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白衣宰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白衣宰相: 拼音:bái yī zǎi xiàng成语简拼:byzx注音:ㄅㄞˊ ㄧ ㄗㄞˇ ㄒㄧㄤˋ发音:(\"xxzl.com.40806443414320\");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仗势的人 成语解释: 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 成语出处: 《新唐书 令狐滈传》:“且滈居当时,谓之‘白衣宰相’。滈未尝举进士,而

解释成语“浪子宰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浪子宰相: 拼音:làng zǐ zǎi xiàng成语简拼:lzzx注音:ㄌㄤˋ ㄗㄧˇ ㄗㄞˇ ㄒㄧㄤˋ发音:(\"xxzl.com.40806305813388\");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浪子回头成为名人 成语解释: 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 成语出处: 《三朝北盟会编》:“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而都人亦呼季彦

解释成语“伴食宰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伴食宰相: 拼音:bàn shí zǎi xiàng成语简拼:bszx注音:ㄅㄢˋ ㄕㄧˊ ㄗㄞˇ ㄒㄧㄤˋ发音:(\"xxzl.com.40806254613005\");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混世魔王、伴食中书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碌碌无为的官员 成语解释: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相位而庸

解释成语“山中宰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山中宰相: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成语简拼:szzx注音:ㄕㄢ ㄓㄨㄙ ㄗㄞˇ ㄒㄧㄤ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成语出处: 《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

解释成语“宰相肚里能行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宰相肚里能行船: 拼音:zǎi xiàng dù lǐ néng xíng chu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宰相肚里好撑船、宰相肚里行舟船反义词:小肚鸡肠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人的肚量 成语解释: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成语出处: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成语

解释成语“宰相肚里行舟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宰相肚里行舟船: 拼音: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宰相肚里能行船、宰相肚里好撑船反义词:小肚鸡肠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人的肚量 成语解释: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

解释成语“宰相肚里好撑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宰相肚里好撑船: 拼音: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成语简拼:zxdc注音:ㄗㄞˇ ㄒㄧㄤˋ ㄉㄨˋ ㄌㄧˇ ㄏㄠˇ ㄔㄥ ㄔㄨㄢˊ发音:(\"xxzl.com.4080442568755\"); 成语繁体:宰相肚裏好橕舩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宽宏大量反义词:小肚鸡肠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解释成语“圣君贤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圣君贤相: 拼音: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成语简拼:sjxx注音:ㄕㄥˋ ㄐㄩㄣ ㄒㄧㄢˊ ㄒㄧㄤˋ成语繁体:聖君賢相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成语出处: 《荀子 富国》:“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

解释成语“一相情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相情愿: 拼音:yī xiāng qíng yuàn成语简拼:yxqy注音:ㄧ ㄒㄧㄤ ㄑㄧㄥˊ ㄧㄨㄢˋ发音:(\"xxzl.com.408035949678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己之见、一厢情愿反义词:两相情愿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只凭单方面的愿望;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解释成语“患难相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患难相死: 拼音:huàn nàn xiāng sǐ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患难相恤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 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成语分字解释: “患” 的基本字义: 忧虑:~得~失。忧~。 灾祸:~难。祸~。隐~。防~

解释成语“患难相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患难相共: 拼音:huàn nàn xiāng gò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患难与共反义词:落井下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彼此关系密切 成语解释: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因何玉凤、张金凤彼此性情相照、患难相共……不同寻常姐妹。”英语翻译:

解释成语“患难相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患难相恤: 拼音:huàn nàn xiāng xù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患难相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 恤:体恤,周济。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成语出处: 《河南程氏文集》第11卷:“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成语分字解释: “患” 的基本字义: 忧虑:~得~失。忧

解释成语“相惊伯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相惊伯有: 拼音:xiāng jīng bó yǒu成语简拼:xjby注音:ㄒㄧㄤ ㄐㄧㄥ ㄅㄛˊ ㄧㄡˇ发音:(\"xxzl.com.40806334213551\"); 成语繁体:相驚伯有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自相惊扰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 先秦

解释成语“鳞次相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鳞次相比: 拼音:lín cì xiāng bǐ成语简拼:lcxb注音:ㄌㄧㄣˊ ㄘㄧˋ ㄒㄧㄤ ㄅㄧˇ发音:(\"xxzl.com.4080300114447\"); 成语繁体:鱗次相比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鳞萃比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见“鳞次栉比”。 成语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细视之,乃群小蛤,鳞次相比,绸缪

解释成语“诸法实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诸法实相: 拼音:zhū fǎ shí xià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佛家语。指各种现象的真实面目 成语出处: 《法华经·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成语分字解释: “诸” 的基本字义: 众,许多:~位。~君。~侯。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犹之:“能事~乎?”。 犹于:“宋人

解释成语“相映成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相映成趣: 拼音:xiāng yìng chéng qù成语简拼:xycq发音:(\"xxzl.com.40805525011506\"); 成语繁体:相暎成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相映生辉、妙趣横生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两者事物之间 成语解释: 相映:对照;趣:兴味。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成语出处: 朱自清《“子夜

解释成语“情趣相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情趣相得: 拼音:qíng qù xiāng d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意气相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 成语解释: 情趣:性情志趣。彼此间的性情志趣投合 成语出处: 《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 成语分字解释: “情” 的基本字义: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

解释成语“白首相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白首相知: 拼音:bái shǒu xiāng zhī成语简拼:bsxz发音:(\"xxzl.com.40806265113086\");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老年知己 成语解释: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成语出处: 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相忘江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相忘江湖: 拼音:xiāng wàng jiāng hú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指鱼在江湖里彼此相忘。形容彼此间无急切的需要而相互忘记,各不关心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成语分字解释: “相” 的基本字义: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

解释成语“唇齿相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唇齿相须: 拼音:chún chǐ xiāng xū成语简拼:ccxx注音:ㄔㄨㄣˊ ㄔㄧˇ ㄒㄧㄤ ㄒㄩ发音:(\"xxzl.com.4080405507211\"); 成语繁体:脣齒相須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唇齿相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等 成语解释: 犹唇齿相依。 成语出处: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