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掩口失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掩口失声: 拼音:yǎn kǒu shī shēng成语简拼:ykss注音:ㄧㄢˇ ㄎㄡˇ ㄕㄧ ㄕㄥ发音:(\"xxzl.com.40806074112536\"); 成语繁体:掩口失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忍俊不禁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忍不住笑出声来。 成语出处: 明·马愈《马氏日抄·风异》:“众闻予言,将以

解释成语“百舌之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百舌之声: 拼音:bǎi shé zhī shēng成语简拼:bszs发音:(\"xxzl.com.40806270713105\"); 成语繁体:百舌之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人嘴多 成语解释: 比喻唠叨、多嘴。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成语分字解释: “百” 的基本字

解释成语“求其友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求其友声: 拼音:qiú qí yǒu shēng成语繁体:裘其友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成语例子: 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言念平生,求其友声,适我愿兮,共得朋从之道。”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北鄙之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北鄙之声: 拼音:bēi bǐ zhī shēng成语简拼:bbzs注音:ㄅㄟˇ ㄅㄧˇ ㄓㄧ ㄕㄥ发音:(\"xxzl.com.40806354513702\"); 成语繁体:北鄙之聲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北鄙之音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亡国的音乐 成语解释: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成语出处: 见“北鄙之音”。 成语例子: 纣为北鄙之声,

解释成语“鬻声钓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鬻声钓世: 拼音:yù shēng diào shì成语简拼:ysds注音:ㄧㄩˋ ㄕㄥ ㄉㄧㄠˋ ㄕㄧˋ发音:(\"xxzl.com.4080315295458\"); 成语繁体:鬻聲釣丗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沽名钓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犹言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

解释成语“交口同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交口同声: 拼音:jiāo kǒu tóng shēng成语简拼:jkts注音:ㄐㄧㄠ ㄎㄡˇ ㄊㄨㄙˊ ㄕㄥ发音:(\"xxzl.com.4080505329609\"); 成语繁体:交口同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异口同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同“异口同声” 成语解释: 犹言众口一词。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4卷

解释成语“同声一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同声一辞: 拼音:tóng shēng yī cí成语简拼:tsyc注音:ㄊㄨㄙˊ ㄕㄥ ㄧ ㄘㄧˊ发音:(\"xxzl.com.4080504109513\"); 成语繁体:同聲一辭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同然一辞、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反义词:众说纷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声色犬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声色犬马: 拼音:shēng sè quǎn mǎ成语简拼:ssqm注音:ㄕㄥ ㄙㄜˋ ㄑㄨㄢˇ ㄇㄚˇ成语繁体:聲色犬馬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声色狗马、身败名裂反义词: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成语出处: 宋

解释成语“杜口吞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杜口吞声: 拼音:dù kǒu tūn shēng成语简拼:dkts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ㄊㄨㄣ ㄕㄥ发音:(\"xxzl.com.4071945253948\"); 成语繁体:杜口吞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忍气吞声、缄口不言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成语解释: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解释成语“声应气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声应气求: 拼音:shēng yìng qì qiú成语简拼:syqq注音:ㄕㄥ ㄧㄥˋ ㄑㄧˋ ㄑㄧㄡˊ成语繁体:聲應氣裘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意气相投、情投意合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声求气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声求气应: 拼音:shēng qiú qì yìng成语简拼:sqqy发音:(\"xxzl.com.4072355381463\"); 成语繁体:聲裘氣應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声应气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彼此投合 成语解释: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乾》:

解释成语“赫赫有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赫赫有声: 拼音:hè hè yǒu shē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赫赫声名、赫赫有名、赫赫之名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名声大 成语解释: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声: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成语出处: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成语例子: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赫赫有声的世界大都会圣彼德堡,方方百里地,变成皇

解释成语“驰声走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驰声走誉: 拼音:chí shēng zǒu yù成语简拼:cszy注音:ㄔㄧˊ ㄕㄥ ㄗㄡˇ ㄧㄩˋ发音:(\"xxzl.com.4071959334512\"); 成语繁体:馳聲走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名声传扬 成语解释: 名声传扬。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

解释成语“遁迹销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遁迹销声: 拼音:dùn jì xiāo shēng成语简拼:djxs注音:ㄉㄨㄣˋ ㄐㄧˋ ㄒㄧㄠ ㄕㄥ发音:(\"xxzl.com.4072008514883\"); 成语繁体:遯跡銷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销声匿迹反义词:抛头露面、出头露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隐居 成语解释: 谓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 《旧唐书·韦嗣立

解释成语“铲迹销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铲迹销声: 拼音:chǎn jì xiāo shēng成语简拼:cjxs注音:ㄔㄢˇ ㄐㄧˋ ㄒㄧㄠ ㄕㄥ发音:(\"xxzl.com.4071944023889\"); 成语繁体:鏟跡銷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销声匿迹反义词:抛头露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解释: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成语出处: 《晋书·儒林传论

解释成语“泼声浪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泼声浪气: 拼音:pō shēng làng qì注音:ㄆㄛ ㄕㄥ ㄌㄤˋ ㄑㄧˋ成语繁体:潑聲浪氣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多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 泼:泼辣;浪:放浪。泼辣的声调放浪的声势。形容撒泼的神态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怕薛蟠心软意活了,便泼声浪气大哭起来。” 成语分字

解释成语“掷地作金石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掷地作金石声: 拼音: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成语简拼:zdzs发音:(\"xxzl.com.4080455009197\"); 成语繁体:擲地作金石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掷地有声、掷地赋声、掷地金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文章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成语出处: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解释成语“浪声浪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浪声浪气: 拼音:làng shēng làng qì注音:ㄌㄤˋ ㄕㄥ ㄌㄤˋ ㄑㄧˋ成语繁体:浪聲浪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阴阳怪气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怪声怪气 成语解释: 怪声怪调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四回:“没的浪声浪气、放屁拉臊,精扯淡的话!” 成语例子: 王朔《动物凶猛》:“一旦放声大笑,那噪音就有一

解释成语“埋声晦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埋声晦迹: 拼音:mái shēng huì jì成语简拼:mshj注音:ㄇㄞˊ ㄕㄥ ㄏㄨㄟˋ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2053196206\"); 成语繁体:埋聲晦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销声匿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者 成语解释: 犹销声匿迹。 成语出处: 《南史·萧修传》:“修静恭自守,埋声晦迹。” 成语

解释成语“随声吠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随声吠影: 拼音:suí shēng fèi yǐng成语简拼:ssfy注音:ㄙㄨㄟˊ ㄕㄥ ㄈㄟˋ ㄧㄥˇ成语繁体:随聲吠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吠影吠声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比喻一经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对人大加攻击。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成语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