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一、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时间的起止有4种说法。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政治上,各种改革,变法连接不断,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通过这种政治变革,奴隶制度最终消亡,新兴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战国(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战国时代及之前的春秋时代,都是后世史家对东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前403年三家分晋。目前,《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而在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

二、春秋战国起止时间?

春秋战国时间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奉行侠义文化,“士为知己者死”和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

战国时代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养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这些士挣脱了奴隶制的束缚,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了战国时代的学术空气。

春秋战国时间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而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的一个各国混战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公元前453年的时候,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了晋国作为标志。春秋时期的时间主要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而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国家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最后秦统一了六国。

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于是诸侯群雄纷争不断。其中,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为“春秋五霸”。而后,韩、赵、魏三家在灭掉智氏之后瓜分了晋国,于是各国开始混战。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不稳定时期,但实际上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三、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时候?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春秋战国是西周朝代。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之中思想发展最快一个阶段,当时思想百家争鸣,学术非常活跃,并且也是中国华夏历史之上,比较长时间一段分裂,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朝代,可以说它是一个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之中不可缺少一个朝代。

在周王因为诸侯分割之后,实力减弱,从而许多诸侯直接占据一方土地之后,在建立自己土地国家之后,称霸四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在各地都发起战争,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比较混乱朝代原因,各地诸侯都纷纷抢占土地。各个诸侯国家各推自己管理制度,从而出现百家争鸣现象,许多的文学仕家,都纷纷提出自己思想,并且在当时对思想文化的管控的力度,还是比较小,每个诸侯国内,思想文化繁荣,从而使春秋战国成为一个思想繁荣国家。春秋时期,周天子还有名义上的影响力。到战国时期,周天子虽然存在,但名存实亡了。

按周制,只有天子才能称王。春秋时期,只有蛮荒之地的楚国,以及后期的吴越,才敢称王。称王之后,表明政治上与周天子平等了。诸侯可以与周天子平等,大夫自然也可以与诸侯平等。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不但瓜分老主子晋国的家产还各自称王,与周天子平级了。

不但晋国如此,齐国大夫田氏也夺了姜家的权,在齐国进行了改朝换代。在各国内部权力变化的同时,又加上外部大国对小国的武力吞并。这样,战国中后期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

天无二日,地无两主,既然大家都称王,那就此一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经过两百多年的争斗,秦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秦始皇扫灭六国。天下一统。历史打开新的一页。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战国时间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而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的一个各国混战时期。

四、春秋战国起止的时间是?

春秋战国起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止。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BC770-BC221一共500多年

五、春秋战国的具体起止时间?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春秋战国 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

六、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

春秋时期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段时间

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七、春秋战国持续多少年?

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481年,起止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八、战国时代起止时间?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战国时代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期包括周朝灭亡前,周朝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东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仅依历来惯例,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智氏,三家分晋为起始标志,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

战国分为春秋乱世、百家争鸣、大秦帝国的崛起。是中国的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正经历着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划时代的变革。

战国时代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九、春秋战国和三国哪个在前?

春秋战国在公元前,三国在公元后。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驾崩。平王东迁洛阳。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间段。春秋五霸变成战国七雄。最后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

秦始皇驾崩后,二世胡亥继位,三年秦灭。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后来王莽篡权,导致西汉灭亡,光武帝刘秀成立了东汉王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席卷东汉半壁江山。从此开启了战乱纷纷的三国乱世。

春秋战国在前。

春秋战国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而三国是在220年-280年,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

春秋战国在前。春秋战国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三国时间起止时间220年-280年。

十、春秋战国时期早还是三国时期早分别是多少年代哈?

1.春秋战国时期,要比三国时期早得多,春秋战国以后,还有秦朝,汉朝,东汉末年,才发生三国。

2.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八百年开始的,到秦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结束。三国大约发生在公元200年左右。

3.两个时期,相差了五六百年吧!春秋战国时期要早得多了。

春秋战国时期比三国时期早。

具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史学意义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并不等同于东周时期),三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此段历史时期的中华大地上,分为曹魏、孙吴、蜀汉三个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