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推本溯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推本溯源: 拼音:tuī běn sù yuán成语简拼:tbsy注音:ㄊㄨㄟ ㄅㄣˇ ㄙㄨˋ ㄧㄨㄢˊ发音:(\"xxzl.com.4071850491855\"); 成语繁体:推本泝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推究根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勇于探索 成语解释: 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成语例子: 做学问必须下一番推本溯源的功夫。英语翻译

解释成语“正本澄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本澄源: 拼音:zhèng běn chéng yuán成语简拼:zbcy注音:ㄓㄥˋ ㄅㄣˇ ㄔㄥˊ ㄧㄨㄢˊ发音:(\"xxzl.com.4080317435621\"); 成语繁体:正本澂源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正本清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犹正本清源。 成语出处: 《旧唐书·高祖纪》:“欲使玉石区分,薰莸有辨,长存妙

解释成语“去末归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去末归本: 拼音:qù mò guī běn成语简拼:qmgb注音:ㄑㄩˋ ㄇㄛˋ ㄍㄨㄟ ㄅㄣˇ发音:(\"xxzl.com.4080202572989\"); 成语繁体:去末歸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重视农业 成语解释: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解释成语“精强力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精强力壮: 拼音:jīng qiáng lì zhuàng注音:ㄐㄧㄥ ㄑㄧㄤˊ ㄌㄧˋ ㄓㄨㄤˋ成语繁体:精強力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年轻力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 成语解释: 精力充沛 成语例子: 精强力壮的战士们个个都是比武能手英语翻译:energetic 成语分字解释: “精” 的基本字义: 上好的白米:“

解释成语“身强力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身强力壮: 拼音:shēn qiáng lì zhuàng成语简拼:sqlz注音:ㄕㄣ ㄑㄧㄤˊ ㄌㄧˋ ㄓㄨㄤˋ发音:(\"xxzl.com.4071858352036\"); 成语繁体:身強力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力壮身强、年富力强反义词:骨瘦如柴、弱不禁风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男士 成语解释: 身体强健;精力

解释成语“人强马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人强马壮: 拼音:rén qiáng mǎ zhuàng成语简拼:rqmz注音:ㄖㄣˊ ㄑㄧㄤˊ ㄇㄚˇ ㄓㄨㄤˋ发音:(\"xxzl.com.4071900052079\"); 成语繁体:人強馬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兵强马壮反义词:残兵败将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军队和马匹都很强状。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解释成语“兵强马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兵强马壮: 拼音:bīng qiáng mǎ zhuàng成语简拼:bqmz注音:ㄅㄧㄥ ㄑㄧㄤˊ ㄇㄚˇ ㄓㄨㄤˋ发音:(\"xxzl.com.4071933563474\"); 成语繁体:兵強馬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举世无双反义词:势单力薄、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军队等 成语解释:

解释成语“马壮人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马壮人强: 拼音:mǎ zhuàng rén qiáng成语简拼:mzrq注音:ㄇㄚˇ ㄓㄨㄤˋ ㄖㄣˊ ㄑㄧㄤˊ发音:(\"xxzl.com.4072051516186\"); 成语繁体:馬壯人強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人强马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成语解释: 犹言人强马壮。 成语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

解释成语“英勇顽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英勇顽强: 拼音:yīng yǒng wán qiáng成语繁体:英勇頑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做事 成语解释: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成语例子: 王朔《给我顶住》:“你还得机智灵

解释成语“民富国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民富国强: 拼音:mín fù guó qiáng成语简拼:mfgq注音:ㄇㄧㄣˊ ㄈㄨˋ ㄍㄨㄛˊ ㄑㄧㄤˊ发音:(\"xxzl.com.4071907092327\"); 成语繁体:民富國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国富民强反义词:民不聊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

解释成语“强嘴硬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强嘴硬牙: 拼音:qiáng zuǐ yìng yá成语简拼:qzyy注音:ㄐㄧㄤˋ ㄗㄨㄟˇ ㄧㄥˋ ㄧㄚˊ发音:(\"xxzl.com.407182319741\"); 成语繁体:強嘴硬牙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能说会道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能说会道 成语解释: 谓能说善辩。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

解释成语“多闻强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多闻强记: 拼音:duō wén qiáng jì成语简拼:dwjj发音:(\"xxzl.com.4080321235903\"); 成语繁体:多聞強記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博闻强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强 成语解释: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

解释成语“逐末弃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逐末弃本: 拼音:zhú mò qì běn成语简拼:zmqb注音:ㄓㄨˊ ㄇㄛˋ ㄑㄧˋ ㄅㄣˇ发音:(\"xxzl.com.4072334131075\"); 成语繁体:逐末棄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逐末舍本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见“逐末舍本”。 成语出处: 唐·魏徵《嫂叔舅服议》:“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

解释成语“正经八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经八本: 拼音:zhèng jīng bā běn成语简拼:zjbb注音:ㄓㄥˋ ㄐㄧㄥ ㄅㄚ ㄅㄣˇ发音:(\"xxzl.com.407232934981\"); 成语繁体:正經八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正经八百、正经八板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见“正经八百”。 成语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八章:“可是,我们

解释成语“逐末忘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逐末忘本: 拼音:zhú mò wàng běn成语简拼:zmwb注音:ㄓㄨˊ ㄇㄛˋ ㄨㄤˋ ㄅㄣˇ发音:(\"xxzl.com.4072334181078\");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

解释成语“端本澄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端本澄源: 拼音:duān běn chéng yuán成语简拼:dbcy注音:ㄉㄨㄢ ㄅㄣˇ ㄔㄥˊ ㄧㄨㄢˊ发音:(\"xxzl.com.4072341461242\"); 成语繁体:端本澂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端本清源、端本正源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从根本上治理 成语解释: 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成语出处: 宋

解释成语“积基树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积基树本: 拼音:jī jī shù běn成语简拼:jjsb注音:ㄐㄧ ㄐㄧ ㄕㄨˋ ㄅㄣˇ发音:(\"xxzl.com.4072347521354\"); 成语繁体:积基樹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成语出处: 晋 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

解释成语“弱本强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弱本强末: 拼音:ruò běn qiáng mò成语简拼:rbjm注音:ㄖㄨㄛˋ ㄅㄣˇ ㄑㄧㄤˊ ㄇㄛˋ发音:(\"xxzl.com.4072355061453\"); 成语繁体:弱本強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

解释成语“反本溯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反本溯源: 拼音:fǎn běn sù yuán成语繁体:反本泝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追根溯源、溯流穷源、推本溯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探求事理等 成语解释: 反:同“返”,归,还;溯:寻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已部:“昔之人孔之乎,渊渊深思,盖知之矣,故反本溯源,立胎教之义,教之于未成形质以前。”

解释成语“反本还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反本还原: 拼音:fǎn běn huán yuán成语繁体:反本還原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返本还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 反:同“返”,归,还。指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连服一二次,方才反本还原,知得人事。” 成语例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这叫做‘反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