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负薪救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负薪救火: 拼音:fù xīn jiù huǒ成语简拼:fxjh注音:ㄈㄨˋ ㄒㄧㄣ ㄐㄧㄨˋ ㄏㄨㄛˇ发音:(\"xxzl.com.40807245915655\"); 成语繁体:負薪捄火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适得其反反义词:抽薪止沸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

解释成语“绸缪束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绸缪束薪: 拼音:chóu móu shù xīn成语简拼:cmsx发音:(\"xxzl.com.4080430328356\"); 成语繁体:綢繆束薪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比喻婚姻的结合 成语解释: 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成语出处: 《诗经 唐风 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成语分字解释: “绸”

解释成语“积薪候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积薪候燎: 拼音:jī xīn hòu liáo成语简拼:jxhl注音:ㄐㄧ ㄒㄧㄣ ㄏㄡˋ ㄌㄧㄠˊ发音:(\"xxzl.com.4080509029832\");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比喻自取灭亡。燎,火炬。 成语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永宁寺》:“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

解释成语“生米作成熟饭”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米作成熟饭: 拼音: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生米做成熟饭、生米煮成熟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既成事实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英语翻译:The die

解释成语“水米无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水米无交: 拼音:shuǐ mǐ wú jiāo成语简拼:smwj注音:ㄕㄨㄟˇ ㄇㄧˇ ㄨˊ ㄐㄧㄠ成语繁体:水米無交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水火无交反义词:横征暴敛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成语出处: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

解释成语“采薪之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采薪之患: 拼音:cǎi xīn zhī huàn成语简拼:cxzh注音:ㄘㄞˇ ㄒㄧㄣ ㄓㄧ ㄏㄨㄢˋ发音:(\"xxzl.com.40805592211953\"); 成语繁体:採薪之患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采薪之忧、采薪之疾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有病的婉称 成语解释: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成语出处: 见“采薪之忧”。

解释成语“灌米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灌米汤: 拼音:guàn mǐ tāng注音:ㄍㄨㄢˋ ㄇㄧˇ ㄊㄤ成语繁体:灌米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灌迷魂汤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 比喻用好话恭维与迷惑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连日统领见了他,着实灌米汤;他亦顺水推船,一天到晚,制造了无数的高帽子给统领戴。”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薪尽火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薪尽火传: 拼音:xīn jìn huǒ chuán成语简拼:xjhc注音:ㄒㄧㄣ ㄐㄧㄣˋ ㄏㄨㄛˇ ㄔㄨㄢˊ发音:(\"xxzl.com.40807334916202\"); 成语繁体:薪儘火傳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薪烬火传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 成语解释: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成语

解释成语“采薪之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采薪之疾: 拼音:cǎi xīn zhī jí成语简拼:cxzj注音:ㄘㄞˇ ㄒㄧㄣ ㄓㄧ ㄐㄧˊ发音:(\"xxzl.com.40805592511956\"); 成语繁体:採薪之疾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采薪之忧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有病的婉称 成语解释: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成语出处: 见“采薪之忧”。 成语例子: 先朝

解释成语“舐糠及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舐糠及米: 拼音:shì kāng jí mǐ成语简拼:skjm注音:ㄕㄧˋ ㄎㄤ ㄐㄧˊ ㄇㄧˇ成语繁体:舐穅及米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狧糠及米、得寸进尺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成语解释: 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

解释成语“久束湿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久束湿薪: 拼音:jiǔ shù shī xīn成语简拼:jssx注音:ㄐㄧㄨˇ ㄕㄨˋ ㄕㄧ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806372813825\"); 成语繁体:久束濕薪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成语出处: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

解释成语“等米下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等米下锅: 拼音:děng mǐ xià guō成语简拼:dmxg注音:ㄉㄥˇ ㄇㄧˇ ㄒㄧㄚˋ ㄍㄨㄛ发音:(\"xxzl.com.40807240815595\"); 成语繁体:等米下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寅吃卯粮反义词:腰缠万贯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形容境况很窘迫 成语解释: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

解释成语“称薪量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称薪量水: 拼音:chēng xīn liáng shuǐ成语繁体:稱薪量水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称薪而爨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成语解释: 称:衡量轻重;薪:柴;量:测量。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成语例子: 过日子到了称薪量水的地步,人就没有希

解释成语“未焚徙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未焚徙薪: 拼音:wèi fén xǐ xīn成语简拼:wfxx注音:ㄨㄟˋ ㄈㄣˊ ㄒㄧˇ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805195110390\");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曲突徙薪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先预防 成语解释: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

解释成语“负薪之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负薪之忧: 拼音:fù xīn zhī yōu成语简拼:fxzy发音:(\"xxzl.com.40806285813241\"); 成语繁体:負薪之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负薪之病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借指生病 成语解释: 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解释成语“姜桂之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姜桂之性: 拼音:jiāng guì zhī xìng成语简拼:jgzx发音:(\"xxzl.com.40806301313331\");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性格 成语解释: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成语出处: 《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成语例子: 曾于桂花楼

解释成语“凌杂米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凌杂米盐: 拼音:líng zá mǐ yán成语简拼:lzmy发音:(\"xxzl.com.4080157152842\"); 成语繁体:凌雜米鹽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零乱琐碎 成语解释: 形容零乱琐碎。 成语出处: 《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为盐。” 成语例子: 凌

解释成语“负薪之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负薪之资: 拼音:fù xīn zhī zī成语繁体:負薪之資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资:资慧能力。指卑贱者的资质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臣以负薪之资,拔于陪隶之中,奉职宪台,擢授戎校。” 成语分字解释: “负” 的基本字义: 驮,背(bèi ):~米。~疚。

解释成语“负薪之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负薪之议: 拼音:fù xīn zhī yì成语繁体:負薪之議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负薪之言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下层人或卑贱者的议论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 成语分字解释: “负” 的基本字义: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

解释成语“负薪之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负薪之言: 拼音:fù xīn zhī yán成语繁体:負薪之言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负薪之议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贞索隐:“《文子》曰:‘圣人不让负薪之言,以广其名。’” 成语分字解释: “负”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