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薄成语,履薄临深的意思,履薄临深成语解释,履薄临深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履薄临深 [ lǚ bó lín shēn ]

  • 成语拼音: lǚ bó lín shēn
  • 成语注音: ㄌㄩˇ ㄅㄛˊ ㄌ一ㄣˊ ㄕㄣ
  • 成语解释: 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成语例子: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
  •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英语as if treading on thin ice, as if on the brink of a chasm

  • 近义词: 临深履薄
  • 成语繁体: 履薄臨深
  • 成语属性: 成语
  • 成语五行: 水木火水
  •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履薄临深是什么意思?

履薄临深的含义解释

履薄临深 [ lǚ bó lín shēn ]

⒈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什么是履薄临深的词典解释

履薄临深[ lǚ bó lín shēn ]

⒈  比喻小心戒慎。参见「临深履薄」条。

唐·张蕴古〈大宝箴〉:「恢汉高大度,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唐·王勃〈平台秘略赞十首·孝行第一〉:「履薄临深,惟王之则。」

履薄临深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参见参见“履冰”、“履薄”。参见参见“履冰”、“履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慄慄,用 周文 小心。”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君子居之兮实获我心,正俟命兮履薄临深。”

履薄临深的分开解释

履薄 : 1.行走于薄冰上。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

履薄临深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 履薄临深的意思是指在行走时薄弱的地方临近深渊,形容处境危险或困难重重。

2.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履薄临深,以自危也。

”意思是说当时的周国君主履险如薄冰,临近深渊,自身处境非常危险。

3.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们面临困境时的危险和艰难,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小心处理。

履薄临深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释义临深:面临深渊;履薄:脚踏薄冰,比喻处境非常艰险,必须十分谨慎小心。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终传》。东汉开国大臣马援的小女儿马氏,长得特别漂亮、灵秀,十三岁时就被选进宫,后成了明帝的皇后。她生性善良,待人宽厚,行事谨慎,宫中上下都很敬重她。

明帝的贾妃生了个儿子,名叫刘炟,马氏把他看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尽心抚育。后来刘炟即位,称为章帝。他尊马氏为皇太后,并多次提出要加封她的三个哥哥马寥、马防和马光。

马太后是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她清醒地看到,当时许多外戚无功受禄,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她对此很反感,所以婉转地予以拒绝。马廖的儿子马豫,担任步兵校尉,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行为放荡不羁。

眼看马太后没有给他家带来更大的恩惠,使他沾更多的光,心怀不满,口出怨言。

杨终是马廖的朋友,他见马廖如此放纵儿子,特地写信劝告,说:“本朝初,许多诸侯王因对子弟不加管教,触犯了刑法最终弄得国破人亡。如今您的地位和名望这么尊贵,怎么能面临深渊,脚踏薄冰,而不以他们的结局为诫呢?”

杨终的意思是如果这样下去,就会像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一样,一不留神就会造成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