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讯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讯记: 拼音:xùn jì 注音:ㄒㄩㄣˋ ㄐㄧˋ 词语解释: 问候的书信。 宋 宋祁 《回知郡启》:“闕奉讯记,参承寝兴,怊然西溯,恋慙并结。” 词语分字解释: “讯” 的基本字义: 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刑~。~问。 消息,信息:通~。音~。~息。 告,陈诉:“夫也不良,歌以~之。” 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执~(意思是捉到俘虏)。 古同迅,迅速。 含有“讯” 的词语: 讯检 讯鼎 讯辩

解释词语“注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注记: 拼音:zhù jì 注音:ㄓㄨˋ ㄐㄧˋ 词语解释: 记载;记录。《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平望侯 刘毅 以太后多德政,欲令早有注记。” 晋 干宝 《<搜神记>序》:“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絶诵览之业,岂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宋 初承 五代 ,三省无专职……六曹不釐本务,给舍不领本职,諫议无言责,起居不注记。” 词语分字解释: “注

解释词语“登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登记: 拼音:dēng jì 注音:ㄉㄥ ㄐㄧˋ 词语解释: ◎ 登记 dēngjì 载入正式记录 在名单上登记 -- 把有关事项或东西登录记载在册籍上。 明 李颐 《条陈海防疏》:“兵部量发马价,於 密 、 蓟 、 永 三道,每道二万两,听专备前项买马造器及海防杂办一应必需之物,详为登记。”《英烈传》第四五回:“ 太祖 出宫,排驾直到演武场中坐下,即谓起居

解释词语“精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精记: 拼音:jīng jì 注音:ㄐㄧㄥ ㄐㄧˋ 词语解释: 精明强记。《晋书·舆服志》:“其輦,过 江 亦亡制度, 太元 中 谢安 率意造焉,及破 苻坚 於 淮 上,获京都旧輦,形制无差,大小如一,时人服其精记。” 词语分字解释: “精” 的基本字义: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

解释词语“署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署记: 拼音:shǔ jì 注音:ㄕㄨˇ ㄐㄧˋ 词语解释: 记录。《旧唐书·食货志下》:“市牙各给印纸,人有买卖,随自署记,翌日合算之。” 词语分字解释: “署” 的基本字义: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 布置:部~。 签名,题字:签~。~名。~字。 暂代:~理。兼~。 含有“署” 的词语: 词署 财署 补署 治署 押署 委署 受署 使署 郎署 金马署 和声署 官署 府署 法署 典牧署

解释词语“邯郸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邯郸记: 拼音:hán dān jì 注音:ㄏㄢˊ ㄉㄢ ㄐㄧˋ 词语解释: 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卢生梦中行贿中式,出将入相,一门荣华,在官场倾轧中遭贬,后复官。醒来却身在邯郸旅店中,终于大悟,出家学道。 词语分字解释: “邯” 的基本字义: 〔~郸〕地名,在中国河北省。 含有“邯” 的词语: 一枕邯郸 邯郸枕 邯郸学步 邯郸伎 邯淡 邯郸行 邯郸重步 邯郸

解释词语“谨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谨记: 拼音:jǐn jì 注音:ㄐㄧㄣˇ ㄐㄧˋ 词语解释: (1).谓慎重地叙而记之。 宋 韩元吉 《大理寺奖谕敕书记》:“钦诵训奬,有荣耀焉,敢不昭示万世而列诸石,谨记。” 清 冯景 《庚辰殿试纪事》:“臣故谨记之,以志盛事云。” (2).牢记。《世无匹》第十四回:“ 于浚郊 泣拜道:‘母亲嘱託之言,孩儿谨记!’”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有一位督学告诉父亲,说我的作文中,‘

解释词语“官场现形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官场现形记: 拼音:guān chǎng xiàn xíng jì 注音:ㄍㄨㄢ ㄔㄤˇ ㄒㄧㄢˋ ㄒㄧㄥˊ ㄐㄧˋ 词语解释: 长篇小说。清代李宝嘉作。六十回。以1900年庚子事变后处于动荡和改革时势下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对中国封建官僚政治体制进行全面的剖析和批判,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无能,官吏祸国殃民、惧洋媚洋的丑恶行径作了深刻的暴露,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词语分字解释: “官” 的基本字义:

解释词语“记谘”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记谘: 拼音:jì zī 注音:ㄐㄧˋ ㄗㄧ 词语解释: 宋 代的官场文书用语。谓记录并向上禀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御史中丞知杂事礼上祥瑞案,三道皆判‘记諮’,不见出何故事。驾部 王郎中 云:‘諮亦誥之义,如尚书省案式郎中侍郎判六諮名示之类。记未详。’余以谓尚书省案式至尚书亦曰依判諮。注:非通僕射判者,不须諮;至僕射,但书依判而已。然则记諮者,恐是应记諮於上也。亦未知果是否?” 词

解释词语“西游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西游记: 拼音:xī yóu jì 注音:ㄒㄧ ㄧㄡˊ ㄐㄧˋ 词语解释: ◎ 西游记 Xīyóujì 长篇章回小说,明吴承恩著。宋元时期,唐僧到印度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不断加进神怪色彩,吴承恩根据这些传说加工成一部神话小说,描写唐僧赴西天取经途中,弟子孙悟空降妖除怪,战胜艰险,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词语分字解释: “西

