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骇人闻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骇人闻见: 拼音:hài rén wén jiàn成语简拼:hrwj注音:ㄏㄞˋ ㄖㄣˊ ㄨㄣˊ ㄐㄧㄢˋ发音:(\"xxzl.com.40807365516346\"); 成语繁体:駭人聞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骇人闻听、骇人视听、骇人听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成语解释: 见“骇人视听”。 成语出处: 宋·孟元老《

解释成语“知白守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白守黑: 拼音:zhī bái shǒu hēi成语简拼:zbsh注音:ㄓㄧ ㄅㄞˊ ㄕㄡˇ ㄏㄟ发音:(\"xxzl.com.4071836241286\");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知白守辱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成语解释: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

解释成语“知足知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足知止: 拼音:zhī zú zhī zhǐ成语简拼:zzzz发音:(\"xxzl.com.4071951474193\");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成语出处: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

解释成语“知根知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根知底: 拼音:zhī gēn zhī dǐ注音:ㄓㄧ ㄍㄣ ㄓㄧ ㄉㄧ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知根达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相互了解 成语解释: 指有较深入的了解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难,必须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还要单上开封府出首去。” 成语例子: 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孟

解释成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拼音:zǎo zhī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成语出处: 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成语分字解释: “早” 的基本字义: 太阳出

解释成语“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拼音: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解释成语“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拼音:bù zhī yǒu hàn, hé lùn wèi jìn成语简拼:bzyj发音:(\"xxzl.com.4080446108891\"); 成语繁体:不知有汉,何論魏晉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人的见识 成语解释: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

解释成语“老成见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老成见到: 拼音:lǎo chéng jiàn dào成语简拼:lcjd发音:(\"xxzl.com.4072042365940\"); 成语繁体:老成見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老成练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见解独特 成语解释: 见到:见识周到。阅历丰富,见解高明。 成语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二出:“有理,有理!老成见到

解释成语“以一知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一知万: 拼音:yǐ yī zhī wàn成语简拼:yyzw发音:(\"xxzl.com.40805505811380\"); 成语繁体:以一知萬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见微知著 成语解释: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成语出处: 《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成语例子: 正确的学习方

解释成语“尸居龙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尸居龙见: 拼音:shī jū lóng xiàn成语简拼:sjlx注音:ㄕㄧ ㄐㄨ ㄌㄨㄙˊ ㄒㄧㄢˋ成语繁体:尸居龍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动态和静态 成语解释: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成语出处: 《庄子 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成语分字解释: “尸”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管见所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管见所及: 拼音:guǎn jiàn suǒ jí成语简拼:gjsj注音:ㄍㄨㄢˇ ㄐㄧㄢˋ ㄙㄨㄛˇ ㄐㄧˊ发音:(\"xxzl.com.4080356286552\"); 成语繁体:管見所及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管窥之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

解释成语“一望而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望而知: 拼音:yī wàng ér zhī成语简拼:ywez注音:ㄧ ㄨㄤˋ ㄦˊ ㄓㄧ发音:(\"xxzl.com.40805421710808\"); 成语繁体:一朢而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一目了然、一览无遗、洞若观火反义词:隐隐约约、模棱两可、雾里看花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一看就明白。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知安忘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安忘危: 拼音:zhī ān wàng wēi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居安思危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成语出处: 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成语分字解释: “知” 的基本字义: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

解释成语“神龙见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龙见首: 拼音:shén lóng jiàn shǒu成语简拼:sljs注音:ㄕㄣˊ ㄌㄨㄙˊ ㄒㄧㄢˋ ㄕㄡˇ成语繁体:神龍見首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

解释成语“神人鉴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人鉴知: 拼音:shén rén jiàn zhī成语繁体:神人鑒知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分句;多用于起誓 成语解释: 鉴:审察。天神和凡人都察知 成语出处: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一点丹衷,神人鉴知。” 成语分字解释: “神” 的基本字义: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

解释成语“一知半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知半解: 拼音:yī zhī bàn jiě成语简拼:yzbj注音:ㄧ ㄓㄧ ㄅㄢˋ ㄐㄧㄝ ˇ发音:(\"xxzl.com.4071841151486\");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孔之见、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反义词:真知灼见、真才实学、博古通今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解释: 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

解释成语“白昼见鬼”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白昼见鬼: 拼音:bái zhòu jiàn guǐ成语繁体:白晝見鬼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白日见鬼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形容不可能出现的事 成语解释: 泛指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龙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见鬼!枉着人急了这许多时。’”英语翻译:to see ghosts in bro

解释成语“眼不见,心不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眼不见,心不烦: 拼音:yǎn bù jiàn,xīn bù fán成语简拼:ybjf注音:ㄧㄢˇ ㄅㄨˊ ㄐㄧㄢˋ ,ㄒㄧㄣ ㄅㄨˋ ㄈㄢˊ发音:(\"xxzl.com.4080442338726\"); 成语繁体:眼不見,心不煩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眼不见为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

解释成语“眼不见为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眼不见为净: 拼音: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成语简拼:ybjj注音:ㄧㄢˇ ㄅㄨˊ ㄐㄧㄢˋ ㄨㄟˊ ㄐㄧㄥˋ发音:(\"xxzl.com.4080442228713\"); 成语繁体:眼不見為凈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眼不见,心不烦反义词:眼见心烦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指心里不以为然,但

解释成语“耳听是虚,眼见是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拼音: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shì shí成语简拼:etsxy发音:(\"xxzl.com.4080444508879\"); 成语繁体:耳聽是虚,眼見是實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