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意思,大器晚成成语解释,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大器晚成 [ dà qì wǎn chéng ]

  • 成语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 成语注音: ㄉㄚˋ ㄑ一ˋ ㄨㄢˇ ㄔㄥˊ
  • 成语解释: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 成语例子: 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法语(expr. idiom.)​ un grand vase advient au Soleil couchant, les grands talents mûrissent lentement, Rome ne s'est pas construite en un jour, les grands génies se révèlent sur le tard

    英语lit.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make a big pot (idiom)​; fig. a great talent matures slowly,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a major figure will develop into a pillar of the state,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 近义词: 后生可畏
  • 反义词: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
  • 成语五行: 火木火金
  •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成语辨形: 器,不能写作“气”。
  •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
  • 成语谜语: 百岁挂帅;夜校出人才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成语属性: 成语

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

大器晚成的含义解释

大器晚成 [ dà qì wǎn chéng ]

⒈  指大材需要很长时间加工才能做成。喻指有大才的人要经长期磨炼,成就往往较晚,或作对长期不得意人的安慰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老子》

great minds mature slowly; A great talent takes time to mature;

什么是大器晚成的词典解释

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

⒈  本指大的器具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语出后引申指一个人的成就较晚。

《老子·第四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大器晚成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汉 王充 《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輒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 从弟 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 琰 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尔。”《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

《老子》中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器到底指的是什么?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隅:指角落,亦即靠边沿的地方。

方:指方正,或正圆。

大方无隅:就是说最方正,最正圆的东

西是没棱没角的。大到无穷无尽,无方

无隅无方所,广到无极限了。它就是无

边无际的虚空法界。

整个宇宙的形成,要经历无央数劫海!

不要把这个“器”,看成是世间法中的器皿!

世间法不能成就这样的器具。

所以“免成”之说是对的。

《老子》中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器到底指的是什么?

《老子》是春秋时期李耳的一部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全书现共分81章上下两篇,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句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属《德经》。其比较完整的一段话是:“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面一段话的字面意思是:“因此成语说的好:光明的路好像阴暗不光明,前进的路好像在后退,平坦的路好像崎岖不平;崇高的德好像虚谷,广大的德好像也有不足,刚强的德好像苟且懦弱,质朴纯真好像污浊;最洁白的反而有污垢,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皿反而最后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大道幽隐而没有名称。但是只有大道,才善于给予万物并且成全万物”。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老子在这段话中,用:明一一昧,进一一退,夷一一颣,上一一谷,建一一偷,真一一渝,白一一辱,方一一隅等反义词构成哲理深刻的警句,阐述了其德治主张。认为最深厚的德广大无边,如高山空谷,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有德者不以己长而逞能,而以德之不足自省,谦虚自处。心怀大志者须修立道德,永不自满。有德之人,五德俱全,宽厚待人,朴实无华。大德之人,包容一切,忍受一切,出污泥而不染。大德之人,心宇宽广,无内外,无方隅。其道无极,其方无限。圣人治国治民,妙在以善德之声之微,在于无声处大顺大化天下。大道无形无象,却生宇宙万物,天下万物其形皆隐存于万物之中。大道的本质贵于隐藏。真道无形,真佛无相。大道最慈悲广施大德化生万物,养育众生,不遗余力地促使万物终有大成。善待一切,把自已的一切都倾注给天下众生,唯独没有自己的私心私利。

由此可知“大器晚成”中的大器应该是指有大德之人。大德之人无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炼,积善累德,止于至善上德之境地,才能成为经天纬地之才。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