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红记讲的是什么故事?娇红记故事梗概?
- 学习百科
- 2025-02-02
- 12热度
- 0评论


一、娇红记故事梗概?
《娇红记》源于元人宋梅洞的传奇小说《娇红传》以及刘东生、沈龄等的同名剧本,是明末传奇作家孟称舜所著,其故事梗概是:
秀才申纯参加科考落榜后,到舅舅家散心,与表妹王娇娘倾心相恋。
这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终于私自结合了。
王娇娘力促申纯遣媒求亲,但娇娘的父亲王文瑞以申纯家庭贫寒为由,一口拒绝。
后来申纯赴试高中,王文瑞才决定招他为婿。
正在读者以为故事峰回路转、有情人得以终成眷属的时候,权势显赫的府尹公子觊觎娇娘的姿色,派人前来逼婚。
娇娘誓死拒婚,终于抱恨成疾,郁郁而终。
申纯痛不欲生,为践盟约,不久也绝食而亡。
王文瑞追悔莫及,后来将二人并冢合葬,但见二人坟前有一对鸳鸯嬉戏,后人名之为“鸳鸯冢”。
《娇红记》情节曲折,情调缠绵凄婉,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
所以明末陈洪绶批点此剧说:“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余恨千重,余波万叠,至今哭声还在”,“泪山血海…
昔人谓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一部怨谱也。
”《娇红记》是我国古代较早以“怨谱”定名的一部悲剧。
二、娇红记是什么戏曲种类?
节义鸳鸯冢娇红记》 (简名《鸳鸯冢》、《娇红记》)是明代孟称舜创作传奇(戏剧)。
该剧讲述书生申纯访母舅王文瑞,与文瑞之女娇娘一见钟情,诗札酬和,密约成欢。
申父遣媒向王家提亲,为文瑞拒绝。
后申生科考连报佳音,文瑞乃许申生与娇娘婚事。
巨宦帅节镇之子欲娶娇娘,文瑞竟将娇娘改许帅公子。
申生与娇娘痛诀。
娇娘不久病亡。
申生自缢,被救,又绝食而死。
申、王二家遂将二人合葬,二人之魂化鸳鸯双飞冢上。
该剧曲词音韵和谐,宛转流畅而又饱含感情,既富文采又无雕琢之痕。
三、娇红记和娇红传是同一部小说吗?
《娇红记》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一个真实的故事,并根据元代宋梅洞小说《娇红传》改编。
由明朝孟称舜所写,描述王娇娘和书生申纯的爱情因不被准许而双双殉情的悲剧。
《娇红记》所表现的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由的主题,在元明间的戏曲中曾被反复表现过。
但是,《娇红记》没有停留在它以前的爱情作品已达到的高度,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反映现实的深度上,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闪烁着新的思想的光辉,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
王娇娘与申纯相爱,婚事屡受间阻,终因抵挡不住帅节镇的逼婚,最后双双殉情而死,死后合葬,名为“鸳鸯冢”。
剧本通过王娇娘的严肃思考和清醒抉择,明确地提出了追求“同心子”(亦即旨趣相投的心上人)的恋爱观;并以殉情的悲剧对封建特权进行了批判。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传情写态,熔意铸词,把两个悲剧主人公写得十分生动,真切感人。
《娇红记》的悲剧性不仅在于申纯和王娇娘两人双双赴死这一结局,更在于一份真挚、美好的“知己之爱”终归于毁灭。
申、王的爱情不同于一般才子佳人式的爱情。
它已经超越了从《墙头马上》、《西厢记》以来那种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及其精神内核,并且开启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旷世之恋的先河。
这是《娇红记》的精华,也是深刻的悲剧性产生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言情剧大抵有这样一个叙事模式:偶然相遇——私订终身——终成眷属。
以这样的三部曲为故事情节的基本框架,再诉诸不同的表现形式,许多言情剧就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质都是情欲+寂寞。
这种爱情以色为先导,以欲为核心,存在着多向选择的可能。
恋爱的双方是不确定的,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即可通过上述三部曲发展为所谓的“佳配”。
所以不但爱情的指向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使是爱情的目的也是模糊的。
这和《娇红记》的爱情形成了极大的差异。
后者的爱情超越了欲望,恋爱的双方更需要精神上的交流和契合,“他”或“她”的选择更具有不可替代性。
于是,悲剧的产生也更加可能,更加必然,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娇娘是作者着力歌颂的主要人物。
她竭力思考婚姻恋爱各方面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恋爱观。
“婚姻儿怎自由,好事常差谬。
多少佳人错配了鸳鸯偶。
”决不愿再蹈“古来多少佳人,匹配匪才,郁郁而终”和覆辙,主动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与其悔之于后,岂若择之于始。
”她强调“择”应是“自择”。
她对“卓文君之自求良偶”大加赞佩,认为“人生大幸,无过于斯”。
娇娘还进一步提出了选择爱人的标准。
她蔑视不学无术的纨袴子弟,也不要那些朝三暮四、轻薄无行的文人才士;她理想中的配偶是能够和她“死共穴、生同舍”的“同心子”。
她认为能和这样的爱人结合,好使“身葬荒丘,情种来世,亦所不恨”。
这一“同心子”的婚姻标准的提出值得我们重视,它把《西厢记》提出的,为以后许多爱情作品承袭的“郎才女貌”的婚姻标准,大大推进了一步,其实质是追求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爱情,带有较浓厚的现代性爱的色彩。
四、十大悲剧京剧?
