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身试法: 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简拼:yssf注音:ㄧˇ ㄕㄣ ㄕㄧˋ ㄈㄚˇ发音:(\"xxzl.com.40805503611356\"); 成语繁体:以身試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违法乱纪、作奸犯科反义词: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

解释成语“墨守成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墨守成法: 拼音:mò shǒu chéng fǎ成语简拼:mscf注音:ㄇㄛˋ ㄕㄡˇ ㄔㄥˊ ㄈㄚˇ发音:(\"xxzl.com.40807101115019\"); 成语繁体:墨守成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墨守成规反义词:推陈出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思想固执保守 成语解释: 见“墨守成规”。 成语出处: 清·王韬《翁牖余谈·犹

解释成语“修饰边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修饰边幅: 拼音:xiū shì biān fú成语简拼:xsbf注音:ㄒㄧㄨ ㄕㄧˋ ㄅㄧㄢ ㄈㄨˊ发音:(\"xxzl.com.40807044414645\"); 成语繁体:修飾邊幅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不修边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修饰整个人的仪表 成语解释: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

解释成语“慎身修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慎身修永: 拼音:shèn shēn xiū yǒng成语简拼:ssxy注音:ㄕㄣˋ ㄕㄣ ㄒㄧㄨ ㄩㄥˇ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 成语出处: 《尚书 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成语例子: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辅朕之不逮。” 成语分字解释: “

解释成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拼音: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成语简拼:wzffsmtz发音:(\"xxzl.com.4080447559012\"); 成语繁体:王子犯灋,庻民同辠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解释成语“法不责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法不责众: 拼音:fǎ bù zé zhòng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罚不责众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成语例子: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十回:“如今

解释成语“无法无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法无天: 拼音:wú fǎ wú tiān成语简拼:wfwt注音:ㄨˊ ㄈㄚˇ ㄨˊ ㄊㄧㄢ发音:(\"xxzl.com.4071849491812\"); 成语繁体:無灋無天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胡作非为、为非作歹反义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

解释成语“文修武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文修武偃: 拼音:wén xiū wǔ yǎn成语简拼:wxwy注音:ㄨㄣˊ ㄒㄧㄨ ㄨˇ ㄧㄢˇ发音:(\"xxzl.com.4080309204984\");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武偃文修反义词:兵荒马乱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 唐·王起《鼋鼍为梁赋》:“我皇仁治道丰,文修武

解释成语“偃武修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偃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成语简拼:ywxw注音:ㄧㄢˇ ㄨˇ ㄒㄧㄨ ㄨㄣˊ发音:(\"xxzl.com.407184502161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反义词:兵荒马乱、烽火连天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停止战斗 成语解释: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成语

解释成语“止谤莫如自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止谤莫如自修: 拼音: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止谤莫若自修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成语分字解释: “止” 的基本字义: 停住不动:

解释成语“止谤莫若自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止谤莫若自修: 拼音: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止谤莫如自修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成语出处: 《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成语分字解释: “止”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讲信修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讲信修睦: 拼音:jiǎng xìn xiū mù成语简拼:jxxm注音:ㄐㄧㄤˇ ㄒㄧㄣˋ ㄒㄧㄨ ㄇㄨˋ发音:(\"xxzl.com.4071947504054\"); 成语繁体:講信修睦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讲究信用,睦邻修好 成语解释: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解释成语“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拼音: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成语出处: 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成语例子: 孙中山《中国

解释成语“修短有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修短有命: 拼音:xiū duǎn yǒu mìng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命中注定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宿命论 成语解释: 修:长;命:天命。人的寿命长短是由天注定的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 成语例子: 他始终相信修短有命,因此也不参加锻炼英语翻译:The number of o

解释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成语简拼:mxzc发音:(\"xxzl.com.4080446308912\"); 成语繁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明争暗斗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 成语解释: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

解释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成语简拼:mxzdadcc注音:ㄇㄧㄥˊ ㄒㄧㄨ ㄓㄢˋ ㄉㄠˋ ,ㄢˋ ㄉㄨˋ ㄔㄣˊ ㄘㄤ发音:(\"xxzl.com.4080443578817\"); 成语繁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明争暗斗反义词:明目张胆、明火执杖 成语

解释成语“帷幕不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帷幕不修: 拼音:wéi mù bù xiū成语简拼:wmbx注音:ㄨㄟˊ ㄇㄨˋ ㄅㄨˋ ㄒㄧㄨ发音:(\"xxzl.com.4080432528506\"); 成语繁体:帷幙不修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帷薄不修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家门淫乱 成语解释: 见“帷薄不修”。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五刑解》:“有坐淫乱男女无别者,不谓之淫乱男女无别,则曰

解释成语“修文偃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成语简拼:xwyw注音:ㄒㄧㄨ ㄨㄣˊ ㄧㄢˇ ㄨˇ发音:(\"xxzl.com.4072041395901\");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偃武修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等 成语解释: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成语出处: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解释成语“徇私枉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徇私枉法: 拼音:xùn sī wǎng fǎ成语简拼:xswf发音:(\"xxzl.com.40805474711166\"); 成语繁体:徇私枉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徇情枉法反义词:奉公守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徇私舞弊 成语解释: 迁就私情而违反法纪。 成语出处: 王朔《人莫予毒》:“再说我们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道我会徇私

解释成语“修己安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修己安人: 拼音:xiū jǐ ān ré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修己: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成语分字解释: “修” 的基本字义: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