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拼音: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成语繁体:三日不彈,手生荆棘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

解释成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拼音:qiú shēng bù dé,qiú sǐ bù néng成语繁体:裘生不得,裘死不能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成语解释: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7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解释成语“生吞活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吞活夺: 拼音:shēng tūn huó duó注音:ㄕㄥ ㄊㄨㄣ ㄏㄨㄛˊ ㄉㄨㄛˊ成语繁体:生吞活奪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生:原封不动。形容粗暴地抢夺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原先本打算田三厅直接办理的,梁寒操生吞活夺的抢夫,乃超和鹿地便只以顾问的名义留下。” 成语分

解释成语“生意盎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意盎然: 拼音:shēng yì àng rán注音:ㄕㄥ ㄧˋ ㄤˋ ㄖㄢˊ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生机盎然反义词:老气横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充满活力 成语解释: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成语例子: 雨后的春笋呈现一遍生意盎然的景象英语翻译:full of life 日语翻译:生気みちあふれる 成语分字解释: “生” 的基本字

解释成语“祸生于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祸生于忽: 拼音:huò shēng yú hū成语繁体:禍生于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忽:古代长度单位,1尺=10寸,1寸=10分,1分=10000忽。指灾祸产生于极细微的因素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成语分字解释: “祸”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生佛万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佛万家: 拼音:shēng fó wàn jiā成语繁体:生佛萬家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万家生佛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地方官 成语解释: 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成语出处: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英语翻译:a benefactor to all 成语分字解释: “生” 的基本字义: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

解释成语“无补于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补于时: 拼音:wú bǔ yú shí成语繁体:無補于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补于世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时:时势。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答杜公书》:“今虽能涬然引去,无补于时,亦安是以为嘉事。” 成语分字解释: “无” 的基本字义: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

解释成语“专美于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专美于前: 拼音:zhuān měi yú qiá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专美:独享美名。指先于别人独享美名 成语出处: 宋·陈亮《复杜伯高》:“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无使楚汉专美于前,乃副下交之望。” 成语例子: 周恩来《致郑洞国信》:“望与我前线肖劲光、肖华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吴化文、曾泽生将军专美于前也。”

解释成语“生情见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情见景: 拼音:shēng qíng jiàn jǐ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见景生情、触景生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景:景物。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也指随机应变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三折:“我见他气昂昂威风自逞,雄赳赳施逞些气性,使不着你叫丫丫寻棕见影,你看我两阵前生情见景。”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平地生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地生波: 拼音:píng dì shēng bō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平地风波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 成语解释: 平地:平坦的地。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回:“还不肯放松一步,必欲剪草除根,听信那娼妇平地生波。” 成语例子: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2回:“谁知平

解释成语“生手生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手生脚: 拼音:shēng shǒu shēng jiǎo注音:ㄕㄥ ㄕㄡˇ ㄕㄥ ㄐㄧㄠ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反义词:行家里手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不熟练 成语解释: 生:不熟练。形容对某事不熟悉 成语出处: 端木蕻良《鹭鸶湖的忧郁》:“他生手生脚的,心头忐忑的跳着。” 成语分字解释: “生” 的基本字义: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

解释成语“生死永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死永别: 拼音:shēng sǐ yǒng bié成语简拼:ssyb发音:(\"xxzl.com.408035026615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诀别 成语解释: 指活人与死人永远分离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成语谜语:诀别 成语分字解释: “生” 的基本字义: 一

解释成语“桑中生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桑中生李: 拼音:sāng zhōng shēng lǐ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蜀犬吠日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少见多怪 成语解释: 桑树上长李树。比喻少见多怪 成语例子: 桑中生李的事情在农村时有发生成语故事:从前在南顿农民张助捡到一颗李子核,拿回家种在空心的桑树上,很快就长成了一棵李子树,同时开始结李子。村民觉得奇怪,以为是神灵出现,就纷纷拿出贡品

解释成语“寓贬于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寓贬于褒: 拼音:yù biǎn yú bāo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示贬于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文章等 成语解释: 寓:寄托。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的意思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又想文字付去未久,尚未刻镌,可即索回,另作一篇寓贬于褒之文便了。” 成语分字解释: “寓” 的基本字义: 原指寄居,后泛

解释成语“一死一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死一生: 拼音:yī sǐ yī shēng成语简拼:ysys发音:(\"xxzl.com.407181500432\");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两极变化 成语解释: 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 成语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太史公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

解释成语“生非作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非作歹: 拼音:shēng fēi zuò dǎi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为非作歹、为非作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做种种坏事 成语解释: 歹:坏事。做种种坏事 成语出处: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没揣的大惊小怪,便待要生非作歹。”英语翻译:commit all sorts of crimes 成语分字解释: “生” 的基本

解释成语“歌于斯,哭于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歌于斯,哭于斯: 拼音:gē yǘ sī,kū yú sī成语简拼:gyss发音:(\"xxzl.com.4080453449119\"); 成语繁体:謌于斯,哭于斯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分句;指安居的家宅 成语解释: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

解释成语“惹事生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惹事生非: 拼音:rě shì shēng fēi成语简拼:rssf注音:ㄖㄜˇ ㄕㄧˋ ㄕㄥ ㄈㄟ发音:(\"xxzl.com.4071900352093\");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为非作歹、无事生非、惹是生非反义词: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成语出处: 明 冯

解释成语“惹是生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惹是生非: 拼音:rě shì shēng fēi成语简拼:rssf注音:ㄖㄜˇ ㄕㄧˋ ㄕㄥ ㄈㄟ发音:(\"xxzl.com.407182249715\");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为非作歹、无事生非、惹事生非反义词: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解释成语“七孔生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七孔生烟: 拼音:qī kǒng shēng yān成语简拼:qksy注音:ㄑㄧ ㄎㄨㄙˇ ㄕㄥ ㄧㄢ发音:(\"xxzl.com.4080409077456\"); 成语繁体:七孔生煙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七窍生烟反义词:心花怒放、喜笑颜开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气愤或焦急 成语解释: 同“七窍生烟”。 成语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