解释词语“日记帐”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日记帐: 拼音:rì jì zhàng 注音:ㄖㄧˋ ㄐㄧˋ ㄓㄤˋ 词语解释: 簿记中主要帐簿的一种,按日期先后记载各项帐目,不分类。根据日记帐记载总帐。也叫序时帐。 词语分字解释: “日” 的基本字义: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解释词语“日记簿”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日记簿: 拼音:rì jì bù 注音:ㄖㄧˋ ㄐㄧˋ ㄅㄨˋ 词语解释: 见“ 日记本 ”。 词语分字解释: “日” 的基本字义: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班。 天,一昼夜 含有“日” 的词语: 隔日 短日照植物 短日 等日 登日 道

解释词语“日记本”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日记本: 拼音:rì jì běn 注音:ㄖㄧˋ ㄐㄧˋ ㄅㄣˇ 词语解释: 亦称“ 日记簿 ”。 作日记用的本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分付记室,将 钟贤弟 所居地名及相会的日期,登写在日记簿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我便把这两句,写在日记簿上。”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还说不定马上从日记本上扯一页纸,在膝盖上嗖嗖地写一封信,把你告到党委去。” 词语分字解

解释词语“日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日记: 拼音:rì jì 注音:ㄖㄧˋ ㄐㄧˋ 词语解释: ◎ 日记 rìjì 每天或经常把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尤指个人活动、思考或感觉的每日记录 --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后称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为“日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黄鲁直 有日记,谓之《家乘》,至 宜州 犹不輟书

解释词语“鹿菲”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鹿菲: 拼音:lù fēi 注音:ㄌㄨˋ ㄈㄟ 词语解释: 粗陋的鞋子。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鹿菲草芰,缩丝尚韦而已。”《初学记》卷二六引此文作“麄屝草履”。 词语分字解释: “鹿”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

解释词语“麻菲”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麻菲: 拼音:má fēi 注音:ㄇㄚˊ ㄈㄟ 词语解释: 麻鞋。菲,通“ 屝 ”。《魏书·裴叔业传》:“ 植 ( 裴植 )在 瀛州 也,其母年踰七十,以身为婢,自施三宝,布衣麻菲,手执箕箒,於沙门寺洒扫。” 词语分字解释: “麻” 的基本字义: 含有“麻” 的词语: 麻姑酒 麻笺 麻姑 麻积 麻胡子 麻葛糕 麻灰色 麻胡 麻秆 麻疯 麻核桃 麻杆 麻股 麻风病人 麻荄 麻姑爪 麻风 麻腐 麻黂

解释词语“萋菲”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萋菲: 拼音:qī fēi 注音:ㄑㄧ ㄈㄟ 词语解释: 见“ 萋斐 ”。 词语分字解释: “萋” 的基本字义: 〔~~〕形容草生长茂盛的样子,如“芳草~~”。 〔~斐〕a.形容花纹错杂的样子,如“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潛人者,亦已大甚!”b.喻谗言,如“吞决之情深,则~~之辞作。” 含有“萋” 的词语: 贝萋 贞萋 萋翳 萋蒨 萋芊 萋萋 萋斐 萋菲 萋迷 萋菶 萋锦 萋毁 萋蒿 眯萋 菶萋 暄

解释词语“绳菲”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绳菲: 拼音:shéng fēi 注音:ㄕㄥˊ ㄈㄟ 词语解释: 亦作“ 绳屝 ”。 古代丧服所着的草鞋。《仪礼·丧服》:“绳屨者,绳菲也。” 郑玄 注:“绳菲,今时不借也。” 贾公彦 疏:“云‘绳菲,今时不借也’者, 周 时人谓之屨子, 夏 时人谓之菲, 汉 时谓之不借者,此凶荼屨不得从人借,亦不得借人,皆是异时而别名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器具》:“绳屝,草鞋也。” 词语分字解释: “绳

解释词语“恶衣菲食”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恶衣菲食: 拼音:è yī fěi shí 注音:ㄜˋ ㄧ ㄈㄟˇ ㄕㄧˊ 词语解释: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 高祖 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 杞 有口才,体陋甚,鬼貌蓝色,不耻恶衣菲食,人未悟其不情,咸谓有祖风节。”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恶衣菲食,以终其身。”《资治通鉴·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军士有流言郊

解释词语“躬自菲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躬自菲薄: 拼音:gōng zì fěi bó 注音:ㄍㄨㄙ ㄗㄧˋ ㄈㄟˇ ㄅㄛˊ 词语解释: 亦作“躳自菲薄”。 谓亲身实行俭约。菲薄;微薄。《文选·张衡<东京赋>》:“ 文 ( 汉文帝 )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薛综 注:“躬自菲薄,谓俭约。”《隶释·汉竹邑侯相张寿碑》:“君下车崇尚俭节,躳自菲薄。” 南朝 宋 范泰 《旱灾未已加以疾疫又上表》:“陛下昧旦临朝,无懈治道,躬自菲薄,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