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攘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攘狄:

拼音:rǎng dí
注音:ㄖㄤˇ ㄉㄧˊ

词语解释:

抗击异族入侵。 清 曹寅 《闻二弟从军却寄》诗:“伏闻攘狄开边隅,闻子独载推锋车。”

词语分字解释:

“攘” 的基本字义: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 烦乱:~~(纷乱)。扰~。 捋:~袂。~

含有“攘” 的词语:

枪攘
披攘
殴攘
欧攘
闹攘
逊攘
修攘
威攘
侵攘
窃攘
恇攘
急攘攘
俇攘
荡攘
捞攘
寇攘
菑攘
敚攘
盗攘
尊王攘夷

“狄” 的基本字义: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有力的麋

含有“狄” 的词语:

八狄
五狄
六狄
巨狄
介狄
长狄
仪狄
北狄
白狄
有狄
夷狄
厍狄
戎狄
库狄
狄香
狄希
狄騠
狄克推多
狄狄
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