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拔地摇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拔地摇山: 拼音:bá dì yáo shān成语简拼:bdys发音:(\"xxzl.com.4080127212026\");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地动山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解释: 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 明 郭勋《英烈传》第49回:“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解释成语“树同拔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树同拔异: 拼音:shù tóng bá yì成语简拼:stby注音:ㄕㄨˋ ㄊㄨㄙˊ ㄅㄚˊ ㄧˋ成语繁体:樹同拔異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党同伐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稷下赋》:“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同拔异,辨是分非。” 成语分字解释: “树” 的基本字义: 木本植物的通

解释成语“孔席不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孔席不暖: 拼音:kǒng xí bù nuǎn成语简拼:kxbn注音:ㄎㄨㄙˇ ㄒㄧˊ ㄅㄨˋ ㄋㄨㄢˇ发音:(\"xxzl.com.4080407507360\"); 成语繁体:孔蓆不煖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墨突不黔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忙于世事 成语解释: 亦作“孔席不㈣”。谓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

解释成语“坚忍不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坚忍不拔: 拼音:jiān rěn bù bá成语简拼:jrbb注音:ㄐㄧㄢ ㄖㄣˇ ㄅㄨˋ ㄅㄚˊ发音:(\"xxzl.com.40807395516450\"); 成语繁体:堅忍不拔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坚强不屈、坚定不移反义词: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成语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

解释成语“举鼎拔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举鼎拔山: 拼音:jǔ dǐng bá shān成语简拼:jdbs发音:(\"xxzl.com.4080153212745\"); 成语繁体:舉鼎拔山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拔山扛鼎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力大气壮 成语解释: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成语出处: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席卷八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席卷八荒: 拼音:xí juǎn bā huāng成语简拼:xjbh发音:(\"xxzl.com.40807124115179\"); 成语繁体:蓆卷八荒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席卷宇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成语出处: 汉 贾谊《过秦

解释成语“确固不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确固不拔: 拼音:què gù bù bá成语简拼:qgbb注音:ㄑㄩㄝˋ ㄍㄨˋ ㄅㄨˋ ㄅㄚˊ发音:(\"xxzl.com.4072114366787\"); 成语繁体:確固不拔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确乎不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可动摇 成语解释: 见“确乎不拔”。 成语出处: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

解释成语“遗世拔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遗世拔俗: 拼音:yí shì bá sú成语简拼:ysbs注音:ㄧˊ ㄕㄧˋ ㄅㄚˊ ㄙㄨˊ发音:(\"xxzl.com.4080313385315\"); 成语繁体:遺丗拔俗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遗世越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见“遗世越俗”。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与司成马孟河书》:“夫遗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济物者,大

解释成语“手不辍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手不辍卷: 拼音:shǒu bù chuò juàn成语繁体:手不輟卷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手不释卷、不忍释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成语解释: 辍:中止;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 《梁书·杨公则传》:“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英语翻译:always have a book in one\'s hand 成语

解释成语“侈恩席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侈恩席宠: 拼音:chǐ ēn xí chǒng成语简拼:cexc注音:ㄔㄧˇ ㄣ ㄒㄧˊ ㄔㄨㄙˇ发音:(\"xxzl.com.4080227453600\"); 成语繁体:侈恩蓆寵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 张扬恩遇凭恃宠幸。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书》:“吾平生学在师心,不蕲人知,不但一时之毁誉

解释成语“簪蒿席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簪蒿席草: 拼音:zān hāo xí cǎo注音:ㄗㄢ ㄏㄠ ㄒㄧˊ ㄘㄠˇ成语繁体:簮蒿蓆艸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以蒿当簪,以草作席。形容生活十分艰苦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杜林传》:“寄隗嚣地,终不降志辱身,至簪蒿席草,不食其粟。” 成语分字解释: “簪” 的基本字义: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

解释成语“热锅上蝼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热锅上蝼蚁: 拼音:rè guō shàng lóu yǐ成语简拼:rgsly注音:ㄖㄜˋ ㄍㄨㄛ ㄕㄤˋ ㄌㄡˊ ㄧˇ发音:(\"xxzl.com.40806115812849\"); 成语繁体:熱鍋上螻蟻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热锅上蚂蚁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急躁等 成语解释: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同“热锅上

解释成语“拔旗易帜”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拔旗易帜: 拼音:bá qí yì zhì成语繁体:拔旗易幟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拔帜易帜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取代 成语解释: 旗:旗帜;易:换。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成语例子: 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趁早拔旗易

解释成语“席履丰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席履丰厚: 拼音:xí lǚ fēng hòu成语简拼:xlfh注音:ㄒㄧˊ ㄌㄩˇ ㄈㄥ ㄏㄡˋ发音:(\"xxzl.com.4080411427581\"); 成语繁体:蓆履豐厚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席丰履厚反义词:一贫如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优裕 成语解释: 见“席丰履厚”。 成语出处: 清·冯桂芬《薄斐君遗文序》:“君

解释成语“神采英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采英拔: 拼音:shén cǎi yīng bá成语简拼:scyb注音:ㄕㄣˊ ㄘㄞˇ ㄧㄥ ㄅㄚˊ成语繁体:神採英拔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英姿焕发、神采奕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质 成语解释: 谓人的容貌、仪态英俊非凡。 成语出处: 《陈书·江总传》:“尔操行殊异,神采英拔,后之知名,当出吾右。” 成语例子: 他神采英拔,英姿焕发成语故事

解释成语“瞒天席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瞒天席地: 拼音:mán tiān xí dì注音:ㄇㄢˊ ㄊㄧㄢ ㄒㄧˊ ㄉㄧˋ成语繁体:瞞天蓆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瞒天瞒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欺骗 成语解释: 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成语出处: 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三出:“说邻封安然无事,那日问环球公法,谁是谁非。他瞒天席地,不令主知。”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拔丁抽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拔丁抽楔: 拼音:bá dīng chōu xiē成语简拼:bdcx注音:ㄅㄚˊ ㄉㄧㄥ ㄔㄡ ㄒㄧㄝ发音:(\"xxzl.com.4080126251997\");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抽丁拔楔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排除困难 成语解释: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成语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

解释成语“拔树撼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拔树撼山: 拼音:bá shù hàn shān成语简拼:bshs发音:(\"xxzl.com.4080222183443\"); 成语繁体:拔樹撼山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拔山扛鼎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大无比 成语解释: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解释成语“打破砂锅璺到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打破砂锅璺到底: 拼音: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注音:ㄉㄚˇ ㄆㄛˋ ㄕㄚ ㄍㄨㄛ ㄨㄣˋ ㄉㄠˋ ㄉㄧˇ成语繁体:打破砂鍋璺到底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打破沙锅璺到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成语解释: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

解释成语“一锅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锅粥: 拼音:yī guō zhōu注音:ㄧ ㄍㄨㄛ ㄓㄡ成语繁体:一鍋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一团乱麻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形容一团糟 成语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七章:“一进城就搞成了一锅粥,四处乱钻。” 成语例子: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二回:“正值隆庆皇帝大行,各衙门乱成一锅粥。”英语翻译: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