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探奇穷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探奇穷异: 拼音:tàn qí qióng yì成语繁体:探奇窮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探异玩奇、探奇访胜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探:寻求;穷:尽。探寻异处,玩赏奇迹。指游览奇山异水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小生一时探奇穷异,实出无心,若是就了此亲,外人不晓得的,尽道小生是有所贪

解释成语“异文鄙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异文鄙事: 拼音:yì wén bǐ shì注音:ㄧˋ ㄨㄣˊ ㄅㄧˇ ㄕㄧˋ成语繁体:異文鄙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怪事 成语解释: 奇字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 成语例子: 高雅文学不会去描写那些异文鄙事的英语翻译:strange article and mean thing 成语分字解释: “异” 的基本字义: 不同的:~乎。~说。~

解释成语“异口同韵”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异口同韵: 拼音:yì kǒu tóng yùn成语简拼:ykty注音:ㄧˋ ㄎㄡˇ ㄊㄨㄙˊ ㄧㄨㄣˋ发音:(\"xxzl.com.40806125312919\"); 成语繁体:異口同韻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异口同声、异口同音、异口同辞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解释: 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都头异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都头异姓: 拼音:dū tóu yì xìng成语简拼:dtyx注音:ㄉㄨ ㄊㄡˊ ㄧˋ ㄒㄧㄥˋ发音:(\"xxzl.com.40806282413199\"); 成语繁体:都頭異姓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至贵的称谓 成语解释: 最高贵的称呼。 成语出处: 《新唐书·刘悟传》:“兄岌(郭岌),事悟为牙将,常乐滏山秀峻曰:‘我死必将葬此,望气者言

解释成语“领异标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领异标新: 拼音:lǐng yì biāo xīn成语简拼:lybx注音:ㄌㄧㄥˇ ㄧˋ ㄅㄧㄠ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71941553794\"); 成语繁体:領異標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反义词:平平淡淡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与众不同 成语解释: 指与众不同,独创一格 成语出处: 清 郑观应《盛

解释成语“日异月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日异月新: 拼音:rì yì yuè xīn成语简拼:ryyx注音:ㄖㄧˋ ㄧˋ ㄩㄝˋ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72117346850\"); 成语繁体:日異月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日新月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变化大 成语解释: 见“日新月异”。 成语出处: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巾履》:“近年以来,殊诡制

解释成语“独异于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独异于人: 拼音:dú yì yú rén成语简拼:dyyr发音:(\"xxzl.com.4080137292310\"); 成语繁体:獨異于人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成语解释: 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成语出处: 《老子》第二十章:“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成语分字解释: “独” 的基

解释成语“别财异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别财异居: 拼音:bié cái yì jū成语简拼:bcyj注音:ㄅㄧㄝ ˊ ㄘㄞˊ ㄧˋ ㄐㄨ发音:(\"xxzl.com.4080223513508\"); 成语繁体:别財異居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别籍异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兄弟、父子等分家 成语解释: 指各蓄家产,另立门户。 成语出处: 《宋史 太祖纪二》:“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

解释成语“异派同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异派同源: 拼音:yì pài tóng yuán成语繁体:異派同源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源:来源。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 成语出处: 唐·贾束《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八万度门兮异派同源。” 成语分字解释: “异” 的基本字义: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

解释成语“幽明异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幽明异路: 拼音:yōu míng yì lù成语繁体:幽明異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人鬼殊途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阴阳相隔 成语解释: 幽明:阴间和阳间。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道路 成语出处: 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 成语例子: 金·元好问《续夷坚志》第一卷:“君已知我,复何言也,幽

解释成语“手足异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手足异处: 拼音:shǒu zú yì chǔ成语简拼:szyc注音:ㄕㄡˇ ㄗㄨˊ ㄧˋ ㄔㄨˋ成语繁体:手足異處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身首异处、首足异处、头足异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被杀 成语解释: 谓被杀。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成语例子: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

解释成语“头足异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头足异处: 拼音:tóu zú yì chǔ成语简拼:tzyc注音:ㄊㄡˊ ㄗㄨˊ ㄧˋ ㄔㄨˋ发音:(\"xxzl.com.4080411027532\"); 成语繁体:頭足異處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首足异处、身首异处、头足异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被杀头 成语解释: 谓被斩。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

解释成语“异姓骨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异姓骨肉: 拼音:yì xìng gǔ ròu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朋友 成语解释: 骨肉:血缘关系相同的人。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 成语出处: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 成语分字解释: “异” 的基本字义: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

解释成语“消除异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消除异己: 拼音:xiāo chú yì jǐ成语繁体:消除異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排除异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排除不同政见的人 成语解释: 排挤、消除与自己意见不同或非本集团的人 成语出处: 毛泽东《蒋介石在挑动内战》:“这样的敌我倒置,真是由蒋介石自己召供,活画出他一贯勾结敌伪,消除异己的全部心理了。” 成语例子: 你不要

解释成语“攻乎异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攻乎异端: 拼音:gōng hū yì duān成语繁体:攻乎異端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乎:等同于介词“于”;异端: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成语例子: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

解释成语“别籍异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别籍异居: 拼音:bié jí yì jū成语简拼:bjyj注音:ㄅㄧㄝ ˊ ㄐㄧˊ ㄧˋ ㄐㄨ发音:(\"xxzl.com.4080223573515\"); 成语繁体:别籍異居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别籍异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兄弟、父子等分家 成语解释: 指另立门户,彼此分居。 成语出处: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法律禁止

解释成语“头足异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头足异所: 拼音:tóu zú yì suǒ成语简拼:tzys注音:ㄊㄡˊ ㄗㄨˊ ㄧˋ ㄙㄨㄛˇ发音:(\"xxzl.com.4080411047535\"); 成语繁体:頭足異所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首足异处、身首异处、头足异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被杀头 成语解释: 见“头足异处”。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杂言》:“欲合人

解释成语“求大同,存小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求大同,存小异: 拼音: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成语简拼:qdty发音:(\"xxzl.com.4080441398671\");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求同存异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宾语;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 成语解释: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解释成语“匪异人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匪异人任: 拼音:fěi yì rén rèn成语繁体:匪異人任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非异人任 成语用法: 作谓语;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成语解释: 异人:别人;任:承担。表示责任不能推诿,要自己负责 成语出处: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吾四万万同胞乎!诸君固民国之主人也,唤起天下,驱除此丑类者,匪异人任。” 成语例子: 蔡东藩《民国通俗

解释成语“异口同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异口同辞: 拼音:yì kǒu tóng cí注音:ㄧˋ ㄎㄡˇ ㄊㄨㄙˊ ㄘㄧˊ成语繁体:異口同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异口同声、异口同音、异口同韵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解释: 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皆异口同辞。”俄语翻译:един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