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勺之年典故?(精选9条)
- 学习百科
- 2025-02-02
- 4热度
- 0评论


一、舞勺之年典故?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舞象,谓武舞也。”后因以“舞勺”指幼年。唐 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
舞勺之年指的是男孩子13——15岁期间。
二、什么是舞勺之年?
中文名--舞勺之年
出处:《礼记.内则》
发音:wǔ sháo zhī nián
释义: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
舞勺之年,汉语词汇,读音wǔ sháo zhī nián,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舞勺,古代儿童学文舞。出自《礼记.内则》。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
根据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成童舞象学射御。
"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
'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
"后以指幼年。
又以舞勺代指十三岁。
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冯自由著):“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
”当时冯自由年十四岁,称“年逾舞勺”,是舞勺指十三岁矣。
扩展阅读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三、舞勺之年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
相关介绍: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舞勺之年是人类年龄的别称,如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相关背景: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
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为什么叫舞勺之年?
相关介绍: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是人类年龄的别称,如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五、舞夕之年是指多少岁,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①
舞夕之年是指少年时代13至15岁,也称“舞勺之年”。古稀之年是指年过七十岁的老人。
舞勺之年,汉语词汇,意思是指男孩子至岁期间学习勺舞。
古稀之年指的是超过七十高龄,该说法源自于唐代诗人杜甫《曲江二首》中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古稀之年成为我国古代人们对七十岁的另一种称谓。古稀之年也叫做悬车之年、杖国之年、从心之年,在古代超过七十的老翁十分稀少。
②
舞夕之年是指13到15岁,古稀之年是70岁
六、舞勺之年怎么用?
舞勺”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男孩子十三岁就开始学习音乐、背诵诗词、跳文舞,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射箭骑术等等。
“舞勺”指的是男孩子学习的一种文舞。文舞,与武舞相对,是古代的宫廷雅乐舞蹈之一,主要是用于歌功颂德的场合。
照这样看来,古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也是有节奏的。每一个年龄都在教授不同的知识,也算是各方面全面发展了。
舞勺之年在古代的时候指的是13—15岁的男孩子,紧接着的则是舞象之年,15—20岁的男子,这时候已经算是成年了,所以教授的内容则是像前文说的“学射御”,培养男子的责任、担当和勇气。
七、男子十三岁的称谓?
男子十三到十五岁称舞勺之年
来源典故:
1、《礼记》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2、《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3、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
舞勺之年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舞勺,古代儿童学文舞。出自:《礼记·内则》。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大家对各种年龄都有一种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例如男孩7岁称韶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7岁称髫年,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男子13岁称呼为青少年,男孩13岁时叫做舞勺,古代13岁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15岁叫做束发,娜娜子要将头发扎成一束;15-20岁叫舞象,舞象时古武舞名;20岁叫弱冠,表示男子已经成年;30岁叫而立,代表成家立业;40岁叫不惑,不迷惑;50岁叫半百,年过半百;60岁叫耳顺;70岁叫古稀。
③
十三四岁男子称呼为:舞勺。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④
古代男子13-15岁称为舞勺之年。
⑤
男子十三岁称谓:弱冠之年
八、1314岁在古代叫什么?
1314岁在古代叫豆蔻年华
1314岁年龄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开始发生各种变化,如身高、体重等的快速增长,性征的发育等。
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女子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殊叫法。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典出唐朝杜牧诗中之意。古代十三四岁男子称呼为:舞勺。舞勺之年就是指少年十三至十四岁。《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勺是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的就是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九、秦朝说少年男子是指多少岁?
1、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礼记》中的“勺”,一种乐舞,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年者学习勺舞。
2、束发:专指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礼记》中有“束发而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