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指哪个朝代?


一、南北朝是指哪个朝代?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南北朝不是一个朝代,而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出身于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晋书》奉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奉南朝为正统。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

1、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南北处于分裂状态。从东晋十六国到隋朝,始于420年宋武帝建立南宋王朝,到589年隋朝摧毁南朝陈。出生于北周八大支柱之一的李唐宗室修订的《晋书》以北朝为正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南朝为正统。

2、南北朝初期仍为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往也十分频繁,东至日本、朝鲜半岛,西至西域、中亚、西亚,南部的东南亚和南亚。

3、北朝继承了五胡十六国,这是一个胡汉融合的王朝。北魏皇室多为鲜卑人。鲜卑王室逐渐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北魏孝文帝的中国化运动最为繁荣。由于北方的柔然制约着北魏,北魏很难全力冲入南朝,直到更接近北魏的突厥取代柔然,北魏才更加稳定。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出身于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晋书》,奉南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

南朝作为汉族政权和东晋的延续,其各朝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级士族,因为在东晋末期之后,军职大多由士族或次级士族等担任。

由于执政者的努力,出现元嘉之治与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国力富盛。

皇帝受获声誉深重的主流士族拥护,然而士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并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门担任军职或次要官职以平衡政治势力。

由于皇室内部也因为争夺皇位的斗争,时常发生宗室血腥事件。

由于战略运用错误与北朝的兴起,使得南弱北强,疆域渐渐南移。

到南朝梁时为梁武帝改善,和北魏六镇之乱,使南朝国力逐渐追上北朝。

但在他晚年时,过度崇信佛教,国家承平日久,民众不习战事,侯景发动侯景之乱后,梁武帝死在台城,部分萧氏皇族为争夺皇位而各自为战,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最后到南朝陈的陈文帝完全统一南朝,但南朝国力已衰,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

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北魏皇室多为鲜卑族。而鲜卑皇室也逐渐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最盛。由于北部的柔然牵制北魏,使得北魏难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较亲北魏的突厥取代柔然后才较安定。北魏后期政治逐渐败坏,六镇民变后国力大衰。

北朝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并分别由北齐及北周取代。北齐的核心主要为六镇流民及关东世族,其军力比较强盛。由于其源头六镇流民偏向鲜卑化以及统治者为鲜卑化汉人的原因,使得北齐主要提倡鲜卑文化。北周在立国时鲜卑军不如北齐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齐及南朝梁,所以建立关中本位政策,融合鲜卑及汉人尽量消除胡汉隔阂。

最后北周形成团结的贵族关陇集团,得以攻灭因政治混乱而衰退的北齐,而汉族也逐渐成为北周军队的主力,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及主体,取代鲜卑贵族,也为后来的杨坚建隋打好了基础。北周武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入朝辅政。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立隋朝。隋文帝于开皇九年下诏灭陈,自西晋末南北分裂300余年的中国再度统一,南北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南朝和北朝的统称

南北朝

中国历史时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1]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1]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二、南北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

该时期南北两势虽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该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

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1、南朝宋

南朝宋(420-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国力最强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刘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刘裕死后,宋文帝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元嘉年间一片繁荣,史称“元嘉之治”。

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败致国力大损,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

公元479年被权臣萧道成取代,建立南齐,刘宋覆灭。

刘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文化上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家,如谢灵运、刘义庆、鲍照、裴松之、范晔、颜延之、祖冲之、何承天等,建康文学史论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世说新语》、《后汉书》、《三国志注》等名著诞生于这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2、南朝齐

齐朝(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个朝代。

开国皇帝萧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此时宋朝内斗激烈,萧道成逐渐掌握大权。

公元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拥立他的弟弟刘准继位。萧道成被封齐王。在这之后,萧道成铲除了忠于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齐。国号源于谶纬之说。民间有谶歌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覆灭,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仅有二十三年。

3、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他称帝之前,在基层政权机构干过一些年,有一定的从政经验,对齐末的腐朽统治耳闻目睹。

故即位后,所实行的政策大都对梁的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复苏发展有益。

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使这两朝趁虚攻夺了南梁大片土地,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

南朝梁享国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前取消其帝号。

4、南朝陈

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区。

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

陈朝刚建立时(557年)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

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逐渐好转。

陈霸先于永定三年(559年)病逝,其侄陈文帝陈蒨即位,陈蒨大力革除南梁奢侈之风,使陈朝治稍为安定。

天康元年(566年),陈蒨死,遗诏太子陈伯宗继位,于次年被文帝弟陈宣帝陈顼所废。

陈顼即位后,继续实行陈蒨时轻徭薄赋之策,使江南经济逐渐恢复。

太建九年(577年),北周灭北齐。

翌年,周陈在吕梁展开激战,周败陈,吴明彻被俘,淮南之地得而复失,江北州郡尽为北周所有。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病死,太子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后主不问政事,荒于酒色,陈朝政治已江河日下。北方的隋文帝杨坚积极准备灭陈。祯明二年(588年),杨坚命其子杨广等统军攻陈(隋灭陈之战),至次年攻陷建康,南朝陈灭亡。隋朝统一,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三、南北朝的历史,简单介绍一下?

