ发音:(\"xxzl.com.4071938393656\"); 成语繁体:馬跡蛛絲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蛛丝马迹反义词:千丝万缕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线索 成语解释: 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成语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

解释成语“名胜古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名胜古迹: 拼音:míng shèng gǔ jì成语简拼:msgj发音:(\"xxzl.com.4071937543626\"); 成语繁体:名勝古跡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名山大川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成语解释: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

解释成语“遁迹潜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遁迹潜形: 拼音:dùn jì qián xíng成语简拼:djqx注音:ㄉㄨㄣˋ ㄐㄧˋ ㄑㄧㄢˊ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71926153166\"); 成语繁体:遯跡潛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遁迹匿影反义词:明目张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成语解释: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

解释成语“杳无人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杳无人迹: 拼音:yǎo wú rén jì成语简拼:ywrj注音:ㄧㄠˇ ㄨˊ ㄖㄣˊ ㄐㄧˋ发音:(\"xxzl.com.40807112915093\"); 成语繁体:杳無人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荒无人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见“杳无人迹”。 成语出处: 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

解释成语“杳无踪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杳无踪迹: 拼音:yǎo wú zōng jì成语简拼:ywzj注音:ㄧㄠˇ ㄨˊ ㄗㄨㄙ ㄐㄧˋ发音:(\"xxzl.com.40807113415097\"); 成语繁体:杳無蹤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杳无踪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 见“杳无踪迹”。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

解释成语“骈肩叠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骈肩叠迹: 拼音:pián jiān dié jì成语简拼:pjdj注音:ㄆㄧㄢˊ ㄐㄧㄢ ㄉㄧㄝ ˊ ㄐㄧˋ发音:(\"xxzl.com.40810214216891\"); 成语繁体:駢肩曡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骈肩累迹、骈肩接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成语出处: 清·刘大櫆

解释成语“发迹变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发迹变泰: 拼音:fā jì biàn tài注音:ㄈㄚ ㄐㄧˋ ㄅㄧㄢˋ ㄊㄞˋ成语繁体:發跡變泰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用于人的命运 成语解释: 发迹:由隐微而得志显达;泰:通畅,得意。指由卑微而得志显达,命运变坏为好 成语出处: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乃发迹变泰之事。” 成语例子: 明·冯梦龙《警世

解释成语“豪竹哀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豪竹哀丝: 拼音:háo zhú āi sī成语简拼:hzas注音:ㄏㄠˊ ㄓㄨˊ ㄞ ㄙㄧ发音:(\"xxzl.com.4080242394007\"); 成语繁体:豪竹哀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豪管哀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音乐等 成语解释: 指管弦乐。 成语出处: 宋·陆游《东津》诗:“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 成语例子: 想当年那种

解释成语“丝毫不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丝毫不爽: 拼音:sī háo bù shuǎng成语繁体:絲毫不爽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丝毫不差、毫厘不差、纤毫不爽反义词: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丝毫:形容极小,1分=1000丝=100毫=10厘;爽:差。一点儿也不差 成语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建康保宁光誉禅师》:“密远化机,丝毫不爽。”

解释成语“毫发丝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毫发丝粟: 拼音:háo fā sī sù成语简拼:hfss注音:ㄏㄠˊ ㄈㄚˋ ㄙㄧ ㄙㄨˋ发音:(\"xxzl.com.4080242083994\"); 成语繁体:毫發絲粟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小事物等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微小。 成语出处: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

解释成语“毫厘丝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毫厘丝忽: 拼音:háo lí sī hū成语简拼:hlsh注音:ㄏㄠˊ ㄌㄧˊ ㄙㄧ ㄏㄨ发音:(\"xxzl.com.4072026095320\"); 成语繁体:毫釐絲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微小 成语解释: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成语出处: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

解释成语“分厘毫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分厘毫丝: 拼音:fēn lí háo sī成语简拼:flhs注音:ㄈㄣ ㄌㄧˊ ㄏㄠˊ ㄙㄧ发音:(\"xxzl.com.4072011184982\"); 成语繁体:分釐毫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一丝一毫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细小的东西 成语解释: 形容极细微。 成语例子: 公家的利益,分厘毫丝都不能侵犯。 成语分字解释: “分”

解释成语“一丝一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丝一毫: 拼音:yī sī yī háo成语简拼:ysyh注音:ㄧ ㄙㄧ ㄧ ㄏㄠˊ发音:(\"xxzl.com.407181434413\"); 成语繁体:一絲一毫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针一线、一星半点、微乎其微反义词:成千上万、成千累万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十分精密 成语解释: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毫:一厘的十分

解释成语“韬神晦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韬神晦迹: 拼音:tāo shén huì jì成语简拼:tshj注音:ㄊㄠ ㄕㄣˊ ㄏㄨㄟˋ ㄐㄧˋ发音:(\"xxzl.com.4080259044362\"); 成语繁体:韜神晦跡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韬声匿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隐藏踪迹。 成语出处: 《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