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逾庖而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逾庖而宴: 拼音:yú páo ér yàn注音:ㄧㄩˊ ㄆㄠˊ ㄦˊ ㄧㄢˋ成语繁体:逾庖而讌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办事不合情理 成语解释: 逾:越过,穿过;庖:厨房。越过厨房去吃饭。指办事不合情理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英语翻译:cross kitchen to have meal 成

解释成语“引而申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引而申之: 拼音:yǐn ér shēn zh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引而伸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 成语出处: 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而申之,以究万原。” 成语分字解释: “引” 的基本字义: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拿来做证据、

解释成语“博而寡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博而寡要: 拼音:bó ér guǎ yào成语简拼:begy发音:(\"xxzl.com.40806271513114\");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得要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知识 成语解释: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成语分字解释: “博” 的基本字义: 多,广,大

解释成语“死而无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死而无憾: 拼音:sǐ ér wú hàn成语繁体:死而無憾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死而无怨反义词:死不瞑目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死而无悔 成语解释: 即使死了也而无遗憾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6回:“小妹真能为我守节,我便死而无憾。” 成语例子: 沈从文《贵生》:“有个孝子尽孝,死而无憾。”英语翻译:die havin

解释成语“听其言而观其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听其言而观其行: 拼音: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成语简拼:tqyx注音:ㄊㄧㄥ ㄑㄧˊ ㄧㄢˊ ㄦˊ ㄍㄨㄢ ㄑㄧˊ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454239158\"); 成语繁体:聽其言而觀其行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听其言观其行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成语解释: 听

解释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成语简拼:twhl发音:(\"xxzl.com.4080454399171\"); 成语繁体:天網恢恢,疎而不漏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天理昭昭、法网难逃反义词:逍遥法外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比喻作恶的人会受惩罚 成语解释: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

解释成语“否极而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否极而泰: 拼音:pǐ jí ér tài成语繁体:否極而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否极泰来 成语用法: 作定语;用于时运 成语解释: 否、泰:64卦中的两个卦名。指坏的到了尽头就要好起来 成语出处: 《宋史·韩令坤等传论赞》:“虽太祖善御,诸臣知机,要亦否极而泰之象也。”英语翻译:After a storm comes a calm. 成

解释成语“知难而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难而进: 拼音:zhī nán ér jìn成语简拼:znej注音:ㄓㄧ ㄣㄢˊ ㄦˊ ㄐㄧㄣˋ发音:(\"xxzl.com.40805484211227\"); 成语繁体:知難而進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力争上游、再接再厉反义词:知难而退、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解释成语“迎刃而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迎刃而理: 拼音:yíng rèn ér lǐ成语简拼:yrel注音:ㄧㄥˊ ㄖㄣˋ ㄦˊ ㄌㄧˇ发音:(\"xxzl.com.40806453814401\"); 成语繁体:迎刄而理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迎刃冰解、迎刃立解、迎刃而解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很顺利 成语解释: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成语出处: 清 周在浚《

解释成语“终日而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终日而思: 拼音:zhōng rì ér s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整天思考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成语分字解释: “终” 的基本字义: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

解释成语“随寓而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随寓而安: 拼音:suí yù ér ān成语简拼:syea注音:ㄙㄨㄟˊ ㄧㄩˋ ㄦˊ ㄢ发音:(\"xxzl.com.4072138436981\");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随寓随安、随遇而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能顺应环境 成语解释: 见“随遇而安”。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

解释成语“杂沓而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杂沓而至: 拼音:zá tà ér zh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纷至沓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杂沓:众多而且杂乱。形容从四面八方纷纷而来的样子 成语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疑众难,杂沓而至。” 成语分字解释: “杂” 的基本字义: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

解释成语“爱博而情不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爱博而情不专: 拼音: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成语简拼:abez发音:(\"xxzl.com.40806263513066\"); 成语繁体:愛博而情不專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坚贞不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爱好等 成语解释: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

解释成语“逆天而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逆天而行: 拼音:nì tiān ér xí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逆天行事反义词:顺天应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违背客观规律 成语解释: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成语例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

解释成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拼音: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成语出处: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解释成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拼音: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zh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7回:“在你是手足之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你的好心。” 成语例

解释成语“乐而忘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乐而忘归: 拼音:lè ér wàng guī成语繁体:樂而忘歸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乐不思蜀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非常留恋 成语解释: 乐:喜悦。非常快乐,竟忘记返回。形容非常留恋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巡狩,乐而忘归。”英语翻译:enjoy oneself and forget all about going

解释成语“择邻而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择邻而居: 拼音:zé lín ér jū成语简拼:zlej发音:(\"xxzl.com.40806102812741\"); 成语繁体:擇鄰而居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孟母三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成

解释成语“望洋而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望洋而叹: 拼音:wàng yáng ér tàn成语简拼:wyet注音:ㄨㄤˋ ㄧㄤˊ ㄦˊ ㄊㄢˋ发音:(\"xxzl.com.40806060912421\"); 成语繁体:朢洋而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望洋兴叹、望洋惊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叹息 成语解释: 见“望洋而叹”。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陈后冈参议书》:“

解释成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拼音: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成语简拼:sebjtebw注音:ㄕㄧˋ ㄦˊ ㄅㄨˊ ㄐㄧㄢˋ ,ㄊㄧㄥ ㄦˊ ㄅㄨˋ ㄨㄣˊ发音:(\"xxzl.com.4080444368866\"); 成语繁体: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