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皇帝列表排名表及时间,殷商时期的所有的皇帝?
- 学习百科
- 2025-02-02
- 4热度
- 0评论


一、殷商时期的所有的皇帝?
殷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1 大乙 天乙 高祖 汤 履 前1617年—前1588年
大丁 太丁
托
未即位
2 卜丙 外丙
哀 胜 前1587年—前1585年
3 — 仲壬
懿 庸 前1584年—前1581年
4 大甲 太甲 太宗 文 至 前1580年—前1558年
5 — 沃丁
昭 绚 前1557年—前1529年
6 大庚 太庚
宣 辩 前1528年—前1503年
7 小甲 小甲
敬 高 前1502年—前1501年
8 雍己 雍己
元 密 前1500年—前1489年
9 大戊 太戊 中宗 景 伷 前1488年—前1414年
10 中丁 仲丁
孝成 庄 前1413年—前1403年
11 卜壬 外壬
思 发 前1402年—前1392年
12 戋甲 河亶甲
前平 整 前1391年—前1383年
13 且乙 祖乙
穆 滕 前1382年—前1364年
14 且辛 祖辛
桓 旦 前1363年—前1346年
15 羌甲 沃甲
僖 逾 前1347年—前1323年
16 且丁 祖丁
庄 新 前1322年—前1314年
17 南庚 南庚
顷 更 前1313年—前1308年
18 象甲 阳甲
悼 和 前1307年—前1301年
19 般庚 盘庚 世祖 文成 旬 前1300年—前1273年
20 小辛 小辛
章 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21 小乙 小乙
惠 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22 武丁 武丁 高宗 襄 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且乙(孝已) 祖乙(孝已)
祖戊 祖戊
23 (未闻其祭名也)
-
篡位而後世祭祀去其排位,删其名号。甲骨文中有记载
24 且庚 祖庚
后平 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25 且甲 祖甲 世宗 定 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26 廪辛 廪辛
共 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27 康丁 庚丁
安 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28 武乙 武乙
烈 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29 文丁 太丁
匡 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甲骨文中亦作“文武丁”
30 帝乙 帝乙
德 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31 帝辛 帝辛
纣 受 前1075年—前1046年
二、商朝历史有多少帝王?
商朝皇帝列表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小甲雍己太戊 中丁 外壬河亶甲 祖乙 祖辛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廪辛 康丁 武乙文丁 帝乙 帝辛 商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
三、商朝历代国王?
商朝一共31王,依次为:天乙子履、外丙子胜、仲壬子庸、太甲子至、沃丁子绚、太庚子辩、小甲子高、雍己子密、太戊子伷、仲丁子庄、外壬子发、河亶甲子整、祖乙子滕、祖辛子旦; 沃甲子逾、祖丁子新、南庚子更、阳甲子和、盘庚子旬、小辛子颂、小乙子敛、武丁子昭、祖庚子跃、祖甲子载、廪辛子先、庚丁子嚣、武乙子瞿、太丁子托、帝乙子羡、帝辛子受。
1、天乙 天乙(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
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 (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 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
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
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立商朝后又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2、太甲 太甲(生卒年不详),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
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
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汤陵社区),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亳州市谯城区),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太甲共在位23年,病死,传说其死后葬于历城。
3、太戊 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商朝第九任君主,在位七十五年 (公元前1535年─公元前1460年在位)。 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
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
太戊死后,庙号中宗,葬于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
4、仲丁 仲丁(生卒年不详),亦作中丁,子姓,名庄,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
仲丁在其父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去世。
仲丁即位初年,亳都(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西迁于嚣(亦作隞;今郑州荥阳一带),商朝自此开始第一次迁都。
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
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
5、武丁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
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
来源:——商朝 来源:——商汤 来源:——太甲 来源:——太戊 来源:——仲丁 来源:——武丁
四、商朝君王列表:商朝有几个皇帝?
天乙: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外丙:(公元前1642年-公元前1584年),商朝第二任君主,子姓,名胜,公元前1587年继位,伊尹摄政。
中壬:仲壬(?-公元前1582年),亦称中壬,子姓,名庸,商朝第三任君主,在位4年。
太甲:子姓,名至,商朝第四位君主,在位23年。
沃丁:亦称羌丁,子姓,名绚,商朝第五任君主,在位29年。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是商朝第六任君主,在位25年。
小甲:子姓,名高,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小甲在位17年。
雍己:子姓,名密,中国商朝第八位君主,在位17年。
太戊:(公元前1535年─公元前1460年)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朝第九任君主,在位75年。
中丁:亦作中丁,子姓,名庄 ,商朝第十任君主,在位13年。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子姓,名发,商朝第十一任君主,在位15年。
河亶甲: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商朝第十二任君主。
祖乙:亦称且乙,子姓,名滕 ,商朝第十三任君主,在位19年。
祖辛:甲骨文作“且辛”,子姓,名旦,商朝第十四任君主,在位16年。
沃甲:《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子姓,名逾,商朝第十五任君主,在位15年。
祖丁: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 ,中国商朝第16任君主,定都于庇(今河北省邢台市),在位9年
南庚:姓子名更,生卒年不详,商朝第十八任君主,在位28年。在位时,将国都由庇(邢)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
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第十九位君主,定都于奄,在位7年。
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朝第二十位君主,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小辛:姓子名颂,商朝第二十一位君主,在位21年。
小乙:姓子名敛,是中国商朝第二十二任国王。首都设在殷,在位10年。
武丁: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58年。
祖甲:亦称且甲、帝甲,子姓,名载,商朝第二十五任君主,在位33年。
廪辛:又冯辛,姓子名先,是中国商朝第二十六任国王,廪辛以殷为首都,在位6年。
康丁:康祖丁或康且丁,姓子名嚣,是中国商朝二十七位国王。定都于殷,在位8年。
武乙:(?―公元前1113年),子姓,名瞿,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35年。
文丁:《史记》作文丁,子姓,名托,商朝第二十九任君主,在位11年。
帝乙:(?—公元前1076年),子姓,名羡,商朝第三十任君主,在位26年。
帝辛: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 沫邑(今河南淇县)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
五、殷商十二帝?