魏晋是指从公元220年到公元420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的前一阶段。

从“魏晋”一词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四、魏晋到底指的是哪一个时期?南北朝为什么叫魏晋南北朝?

魏晋是指三国到两晋一段时期。

魏是指三国中的魏国,魏承汉统,所以三国时期,多称魏。司马氏代魏建立晋朝,西晋一统江山。到后来五胡乱华,衣冠南度,就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这一段历史就是魏晋时期。

再之后,南朝大将刘裕代晋建立宋国,北朝鲜卑拓跋焘建立北魏,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并立阶段。

这一段历史合起来就是魏晋南北朝了。

魏晋和魏晋南北朝是两个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学概念里,有魏晋风骨之说,这里的魏晋指的是东汉末年,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代表。其诗歌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精简刚健。自然明白且流畅。

如果魏晋用于古代历史时期,指的是三国到西晋时期,其中曹魏与西晋是一脉相承的。

魏晋南北朝指的是自东汉覆灭后到隋朝统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

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条时间线,统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是三国时期的魏朝,晋是晋朝;南北朝是魏晋南北朝的其中九个王朝。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国并存的时期,是几个朝代的统称。这个时期由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逼迫东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建立了魏朝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国而重新统一结束,共369年。

曹丕建立的魏朝属于三国时期,曹魏建于220年,亡于265年,历5帝,共45年。曹魏逼迫汉室禅让而建国,在三国时期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三国中的另外两国蜀汉、东吴则为割据政权,所以曹魏为正统,被称为魏朝。

晋朝在公元265元由司马炎取代魏朝而建立,后世区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265年——316年),历4帝,共51年。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塞外的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在北方建立了数个非汉族政权,我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在公元316年亡于五胡十六国中的前赵。

西晋灭亡后,晋朝皇室后裔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现在的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割据着南方的半壁江山,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公元420年刘裕篡夺帝位,东晋灭亡。东晋历11帝,共103年。

由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政权开始,我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指晋朝灭亡后,南方和北方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经历了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1、刘宋(420——479),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篡位建立刘宋,刘宋历8帝,共59年。

2、南齐(479——502),公元479年,刘宋将军萧道成篡位建立南齐,南齐历7帝,共23年。

3、南梁(502——557),公元502年,萧衍篡夺南齐政权,建立南梁,南梁历7帝,共55年。

4、南陈(557——589),公元557年,陈霸先篡夺南梁政权,建立南陈,南陈历5帝,共32年。

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北魏逐步吞并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等国,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

1、北魏(386——534),历12帝,共148年。北魏的前身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代国,公元386年,拓跋珪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公元398年6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

2、东魏(534——550),历1帝,共16年。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脩受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

3、西魏(535——557),历3帝,共22年。公元535年宇文泰在关中毒死孝武帝元脩,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

4、北齐(550——577),历5帝,共27年。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

5、北周(557——581),历5帝,共24年。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于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被迫禅位于杨坚,隋朝建立。公元589年,隋军俘虏南陈后主陈叔宝,南陈灭亡。至此,隋朝重新统一了中国南、北方,长达369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结束。

魏晋南北朝是几个不同的概念,并不是说南北朝又叫魏晋南北朝。

魏朝

魏指的是东汉末年曹丕代汉以后建立的政权,由于魏承汉祚,而且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强,又占据中原地区,所以被视为汉朝之后的正统王朝,加之后来他的衍生朝代晋统一三国,结束了中国长达百余年的分裂,于是被史家视为正统。

晋朝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晋朝可从中划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代,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都城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都城建康。

晋朝历史经历了三国群雄的纷争,265年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消灭东吴,统一中国,晋惠帝时期,发生八王之乱,此时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建立了一系列割据一方的政权,统称十六国。 ,16年,匈奴攻占长安,晋朝南迁到建康,司马睿于317年建立东晋政权。

