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拖泥带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拖泥带水: 拼音:tuō ní dài shuǐ成语简拼:tnds注音:ㄊㄨㄛ ㄋㄧˊ ㄉㄞˋ ㄕㄨㄟˇ发音:(\"xxzl.com.4071851591897\"); 成语繁体:拕泥帶水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婆婆妈妈、牵丝攀藤反义词: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

解释成语“肉麻当有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肉麻当有趣: 拼音:ròu má dāng yǒu qù注音:ㄖㄡˋ ㄇㄚˊ ㄉㄤ ㄧㄡˇ ㄑㄩˋ成语繁体:肉麻當有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 成语出处: 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成语例子: 她在台上做了不少无

解释成语“连汤带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连汤带水: 拼音:lián tāng dài shuǐ成语简拼:ltds注音:ㄌㄧㄢˊ ㄊㄤ ㄉㄞˋ ㄕㄨㄟˇ发音:(\"xxzl.com.4072045126024\"); 成语繁体:連湯帶水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连汤带汁 成语用法: 作状语;指全部 成语解释: 比喻全部,无遗留。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连汤带水地批判开了业已

解释成语“连根带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连根带梢: 拼音:lián gēn dài shāo成语简拼:lgds注音:ㄌㄧㄢˊ ㄍㄣ ㄉㄞˋ ㄕㄠ发音:(\"xxzl.com.4071939073676\"); 成语繁体:連根帶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比喻事情的情节十分完整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的情节十分完整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萧队长笑着,对于这连

解释成语“含牙带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含牙带角: 拼音:hán yá dài jiǎo成语简拼:hydj注音:ㄏㄢˊ ㄧㄚˊ ㄉㄞˋ ㄐㄧㄠˇ发音:(\"xxzl.com.4072026115321\"); 成语繁体:含牙帶角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含牙戴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兽类 成语解释: 亦作“含牙戴角”。有牙有角,形容兽类。 成语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凡有

解释成语“沥血披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沥血披肝: 拼音:lì xuè pī gān成语简拼:lxpg注音:ㄌㄧˋ ㄒㄩㄝˋ ㄆㄧ ㄍㄢ发音:(\"xxzl.com.4072044005991\"); 成语繁体:瀝血披肝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沥血披心、沥血叩心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见“沥血叩心”。 成语出处: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4回:“实指望

解释成语“沥胆披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沥胆披肝: 拼音:lì dǎn pī gān成语简拼:ldpg注音:ㄌㄧˋ ㄉㄢˇ ㄆㄧ ㄍㄢ发音:(\"xxzl.com.4071910062454\"); 成语繁体:瀝膽披肝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沥胆堕肝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解释: 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 唐 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

解释成语“披肝沥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披肝沥胆: 拼音:pī gān lì dǎn成语简拼:pgld注音:ㄆㄧ ㄍㄢ ㄌㄧˋ ㄉㄢˇ发音:(\"xxzl.com.4071903402201\"); 成语繁体:披肝瀝膽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肝胆相照、诚心诚意反义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

解释成语“披肝沥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披肝沥血: 拼音:pī gān lì xuè成语简拼:pglx注音:ㄆㄧ ㄍㄢ ㄌㄧˋ ㄒㄩㄝˋ发音:(\"xxzl.com.407182432798\"); 成语繁体:披肝瀝血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披肝沥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竭尽忠诚 成语解释: 比喻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解释成语“忠孝两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忠孝两全: 拼音: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成语简拼:zxlq发音:(\"xxzl.com.407181117272\"); 成语繁体:忠孝兩全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忠孝双全反义词:不忠不孝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除程

解释成语“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拼音: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

解释成语“逢衣浅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逢衣浅带: 拼音:féng yī qiǎn dài注音:ㄈㄥˊ ㄧ ㄑㄧㄢˇ ㄉㄞˋ成语繁体:逢衣淺帶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缝衣浅带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儒者 成语解释: 逢衣: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浅带:宽博的衣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逢衣浅带。” 成语分字解释: “逢” 的基本字

解释成语“露胆披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露胆披诚: 拼音:lù dǎn pī chéng成语简拼:ldpc注音:ㄌㄨˋ ㄉㄢˇ ㄆㄧ ㄔㄥˊ发音:(\"xxzl.com.4072048536147\"); 成语繁体:露膽披誠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赤胆忠心、露胆披肝 成语用法: 作宾语、谓语;指诚心待人 成语解释: 同“露胆披肝”。 成语出处: 《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

解释成语“带牛佩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带牛佩犊: 拼音:dài niú pèi dú成语简拼:dnpd注音:ㄉㄞˋ ㄋㄧㄨˊ ㄆㄟˋ ㄉㄨˊ发音:(\"xxzl.com.4080133582219\"); 成语繁体:帶牛珮犢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重视农业 成语解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成语出处: 《汉书·龚遂

解释成语“衣不解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衣不解带: 拼音:yī bù jiě dài成语简拼:ybjd注音:ㄧ ㄅㄨˋ ㄐㄧㄝ ˇ ㄉㄞˋ发音:(\"xxzl.com.4080502549424\"); 成语繁体:衣不解帶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衣不解结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 成语解释: 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

解释成语“披罗戴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披罗戴翠: 拼音:pī luó dài cuì成语简拼:pldc注音:ㄆㄧ ㄌㄨㄛˊ ㄉㄞˋ ㄘㄨㄟˋ发音:(\"xxzl.com.4072105066418\"); 成语繁体:披羅戴翠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衣着等 成语解释: 形容衣饰华丽。 成语出处: 许地山《危巢坠简·东野先生》:“黑油油的头发,映着一副不施脂

解释成语“襟江带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襟江带湖: 拼音:jīn jiāng dài hú成语简拼:jjdh发音:(\"xxzl.com.4080150152649\"); 成语繁体:襟江帶湖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襟江带河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

解释成语“披襟解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披襟解带: 拼音:pī jīn jiě dài成语简拼:pjjd注音:ㄆㄧ ㄐㄧㄣ ㄐㄧㄝ ˇ ㄉㄞˋ发音:(\"xxzl.com.4072105316432\"); 成语繁体:披襟解帶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遂披襟解带,留连

解释成语“披发左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披发左衽: 拼音:pī fà zuǒ rèn成语简拼:pfzr注音:ㄆㄧ ㄈㄚˋ ㄗㄨㄛˇ ㄖㄣˋ发音:(\"xxzl.com.4080125421979\"); 成语繁体:披發左袵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披发文身、被发左衽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 成语解释: 左衽:衣襟向左掩。头发披散;前襟左开。指古代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也

解释成语“目披手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目披手抄: 拼音:mù pī shǒu chāo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读书 成语解释: 披:翻阅。边读书边抄录。形容读书刻苦认真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序》:“终日明窗净几,目披手抄,诚心好之,遂忘其劳。” 成语分字解释: “目” 的基本字义: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