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帝王顺序一览表,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在位先后顺序?
- 学习百科
- 2025-02-02
- 6热度
- 0评论


一、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在位先后顺序?
①
先后顺序: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
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亡于夏桀,被商朝所灭
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亡于商纣,被周所灭
周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以镐京为都,
周厉王姬胡(?―公元前828年),姬姓,名胡,金文作㝬。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8年—公元前842年。
公元前771年亡于周幽王,被犬戎所灭。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由于周王室实力衰微,诸侯争霸,这一时期又被成为春秋战国。
②
公元前21世纪,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帝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经过几代传承,周厉王继位,由于他统治无道,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后被放逐,周朝从比此衰落,后来有周幽王在位。
他宠爱包姒,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③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王。
然后纣是商最后一任王。
先西周,后东周
西周(按顺序)1、周武王姬发2、周成王姬诵3、周康王姬钊4、周昭王姬瑕5、周穆王姬满 6、周共王姬繄扈7、周懿王姬囏8、周孝王姬辟方9、周夷王姬燮10、周厉王姬胡11、周宣王姬静12、周幽王姬宫湦13、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按顺序)1、周平王姬宜臼2、周桓王姬林3、周庄王姬佗4、周釐王姬胡齐5、周惠王姬阆
6、王子颓姬颓7、周襄王姬郑8、周顷王姬壬臣9、周匡王姬班10、周定王姬瑜11、周简王姬夷
12、周灵王姬泄心13、周景王姬贵14、周悼王姬猛15、周敬王姬匄16、周元王姬仁17、周贞定王姬介18、周哀王姬去疾19、周思王姬叔20、周考王姬嵬21、周威烈王姬午22、周安王姬骄
23、周烈王姬喜24、周显王姬扁25、周慎靓王姬定26、周赧王姬延
④
最早是夏桀,然后是商纣王,接着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然后是周厉王国人暴动。
⑤
夏桀最先,然后商纣,在然后周厉王,最后周幽王
二、殷商时期的所有的皇帝?
殷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1 大乙 天乙 高祖 汤 履 前1617年—前1588年
大丁 太丁
托
未即位
2 卜丙 外丙
哀 胜 前1587年—前1585年
3 — 仲壬
懿 庸 前1584年—前1581年
4 大甲 太甲 太宗 文 至 前1580年—前1558年
5 — 沃丁
昭 绚 前1557年—前1529年
6 大庚 太庚
宣 辩 前1528年—前1503年
7 小甲 小甲
敬 高 前1502年—前1501年
8 雍己 雍己
元 密 前1500年—前1489年
9 大戊 太戊 中宗 景 伷 前1488年—前1414年
10 中丁 仲丁
孝成 庄 前1413年—前1403年
11 卜壬 外壬
思 发 前1402年—前1392年
12 戋甲 河亶甲
前平 整 前1391年—前1383年
13 且乙 祖乙
穆 滕 前1382年—前1364年
14 且辛 祖辛
桓 旦 前1363年—前1346年
15 羌甲 沃甲
僖 逾 前1347年—前1323年
16 且丁 祖丁
庄 新 前1322年—前1314年
17 南庚 南庚
顷 更 前1313年—前1308年
18 象甲 阳甲
悼 和 前1307年—前1301年
19 般庚 盘庚 世祖 文成 旬 前1300年—前1273年
20 小辛 小辛
章 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21 小乙 小乙
惠 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22 武丁 武丁 高宗 襄 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且乙(孝已) 祖乙(孝已)
祖戊 祖戊
23 (未闻其祭名也)
-
篡位而後世祭祀去其排位,删其名号。甲骨文中有记载
24 且庚 祖庚
后平 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25 且甲 祖甲 世宗 定 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26 廪辛 廪辛
共 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27 康丁 庚丁
安 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28 武乙 武乙
烈 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29 文丁 太丁
匡 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甲骨文中亦作“文武丁”
30 帝乙 帝乙
德 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31 帝辛 帝辛
纣 受 前1075年—前1046年
三、大商朝一共经历多少皇上?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从商朝帝王显贵们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所以有31个王
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从商朝帝王显贵们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所以有31个王
四、商朝皇帝列表wap.5156edu.com?
商朝皇帝列表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商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
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商朝子姓。
五、春秋,西周,东汉,夏,战国,商,西汉,三国,秦朝 ,按先后顺序排列?
先后顺序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1、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左右。亡于夏桀
2、商朝(约前1600年前后—前1046年)。
3、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
4、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5、战国时期(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6、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
7、西汉(前202年-9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两汉。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后被东汉所取代。东汉亦是汉朝的一部分,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乃建都洛阳,而西汉则建都西边的长安。
8、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两汉。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后被东汉所取代。东汉亦是汉朝的一部分,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乃建都洛阳,而西汉则建都西边的长安。
9、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
10、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11、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覆亡,史称东晋/11、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12、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附】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司马晋 群雄割据有十六 南朝宋齐梁陈出 北朝三魏继齐周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辽金元明清休
六、商朝的始祖?
契
商朝,也被称为殷,是我国古代的第二个朝代。《史记》中对商的称呼更偏向于殷,为便于阅读,本文采用众所周知的商。
言归正传,简狄怀孕后生下了契,契长大后辅佐大禹治水很有功劳。舜说,契啊,你当司徒,要谨慎的教化百姓哈,还把商地封给了契,并且赐姓为子氏。商就这样诞生了。可以说,契就是商的开国君主,从记载看,契是没有父亲的,所以契是商的当之无愧的始祖。
契五帝时期商族部落始祖
帝喾的儿子
契(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又名卨,别称“阏伯”。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兄。被帝尧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为号称“商族”,契成为商族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
与兄弟实沈曾居于深林之中,因二人不和,父亲帝喾把契迁居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把实沈封迁居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将兄弟二人分开。
尧称帝时封契为司徒,后被封为契玄王。
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筑造阏伯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契在他的居住地商(今商丘)做火正,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中国民间尊他为“火神”。
契死后葬于商丘阏伯台下,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
南宋时,宋高宗颁旨召封其为“商丘宣明王”,由皇帝直接主持祭祀商丘宣明王的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