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arian是什么意思,agrarian中文翻译,agrarian发音、用法及例句

•agrarian

agrarian发音

英:[əˈgreərɪən]  美:[əˈɡrɛrɪən]

英:  美:

agrarian中文意思翻译

n.平均地权论者

adj.土地的, 耕地的

agrarian词形变化

副词: agrarianly |

agrarian常见例句

1 、This was a feature of agrarian development in Britain.───这是大不列颠土地发展的一个特征。

2 、A movement for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land and for agrarian reform.───平均地权运动,土地改革为平均分配土地和土地改革而进行的运动

3 、The years prior to the anti-Japanese war are called the period of the Agrarian Revolution.───抗日战争以前,我们叫土地革命时期。

4 、This is a philosophy characteristic of an agrarian people, as I pointed out in chapter two.───这是具有农业民族特征的哲学,我在第二章已经指出了这一点。

5 、From an agrarian culture into a commercial culture.───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

6 、Victory on the agrarian reform front!───祝我们在土地改革战线上的胜利!

7 、And this armed struggle was the peasant agrarian revolu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oletariat.───而这种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斗争。

8 、The book was a paean to the old agrarian values which, he claimed, were part of Norway's soul.───该作是他对旧时农耕时期价值的赞誉,他认为农耕时期是挪威灵魂的一部分,同时他也意识到旧岁已逝,无法再回头了。

9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is the thoroughgoing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eople's Livelihood.───土地革命则是彻底的民生主义。

10 、His classical urbanity comes to his relief --if one can attribute urbanity to a former Agrarian.───是他的古典的优雅风格挽救了他,如果我们可以用优雅这两个字来形容过去的重农主者的话。

11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agrarian reform cannot be thorough unless the poor peasants and farm labourers are fully mobilized.───经验证明,土改必须在贫雇农发动起来的基础上去进行,才不致煮夹生饭。

12 、The mature stage is in the periods of the late agrarian revolutio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War of Liberation.───成熟时期即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时期;

13 、Since the agrarian reform polarization has taken place among the peasants.───在土地改革后,农民发生了分化。

14 、I'm researching a story on agricultural output collectivisation of former agrarian systems.─── 我在写一篇关于 旧式农业系统的农业产出集体化的文章

15 、Particularly in countries with long agrarian traditions -- and vocal green lobbies -- the idea seems against nature.───特别是在有悠久的农业生产传统和主张环保的游说集团的国家里,转基因食品的主意似乎有悖自然。

16 、McKinley was eager to propitiate the agrarian Middle west after his close victory over Bryan in 1896.───麦金莱于1896年在力量相匹敌的情况下战胜布赖恩后,急于要抚慰中西部农民。

17 、Qing expansion into Central Asia, based on dynamic commercial and agrarian growth.───因为商业互动和农业成长,满清扩张版图至中亚地区。

18 、Leave agrarian hall plan have 112 stone column and stake.───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

19 、It opposes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and therefore has no support from the peasantry.───国民党是反对土地革命的,因此没有农民的援助。

20 、Sha Wan leaves agrarian hall renown He old ancestral hall, it is Sha Wan the old ancestral hall of He clan.───沙湾留耕堂又名何氏大宗祠,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祠堂。

21 、It concluded with approval of the emphasis on the agrarian movement.───它的结论是赞成把重点放在土地运动上。

22 、The centre of the U.S. economy shifted from the agrarian areas to the industrial centres im the north.───美国的经济重心由农村转到北方的工业中心。

23 、The second stage was the War of the Agrarian Revolution.───第二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的阶段。

24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put into effect the principle of "land to the tiller", which is precisely what Dr. Sun Yat-sen propose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正是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过的政策;

25 、Although agrarian reform distributed land to both sexe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such laws were carried out unevenly.───虽然土地改革在土地分配上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但是这种土地法规执行上却参差不齐。

26 、The vast major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grarian i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outlook.───从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农业国。

27 、In 1859 before Lincoln was elected president,our country was largely an agrarian nation.───早在1859年,林肯当选总统之前,美国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

28 、By the winter of 1952 agrarian reform was basically completed, except in some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到一九五二年冬,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29 、It was the victory of the agrarian reform that made possible our victory in overthrowing Chiang Kai-shek.───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30 、People are leaving an agrarian way of life to go to the city.───人们正在放弃农业生活方式而转向城市。

31 、Our school system has been created in the Agrarian Age.───我们的学校体系在农业文明时代就建立了

32 、Deepen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in areas under the independent regime.───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

33 、The urban societ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ll have little identity with the agrarian philosophy.───二十一世纪的城市社会不大会同意农民的哲学。

34 、He'd received an unprecedented “C” on a paper he'd written for his agrarian econ class.───在农业经济学的考试结束后,他只拿到“C”的成绩,对他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35 、Communism and agrarian law think that they solve the second problem.───共产主义和土地法以为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36 、Dur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we based our correct class policy on the conditions of classes in rural areas.───在土地革命中,我们根据农村的阶级状况提出了正确的阶级政策。

37 、In agrarian societies, young couplings made sense.─── 在农业社会 *年轻一些是合理的

38 、The deepening of the revolution was of two kinds;both the agrarian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s were deepened.───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

39 、Agrarian reform will be completed in 1952, except in some areas inhabited by minority nationalities.───土地改革,除一部分少数民族住居的地区以外,即将于一九五二年全部完成。

40 、In Lincoln's time the US was largely an agrarian society.───在林肯时代,美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农业社会。

41 、Most old countries have had agrarian disputes between landlords and tenants.───在大多数古老国家内, 地主和佃农间都曾经有过土地纠纷。

42 、Despite the fact that Ireland is no longer an agrarian society, the urge to own land is a strong one.───尽管事实上爱尔兰不再是一个农耕社会,但拥有土地的欲望仍旧浓烈。

43 、But i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an isolated agrarian society into a global superpower.───但是它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孤立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开端。

44 、In the days of the agrarian reform, we consulted the masses whenever problems arose in order to straighten out ideas.───土地改革的时候,有事同群众一道商量,打通思想。

45 、In 1801 Jefferson became president and turned to promoting a more decentralized, agrarian democracy.───1801年杰弗逊就任总统,开始推行一种权力分散的促进农民利益的民主。

46 、In that perio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had not yet been carried very far.───这个时期,土地革命还没有深入。

乐观的俄罗斯作家?

赫尔岑(1812年~1870年)(Alexander Herzen),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赫尔岑被称为俄国社会主义之父。在信仰上,赫尔岑是农业民粹主义(agrarian populism)或农业集体主义(agrarian populism)、唯农(民)论(Agrarianism)的倡导者。

高尔基,雨果,托尔斯泰,赫尔芩,培根,是哪个国家的

1、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

2、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4、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

5、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

人物介绍:

一、玛克西姆·高尔基

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Gorky,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高尔基于1868年3月16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1884年,他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17年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革命出现的混乱、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及各种暴力事件,高尔基与列宁及新政权之间产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于疾病,也由于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分歧,高尔基出国疗养。

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1934年当选为作协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68岁的高尔基因病去世。

二、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三、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四、赫尔岑

赫尔岑(1812年~1870年)(AlexanderHerzen),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赫尔岑被称为俄国社会主义之父。在信仰上,赫尔岑是农业民粹主义(agrarianpopulism)或农业集体主义(agrarianpopulism)、唯农(民)论(Agrarianism)的倡导者。

五、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ViscountSt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受宫廷阴谋逐出宫廷,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

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参考资料:

弗朗西斯·培根—百度百科

赫尔岑—百度百科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百度百科

维克多·雨果—百度百科

玛克西姆·高尔基—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