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顿悟”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 词语
- 2025-02-10
- 3热度
- 0评论


顿悟:
拼音:dùn wù
注音:ㄉㄨㄣˋ ㄨˋ
词语解释:
◎ 顿悟 dùnwù
(1) [insight]∶猛然醒悟
(2) [satori]∶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
-
(1).佛教语。谓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晋 宋 间已有 道生 立顿悟义,后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旨,禅宗南宗更主其说。与“渐悟”、“渐修”相对。《宋书·夷蛮传·天竺迦黎国》:“ 宋 世名僧有 道生 ……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之。”《坛经·般若品》:“我於 忍和尚 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唐 元稹 《梦游春》诗:“结念心所期,返如禪顿悟。”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序》:“儒家立训平易,而持行难於有终;不若佛之旨趣元微,而顿悟得於顷刻。”参见“ 顿渐 ”、“ 渐悟 ”。
(2).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謫居 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於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如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顿悟笔法。”
词语分字解释:
“顿” 的基本字义: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宕。抑扬~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然。~即。~悟。茅塞~开。 叩,跺:~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整~。 疲乏:困~。劳~。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一
含有“顿” 的词语:
顿递司酒
顿挫抑扬
顿遟
顿挫疗法
顿迟
顿茶顿饭
顿踣
顿兵
顿递司
顿递酒
顿躄
顿顇
顿递
顿挫
顿弊
顿地
顿毙
顿笔
顿惫
顿备
“悟” 的基本字义:
理解,明白,觉醒:醒~。领~。参(cān)~。感~。觉~。大彻大~。
含有“悟” 的词语:
洞悟
点悟
追悟
思悟
省悟
神悟
契悟
迷悟
俊悟
觉悟
恍悟
恍然大悟
独悟
测悟
标悟
晓悟
透悟
桃莱难悟
悟悦
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