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介绍,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青铜器,了解西周时期历史文化点滴
- 学习百科
- 2025-02-02
- 5热度
- 0评论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数量众多的西周时期青铜器,在“古代中国”展馆中展出的此类器物中,不乏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西周是青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周青铜包含了礼器、兵器、乐器等多个种类,而且铭文比商代明显增多,这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利簋 周武王时期。
镇国青铜器,记录“牧野之战”,是商周之间的界碑。
利簋底部铭文
“yao公”青铜簋 周成王时期。
器内底铸有铭文,记述了周成王二十八年王命唐伯侯于晋一事,是有关晋国早期分封的珍贵史料。
底部铭文
“康侯”青铜爵,周成王时期。
此器有铭文“康侯”。
“康侯”青铜斧 周成王时期。
康侯斧是周武王之弟封的白作铜器。康侯,史籍中又称康叔、卫康叔。称康叔因其最早的封地为畿内之“康”地,且排行为“叔”。 称卫康叔,因平叛三监之乱后,康叔改封至卫地做卫侯。
器身上的铭文
“小臣宅” 青铜簋 周成王时期。
器内铸铭文,记述白懋父赏赐小臣宅盾、戈、车、马。
“小臣宅” 青铜簋铭文
“禽”青铜簋 周成王时期。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爆发了“三监之乱”。
这场反叛,还得到徐国、奄国等东方小国的支持。
禽簋铭文记录了周公东征、剪灭奄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十分珍贵的史料。
铭文涉及诸多显赫的历史人物,如周成王、周公、鲁公伯禽,其称谓及在此次征伐事件中的地位等内容,也为解决西周初期“周公摄政”“伯禽代封”等历史悬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禽簋铭文
青铜觥 周康王时期。
“宜侯夨ze ”青铜簋 周康王时期。
分封制是周代的制度创建,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成为周王朝的立国制度核心。
通过分封制的推行,周人的政治版图得以不断扩大。
宜侯夨簋内底铸有长篇铭文,记录了周王册封夨由虞地改封至宜地,并赐予相应的赏赐品。
夨的身份也因此次改封之命,由虞侯变为宜侯。
西周时期有关分封内容的有铭铜器数量不少,但多为传世品,均为证史之重器。
宜侯夨簋所记载的分封内容,却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且是出土铜器,故十分珍贵。
宜侯夨簋铭文
“长思”青铜簋 周穆王时期。
“匽yan侯”,青铜盂 西周早期。
关于周代分封国的数量及国名,今已不可尽考。
但一些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分封国,如晋、鲁、齐、燕、楚、秦等,虽然分封时间不一,且个别存在改封的情况,但出土文物均可证明其存在的事实。
燕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重要分封国。
青铜器铭文中,燕国自称为 “匽”。
“匽侯”盂内壁铸有铭文 “匽侯作*盂”,是燕国早期某位燕侯的自作铜器。
“匽侯”盂出土于辽宁喀左,表明燕国早期时,其国力影响范围十分广远,向北已跨出华北平原北缘而抵达辽河平原
青铜盂铭文
“召”青铜卣 西周早期。
召卣的内壁铸制铭文,记述了周王将毕地 “方五十里”赏赐作器者召。该篇铭文反映的上地制度与分封制的“侯于某”不大相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周早期的土地分配方式。
召卣铭文
青铜罍 西周早期。
1959年与1980年,四川彭州竹庄先后发现了两处青铜器窖藏,这件象首耳青铜罍便是1980年窖藏中出土的青铜容器之一,器物造型带有西周早期的作风,器身的卷龙纹、牛纹等也属周人的代表性装饰纹样。
这件器物出现在蜀文化的腹地,却并非蜀文化自身创造或吸收周文化后创造的冶铸品,而反映了中原文化与蜀文化在这一时间节点上的文化交融事件。
据《尚书 •牧誓》 记载,在武王灭商这一历史事件中,古蜀之师追随周人,参与了灭商的战争。
竹庄两处窖藏存有中原风格青铜容器的现象,反映了蜀人征战凯旋,班师回朝携带战利品或军功品的历史。
青铜雁尊 西周早期。
“倗peng 生”青铜簋 西周中期。
器内铸有长篇铭文,内容涉及当时田地的使用情况。铭文中的字体象形程度降低,趋向线条化、平直化,汉字的这种演变趋势始于西周中期。
“盠li”青铜方彝 西周中期。
盠方彝堪称西周青铜器的翘楚之作,虽然器物体量较小,但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均十分丰富。
从历史价值来看,器、盖铸制同铭长篇册命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命作器者盠,让其作为西六师、殷八师的纠察之官,管理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
铭文内容反映出西周王朝森严的军事体制以及西周官制。
从艺术价值来看,盠方彝的造型艺术与一般的方彝有异,器盖较高,为庑殿顶状(四阿式屋顶)。
同时器身两侧置有上卷式的象鼻耳,使得整件器物外观十分具有张力。
器身与器盖的中心均装饰涡纹,在同时期器物中具有较鲜明的装饰个性。
从科技价值来看,整件器物的造型,因器盖及其上捉手均采用庑殿顶状的造型,隐约反映了当时的重檐式的殿顶建筑结构,可窥见西周王室宫殿的建筑风采
盠方彝铭文
“盠”青铜驹尊 西周中期。
这件驹形青铜尊胸部铸有长篇铭文,记述了周王在辟雍大池之岸举行执驹礼,期间赏赐作器者盠两匹马驹。盠为感谢王恩,铸制这件驹尊告知先祖并以为纪念。
青铜驹尊铭文
xi盉 西周中期。
xi盉铭文
Xi 盘 西周中期。
Xi盘铭文
“无qi”青铜簋 周厉王时期。
器内铭文,记载了周厉王征伐南夷的史实。
簋内铭文
“虢季子白” 青铜盘 周宣王时期。该青铜盘的内底铸制长篇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率军对猃狁作战立功,周宣王宴飨并赏赐虢季子白。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著名的青铜器之一,其铭文是一篇优美的韵文,可与史实相互印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虢季子白盘铭文
“不qi” 青铜簋盖 周宣王时期。
器盖内铸铭文,记述猃狁侵犯周人西部边境,不qi受命抗击,获胜后得到赏赐。
簋盖铭文
郑閇bi叔钟 西周晚期。
郑閇叔钟铭文
“颂”青铜壶 西周晚期。
册命制,是西周王朝的官员任免制度。册命,则是一项隆重的典礼,一般周王任命百官、诸侯或卿大夫任命其下属,都要举行册命仪式。综观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册命类堪称大宗,反映出西周王朝组织森严的官僚体系。
颂壶的颈部内壁铸有铭文,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周王册命领之事,包括册命仪节、内容、赏赐品等具体内容。这些材料可与《周礼》、《左传》等典籍中的有关记载相互印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颂壶铭文内容
西周青铜器,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呈现出高超的铸造技艺,既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是极其宝贵的艺术珍品。
史册号网友观点:西周早期青铜器的铭文显然比商代青铜器的铭文要多,记事性质也较强,可信度高,其内容可与古文献相互考证印证,这对考古及历史文化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