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折节读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折节读书: 拼音:zhé jié dú shū成语简拼:zjds发音:(\"xxzl.com.40806345413639\"); 成语繁体:摺節讀書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折节向学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发愤读书 成语解释: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成语出处: 《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成

解释成语“据鞍读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据鞍读书: 拼音:jù ān dú shū成语简拼:jads发音:(\"xxzl.com.40806303713362\"); 成语繁体:據鞍讀書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勤奋 成语解释: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成语出处: 《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映雪读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映雪读书: 拼音:yìng xuě dú shū成语简拼:yxds注音:ㄧㄥˋ ㄒㄩㄝˇ ㄉㄨˊ ㄕㄨ发音:(\"xxzl.com.40805495211306\"); 成语繁体:暎雪讀書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孙康映雪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成语出处: 《宋齐语》:“孙康,家贫

解释成语“书空咄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成语简拼:skdd注音:ㄕㄨ ㄎㄨㄙ ㄉㄨㄛ ㄉㄨㄛ成语繁体:書空咄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解释成语“书呆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呆子: 拼音:shū dāi zǐ注音:ㄕㄨ ㄉㄞ ㄗㄧ成语繁体:書獃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等 成语解释: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成语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科甲

解释成语“史不绝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史不绝书: 拼音:shǐ bù jué shū成语简拼:sbjs注音:ㄕㄧˇ ㄅㄨˋ ㄐㄩㄝˊ ㄕㄨ成语繁体:史不絶書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史无前例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成语解释: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

解释成语“十年读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年读书: 拼音:shí nián dú shū成语简拼:snds注音:ㄕㄧˊ ㄋㄧㄢˊ ㄉㄨˊ ㄕㄨ成语繁体:十年讀書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年寒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刻苦读书 成语解释: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成语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解释成语“悬石程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悬石程书: 拼音:xuán dàn chéng shū成语简拼:xdcs注音:ㄒㄨㄢˊ ㄉㄢˋ ㄔㄥˊ ㄕㄨ发音:(\"xxzl.com.4080210563130\"); 成语繁体:懸石程書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衡石量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勤于政事 成语解释: 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

解释成语“书香门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香门第: 拼音:shū xiāng mén dì成语简拼:sxmd注音:ㄕㄨ ㄒㄧㄤ ㄇㄣˊ ㄉㄧˋ发音:(\"xxzl.com.40805552811683\"); 成语繁体:書香門第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世代书香、书香门户反义词:蓬门荜户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解释成语“丹书白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丹书白马: 拼音:dān shū bái mǎ成语简拼:dsbm注音:ㄉㄢ ㄕㄨ ㄅㄞˊ ㄇㄚˇ发音:(\"xxzl.com.4080231403697\"); 成语繁体:丹書白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丹书铁契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盟约 成语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解释成语“郝隆晒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郝隆晒书: 拼音:hǎo lóng shài shū成语繁体:郝隆曬書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有学问 成语解释: 指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成语例子: 郝隆晒书的故事让人发笑成语故事:西晋时期,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郝隆饱学多才,没有得

解释成语“惟有读书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惟有读书高: 拼音:wéi yǒu dú shū gāo成语繁体:惟有讀書高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高:高尚。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 成语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成语例子: 明·范受益《寻亲记·劝勉》:“有人来就学,不肯好相交,只把家私来比并

解释成语“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富五车: 拼音:shū fù wǔ chē成语繁体:書富五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学富五车、书读五车反义词:不识之无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学识渊博 成语解释: 富:丰富;五车: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真个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午古。”英语翻译:One\'s mind concea

解释成语“书不释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不释手: 拼音:shū bù shì shǒu成语简拼:sbss注音:ㄕㄨ ㄅㄨˋ ㄕㄧˋ ㄕㄡˇ成语繁体:書不釋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手不释卷、手不释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成语解释: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成语出处: 《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英语翻

解释成语“书声琅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声琅琅: 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成语简拼:ssll成语繁体:書聲瑯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书声朗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读书声 成语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成语例子: 学校里书声琅琅,充满生气与活力英语翻译

解释成语“书声朗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声朗朗: 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成语简拼:ssll发音:(\"xxzl.com.4080351106215\"); 成语繁体:書聲朗朗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书声琅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读书声 成语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

解释成语“蒋干盗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蒋干盗书: 拼音:jiǎng gàn dào shū成语繁体:蔣干盗書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成语解释: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成语例子: 蒋干盗书的故事不能忘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蒋干受曹操的命令前去周瑜营中劝降。周瑜知道同窗好友是受命而来,暗作布置,宴席

解释成语“坑儒焚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坑儒焚书: 拼音:kēng rú fén shū成语繁体:坑儒焚書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焚书坑儒、焚典坑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文化专制 成语解释: 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成语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成语故事:秦始皇34年,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见,把上书分封的淳于

解释成语“书同文,车同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书同文,车同轨: 拼音:shū tóng wén,chē tóng guǐ成语简拼:stwg注音:ㄕㄨ ㄊㄨㄙˊ ㄨㄣˊ ,ㄔㄜ ㄊㄨㄙˊ ㄍㄨㄟˇ成语繁体:書同文,車同軌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同文共轨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比喻天下统一 成语解释: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解释成语“文弱书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文弱书生: 拼音:wén ruò shū shēng成语简拼:wrss注音:ㄨㄣˊ ㄖㄨㄛˋ ㄕㄨ ㄕㄥ发音:(\"xxzl.com.40805395810648\"); 成语繁体:文弱書生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反义词:彪形大汉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读书人 成语解释: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