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楷书吏”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楷书吏:

拼音:kǎi shū lì
注音:ㄎㄞˇ ㄕㄨ ㄌㄧˋ

词语解释:

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 晋 代始置。 宋 高似孙 《纬略·楷书》:“广内置楷书吏,自 晋 始。”

词语分字解释:

“楷” 的基本字义:

法式,模范:~模。~范。~则。~式。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正~。小~。~体。

含有“楷” 的词语:

工楷
小楷
大楷
寸楷
正楷
行楷
师楷
妙楷台
妙楷
两楷
细楷
隶楷
奉为楷模
真楷
恭楷
章楷
梁楷
强楷
楷体
楷素

“书” 的基本字义: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信。~札。~简。~函。 文件:证~。说明~。 写字或写的字

含有“书” 的词语:

瘦金书
誓书铁券
誓书
箧书潜递
箧中书
谯国新书
漆书
缥书
缪书
漫书
慢书
嫚书
雒书
蜡丸书
蜡丸绢书
蜡丸帛书
蜡书
蜡帛书
槁书
察书

“吏” 的基本字义: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含有“吏” 的词语:

残吏
贼吏
赃吏
赃官污吏
赃官汚吏
盐吏
绣衣吏
请吏
桥吏
冥吏
旁吏
能吏
铃吏
料吏
课吏
剧吏
酒吏
健吏
监吏
家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