1、《窦娥冤》(元·关汉卿)
这是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描写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窦娥被诬告杀人,最后被冤枉而死。表现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
2、《汉宫秋》(元·马致远)
这部戏曲是以汉元帝和王昭君爱情故事为主线。因国弱且君主无能,为了国家和民族最后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塑造了王昭君这一爱国者的形象。
3、《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这部戏曲讲述了春秋时期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20年后赵氏孤儿生擒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这部戏曲在戏曲历史上影响深厚,18、19世纪被翻译成多种外语版本,登上欧洲戏剧舞台,受到世界瞩目。
4、《琵琶记》(元·高明)
描写的是蔡伯喈上京赴考最后被牛相国招为女婿,家中妻子赵五娘在家忍受饥饿侍奉公婆。最后公婆离世,她上京寻夫的故事。虽然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赵五娘的遭遇反应了封建制度下妇女悲惨无奈的命运。
5、《精忠旗》(明·冯梦龙修撰)
描写了写南宋精忠报国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故事,表现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
6、《娇红记》(明·孟称舜)
该剧讲述了王娇娘和申纯相爱,但是屡遭阻碍,最后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
7、《清忠谱》(清·李玉)
描写了明代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等人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史实,成功地塑造了颜佩韦等“五人义”的市民形象,生动描绘了群众斗争的热烈场面。
8、《长生殿》(清·洪升)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表现了一代盛世王朝走向衰落的命运。
9、《桃花扇》(清·孔尚任)
该剧讲述了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又惨遭离乱波折,最后双双入道的爱情悲剧。
10、《雷峰塔》(清·方成培)
该剧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波折为主线。法海强行拆散,将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下的爱情故事,深刻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五、绣谷春容描写的是什么?
①
绣谷春容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选集。一名《骚坛摭粹嚼麝谭苑》,又名《灾梨祸枣》。十二卷。题“羊洛敕里起北赤心子汇辑,建业大中世德堂主人校锲”,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前。
现仅存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金陵世德堂刊本,藏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金陵世德堂刊本,1994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话本大系”排印金陵世德堂刊本。
此书中的《新话摭粹》、《寓言摭粹》、《稗编摭粹》、《怡耳摭粹》等有短篇小说近二百篇。
其中,《裴航遇蓝桥云英》、《刘阮遇天台仙女》、《文君窥长卿抚琴》、《蔡文姬博学知音》、《郑康成家婢引书》、《麒麟客》、《河间传》、《东郭生传》、《佞人传》、《厮犬传》、《义虎传》等所记,多为流传颇广之故事。
诸文篇幅不一,而意境可品。
②
读明代话本小说集《绣谷春容》。
“吴生寻芳雅集”写吴生寻芳故事,内容多秽。
“娇红记”小说入选很多种话本小说集,其情节婉转,一波三折。
如申生与娇娘这样的爱情悲剧在明小说里实不多见。
就在读者已看到希望之时,又一个灾难凭空而至,笔者为之掩卷长叹者三。
《绣谷春容》似乎是一部专为文人消遣解闷的休闲读物。
有些篇章诗词歌赋杂沓而出,男女主角语语珠玑,狂甩典故,常常令笔者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岂能怪作者高才,惟惭自己质陋,奈何奈何!
③
《绣谷春容》中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情”这一主题的宣扬,如《辜骆钟情丽集》中辜生和瑜娘的爱情故事,《龙兰会池录》中黄瑞兰对爱情的不懈追求等。
六、鸳鸯债的发明人是谁?
《鸳鸯债》的发明人为孟称舜的《娇红记》。
孟称舜,明末传奇家,受汤显祖影响颇深。《娇红记》乃源于元人宋梅洞所作《娇红传》小说,孟称舜结合这一文本,与王实甫等多位曲作家剧本进行创作。
在说娇红记之前,不得不提到“才子佳人”小说。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与戏曲,总离不开“相恋相知,大家长拆散,高中及第,奉旨成婚”的俗套情节。
七、娇红记作者?