从盘庚至纣,传八代十二王,凡二百七十三年
(盘庚) 子旬 (前1300年---前1273年)
(小辛) 子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小乙) 子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祖庚) 子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祖甲) 子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廪辛) 子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庚丁) 子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武乙) 子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文丁) 子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帝乙) 子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纣王(帝辛) 子受 (前1075年---前1046年)
六、商朝的三个皇帝?
①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朝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
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即立。
小辛死后,传帝小乙。
小乙死后,即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武丁。
在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
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②
商汤(即成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外丙,商代天子,名胜。商开国君主汤之子,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
帝辛(辛、纣,约公元前1105年-约公元前1046年),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史称纣王、商纣王。
他在位期间,经略东南,征讨东夷,将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巩固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但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
后期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③
商朝共有31位皇帝,分别是: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
七、商朝君主列表?
商汤(商朝第一个帝王,黄帝后裔,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故名商族,汤为商族首领,在位30年,公元前1617-前1588年)
太丁(本应商朝第二位帝王,汤之子,未继位即死)
外丙(商朝第二位帝王,汤次子,太丁之弟)
仲壬(商朝第三位帝王,汤之子,外丙之弟)
太甲(商朝第四位帝王,汤之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仲壬之侄儿)
沃丁(商朝第五位帝王,太甲之子,太丁之孙)
大庚(商朝第六位帝王,沃丁之弟,太甲之子。在位25年,公元前1529-前1505年)
小甲(商朝第七位帝王,太庚之子)
雍己(商朝第八位帝王,小甲之弟,在位12年,公元前1487-前1476,商朝开始衰落)
太戊(商朝第九位帝王,雍己之弟,汤五世孙)
仲丁(商朝第十位帝王,太戊之子)
外壬(商朝第十一位帝王,仲丁之弟)
河亶甲(商朝第十二位帝王,外壬之弟)
祖乙(商朝第十三位帝王,河亶甲之子)
祖辛(商朝第十四位帝王,祖乙之子,在位16年,公元前1369-前1356年)
沃甲(商朝第十五位帝王,祖辛之弟)
祖丁(商朝第十六位帝王,祖辛之子)
南庚(商朝第十七位帝王,祖丁之堂弟,沃甲之子)
阳甲(商朝第十九位帝王,祖丁之子)
盘庚(商朝第二十位帝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很有作为)
小乙(商朝第二十一为帝王,盘庚之弟)
武丁(商朝第二十二位帝王,小乙之子)
祖庚(商朝第二十三位帝王,武丁次子)
祖甲(商朝第二十四位帝王,武丁三子)
廪辛(商朝第二十五位帝王,祖甲之子)
康丁(商朝第二十六位帝王,廪辛之弟)
武乙(商朝第二十七位帝王,康丁之子)
太丁(商朝第二十八位帝王,武乙之子)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帝王,太丁之子)
帝辛(商纣王,商朝第三十位帝王,帝乙之子,在位52年,公元前1105-前1046年)
八、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在位先后顺序?
先后顺序: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
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亡于夏桀,被商朝所灭
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亡于商纣,被周所灭
周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以镐京为都,
周厉王姬胡(?―公元前828年),姬姓,名胡,金文作㝬。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8年—公元前842年。
公元前771年亡于周幽王,被犬戎所灭。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由于周王室实力衰微,诸侯争霸,这一时期又被成为春秋战国。
公元前21世纪,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帝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经过几代传承,周厉王继位,由于他统治无道,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后被放逐,周朝从比此衰落,后来有周幽王在位。
他宠爱包姒,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王。
然后纣是商最后一任王。
先西周,后东周
西周(按顺序)1、周武王姬发2、周成王姬诵3、周康王姬钊4、周昭王姬瑕5、周穆王姬满 6、周共王姬繄扈7、周懿王姬囏8、周孝王姬辟方9、周夷王姬燮10、周厉王姬胡11、周宣王姬静12、周幽王姬宫湦13、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按顺序)1、周平王姬宜臼2、周桓王姬林3、周庄王姬佗4、周釐王姬胡齐5、周惠王姬阆
6、王子颓姬颓7、周襄王姬郑8、周顷王姬壬臣9、周匡王姬班10、周定王姬瑜11、周简王姬夷
12、周灵王姬泄心13、周景王姬贵14、周悼王姬猛15、周敬王姬匄16、周元王姬仁17、周贞定王姬介18、周哀王姬去疾19、周思王姬叔20、周考王姬嵬21、周威烈王姬午22、周安王姬骄
23、周烈王姬喜24、周显王姬扁25、周慎靓王姬定26、周赧王姬延
④
最早是夏桀,然后是商纣王,接着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然后是周厉王国人暴动。
⑤
夏桀最先,然后商纣,在然后周厉王,最后周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