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适时应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适时应务: 拼音:shì shí yīng wù成语简拼:ssyw注音:ㄕㄧˋ ㄕㄧˊ ㄧㄥˋ ㄨˋ成语繁体:適時應務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成语出处: 《魏书·良吏传序》:“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时应务,招响必速。” 成语分字解释: “适” 的基本字义: 切合,相合:

解释成语“识途老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识途老马: 拼音:shí tú lǎo mǎ成语简拼:stlm注音:ㄕㄧˊ ㄊㄨˊ ㄌㄠˇ ㄇㄚˇ发音:(\"xxzl.com.40805440510927\"); 成语繁体:識途老馬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老马识途、驾轻就熟反义词: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

解释成语“眼不识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眼不识丁: 拼音:yǎn bù shí dīng注音:ㄧㄢˇ ㄅㄨˋ ㄕㄧˊ ㄉㄧㄥ成语繁体:眼不識丁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目不识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成语解释: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成语分字解释: “眼”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有眼不识泰山: 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成语简拼:yybst注音:ㄧㄡˇ ㄧㄢˇ ㄅㄨˋ ㄕㄧˊ ㄊㄞˋ ㄕㄢ发音:(\"xxzl.com.4080443378797\"); 成语繁体:有眼不識泰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有眼无珠、视而不见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成语解释: 泰山:我国的名山;

解释成语“通真达灵”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通真达灵: 拼音:tōng zhēn dá líng成语简拼:tzdl注音:ㄊㄨㄙ ㄓㄣ ㄉㄚˊ ㄌ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308134899\"); 成语繁体:通真達靈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与神仙交往。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达观知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达观知命: 拼音:dá guān zhī mìng成语简拼:dgzm发音:(\"xxzl.com.4080321055880\"); 成语繁体:達觀知命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听天由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宿命论 成语解释: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成语出处: 茅盾《幻灭》

解释成语“豁达先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豁达先生: 拼音:huò dá xiān shēng成语繁体:豁達先生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心胸 成语解释: 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成语出处: 《子不语》:“此处向不平静,自豁达先生过后,永无为祟者。” 成语例子: 他被人公称为豁达先生成语故事:孝廉蔡魏公对人讲鬼有三技:一迷、二遮、三吓。他列举他的表弟豁

解释成语“气决泉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气决泉达: 拼音:qì jué quán dá成语简拼:qjqd注音:ㄑㄧˋ ㄐㄩㄝˊ ㄑㄨㄢˊ ㄉㄚˊ发音:(\"xxzl.com.4080302574660\"); 成语繁体:氣决泉達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 汉·蔡邕《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

解释成语“不识人间有羞耻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拼音: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成语简拼:bsrs发音:(\"xxzl.com.40807082214888\"); 成语繁体:不識人閒有羞恥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知廉耻 成语解释: 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识多才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识多才广: 拼音:shí duō cái guǎng注音:ㄕㄧˊ ㄉㄨㄛ ㄘㄞˊ ㄍㄨㄤˇ成语繁体:識多才廣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见多识广反义词: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见识多 成语解释: 识:知识,见识。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他是晋国勋臣,识多才广。”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博学多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博学多识: 拼音:bó xué duō shí成语繁体:博壆多識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反义词: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别人 成语解释: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成语例子: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

解释成语“见精识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见精识精: 拼音:jiàn jīng shí jīng成语简拼:jjsj注音:ㄐㄧㄢˋ ㄐㄧㄥ ㄕㄧˊ ㄐㄧㄥ发音:(\"xxzl.com.40807295415992\"); 成语繁体:見精識精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见经识经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事 成语解释: 同“见经识经”。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