作者是:孟称舜
《娇红记》的作者孟称舜,字子君,又字子适,或作子塞。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说。他的戏剧创作活动主要在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除《娇红记》外,他还撰有《贞文记》、《二胥记》两种传奇和《人面桃花》等六种杂剧。
而《娇红记》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一个真实的故事,并根据元代宋梅洞小说《娇红传》改编。
孟称舜
孟称舜(约1599年-1684年),字子塞,又作子若或子适,号小蓬莱卧云子、花屿仙史,是明清之际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他被认为是戏曲“临川派”继汤显祖之后最重要的作家,倪元璐称他为“我朝填辞第一手”。
他编撰的《古今名剧合选》,是公认元明杂剧的一部重要选集,收录元明杂剧五十六种(包括他自己的《眼儿媚》、《桃源三访》、《花前一笑》与《残唐再创》四种),按照婉丽、豪放不同风格,分为《柳枝集》、《酹江集》,并详加评点,有眉批六百零二条,旁批四十七条,内容深刻,见解精湛,是古典曲论的重要典籍之一。
孟称舜撰写的杂剧和传奇有十种,现存八种,成就较高者有杂剧《桃源三访》(亦名《桃花人面》)、《英雄成败》、《死里逃生》、《残唐再创》及传奇《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二胥记》、《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等。其中《娇红记》被评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八、中国古典悲剧?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1、《窦娥冤》——关汉卿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该剧讲述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2、《汉宫秋》——马致远
《汉宫秋》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创作的杂剧。
该剧讲述汉元帝派毛延寿去民间挑选宫女,毛延寿借机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毛延寿画丑,因而被打入冷宫。
后汉元帝巡视后宫偶然得见王昭君,遂加以宠爱,并封为明妃。毛延寿自知罪责难逃,投奔匈奴,并献昭君美图于呼韩邪单于,致使呼韩邪单于向元帝索要昭君为妻,不从则兵戎相见。
汉朝文武百官畏惧匈奴,劝元帝忍痛割爱,以美人换取和平。元帝无奈,只得让昭君出塞,并亲自到灞桥送别。汉元帝回宫后,心情无比悲痛。而昭君不舍故国,在汉蕃交界的黑龙江投水而死。
3、《赵氏孤儿》——纪君祥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全剧五折一楔子。
该剧讲述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献出生命。
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
4、《琵琶记》——高则诚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创作的一部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
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5、《精忠旗》——冯梦龙
《精忠旗》写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故事,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比较优秀的悲剧作品。
讲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岳珂为岳飞之后,忠心爱国,并立志替先祖翻案雪耻,后取得证据可替岳飞翻案,但为顾全先皇颜面,终以鲜血毁证物。此举感动在任皇帝下旨恢复岳家名声,岳珂继祖志显孝,名留青史。
6、《娇红记》——孟称舜
《娇红记》是明代孟称舜创作传奇(戏剧)。
该剧讲述书生申纯访母舅王文瑞,与文瑞之女娇娘一见钟情,诗札酬和,密约成欢。申父遣媒向王家提亲,为文瑞拒绝。
后申生科考连报佳音,文瑞乃许申生与娇娘婚事。巨宦帅节镇之子欲娶娇娘,文瑞竟将娇娘改许帅公子。申生与娇娘痛诀。娇娘不久病亡。申生自缢,被救,又绝食而死。申、王二家遂将二人合葬,二人之魂化鸳鸯双飞冢上。
7、《清忠谱》——李玉
1
《窦娥冤》(杂剧)――元·关汉卿
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
2
《赵氏孤儿》(杂剧)――元·纪君祥
全称《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3
《精忠报国》(传奇)――明·冯梦龙
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岳珂为岳飞之后,忠心爱国,并立志替先祖翻案雪耻,后取得证据可替岳飞翻案,但为顾全先皇颜面,终以鲜血毁证物。
4
《桃花扇》(传奇)――清·孔尚任
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5
《汉宫秋》(杂剧)――元·马致远
元朝四大悲剧之一。《汉宫秋》的主角是汉元帝,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6
《琵琶记》(南戏)――元·高则诚
一部著名南戏。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
7
《娇红记》(杂剧)――元末明初·刘东生
又名《申琦建拥炉娇红记》,讲的是一个聪明卓绝的书生申纯与表妹一见倾心,剪发盟誓定下终身的故事。但娇娘之父拒绝这门婚事,娇娘郁郁成疾离世而去。申纯闻听噩耗,一病身亡。最终,两家把他们合葬于濯锦江边。
8
《长生殿》(传奇)――清·洪升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9
《雷峰塔》(传奇)――清·方成培
《雷峰塔》为中国清代传奇作品,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辑录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 ,故事讲述了一个修炼千年的白蛇的尘世生活,她变成美女来到人间,与许仙结为夫妻,法海却视白娘子为妖孽,一心想斩草除根。
10
《清忠谱》(传奇)――清·李玉
中国明末清初传奇作品,反映明代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等人对东林党人的迫害史实,成功地塑造了颜佩韦等“五人义”的市民形象,可歌可泣。
国学小知识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由王季思(1906—1996)在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与他领导的编辑团队在征求了各方学者意见后提出。
十大古典悲剧包括元朝的《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明朝的《精忠旗》、《娇红记》;清朝的《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九、纸嫁衣是参照哪个故事?
纸嫁衣是参照中国古代传说《白蛇传》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白娘子为了救许仙的性命,不惜化身为人类,最终被许仙所救,并成为夫妻。而纸嫁衣则是在这个故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传统的婚礼服饰,象征着新娘对新郎的忠贞和爱情的坚贞不渝。
纸嫁衣是小说改编的,根据孟称舜的《娇红记》改编,孟称舜,明末传奇家,受汤显祖影响颇深,想看原著的朋友可以上网去搜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