隆安三年,孙恩、卢循等二十七人在会稽起兵反抗晋朝,晋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东来镇压,刘牢之请刘裕为参府军事,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成为东晋一员虎将。

刘裕于元兴三年二月初一,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篡晋的楚帝桓玄,405年,击败桓玄,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任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兖州刺史、录尚书事,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权倾天下。

刘裕执政晋室后,于409年率军灭掉广固的南燕政权,又回师击败卢循,元兴九年,又西攻盘据四川的谯纵,收服巴蜀,元兴十二年,后秦姚兴病逝,姚泓继位,兄弟相残,关中大乱,元兴十六年刘裕攻克长安,灭后秦,受封为宋王,受九锡,元熙二年,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位,国号宋,改元永初,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而南朝指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到陈霸先建立的陈朝而止,这期间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计169年,分别有《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南史》等记载这一段时间。

刘宋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

齐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梁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陈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

北朝指的是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统一中原地区到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这共计121年时间,这期间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五个政权,史书则有《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等记载。

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从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为高洋所代,东魏共历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公元557年为宇文觉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城,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公元577年为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为隋杨坚所代,共历五帝、25年。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再次统一中间这一段时期之所以称为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代是一个分裂的时代,所以被合起来称呼,如果从禅让关系看从汉到梁陈,一直未断。

很多人搞不懂“魏晋南北朝”的朝代顺序,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内政权更替太过于频繁了,其实,理清楚了就很简单的。

一,“魏晋南北朝”里的魏,指的是曹操之子曹丕建立的“曹魏”,并非后面南北朝时期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东魏和西魏。容易混淆的地方也在这里。曹魏属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而北魏、东魏、西魏已经是南北朝时期了。

二,魏晋这个顺序并没有错,魏在三国里面实力最大,也占据着长安和洛阳,是比较正统的,虽然历史演义里以刘备的“蜀汉”为正统,但是曹魏在当时确实不管从实力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核心区域,所以,我们用“魏”来代指三国时期。

三,魏之后是两晋:西晋和东晋,西晋是全国统一的,而与东晋并存的还有北方的:十六国和统一北方的前秦。东晋结束以后才是南北朝。南北朝里面又一个好几个“魏”,所以很多人会错误的以为是魏在前,还是魏在后?要知道,后面的魏统一总结起来就是“北朝”因此,魏晋南北朝这个说法是没有错的。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这段历史的前一阶段。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400年。

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

在304年因为成汉与刘渊的立国,使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6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

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

南朝历经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北魏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起义,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并之后分别自立为北齐与北周。

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武帝死后,政权逐渐掌握在杨坚手上。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

之所以叫魏晋南北朝是因为魏国是受汉献帝禅让的,虽然是逼迫献帝禅让,但也算是有了合法手续属于正统王朝,又统治中原地区,不论是国土面积统治人口还是经济军事实力都是三国之首,而晋朝又从魏国禅让而来,所以就叫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之后隋唐之前的政治大分裂时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或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229年称帝,建立吴国。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统一。从220年到280年,称三国时期。

290年,司马炎病死。从291年起,发生了连续十几年的八王之乱,西晋的国力遭到巨大的消耗,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趁机进入黄河流域,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东晋开始,420年东晋灭亡。

从420年到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420年到479年,是刘裕建立的宋,479年到501年是萧道成建立的齐,501年到557年,是萧衍建立的梁,557年到589年,是陈霸先建立的陈。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了多个民族政权频繁更迭的时期,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称为五胡16国时期。

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是北朝的开始。

534年,东魏建立,由权臣高欢控制。

535年。

西魏建立。

由权臣宇文泰控制。

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

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

577年,北周灭了北齐。

581年,北周大杨坚取而代之,建立隋朝。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所谓魏晋,就是指220年到420年。所谓南北朝,就是指420年到589年。所谓魏晋南北朝,就是指220年到589年。中国史学工作者习惯说南北朝时期或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少有人说魏晋时期。

五、南北朝历史简介?

南北朝的历史,始于刘宋建国。

南朝:东晋灭亡,刘裕篡位,建立刘宋。宋朝末年,实权被大将萧道成夺取,萧道成废掉宋朝,建立南齐。南齐末年,东昏侯荒淫无道,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反齐,建立梁朝。梁朝末年国力衰弱,被北朝灭亡,大将陈霸先收复建康,建立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陈朝经四帝,被隋朝灭亡,

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南迁汉化,末年政治腐败,发生起义,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武帝灭佛,统一北方。末年幼主当朝,被外戚杨坚夺权,建立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