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意思,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成语解释,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

  • 成语拼音: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 成语注音: ㄆ一ˊ ㄓ ㄅㄨˋ ㄘㄨㄣˊ,ㄇㄠˊ ㄐ一ㄤ ㄢ ㄈㄨˋ
  • 成语解释: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成语例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五卷:“今云欲预九锡之庆,乃甘心促寿愈疾以从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岂不愚惑之甚哉!”
  •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英语When the skin has gone, what can the hair adhere to?

  • 近义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两者的关系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 成语属性: 成语
  • 成语繁体: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成语五行: 水火水金水火土水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是什么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含义解释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

⒈  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亦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什么是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词典解释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pí zhī bù cún máo jiāng ān fù ]

⒈  皮都不存在了,毛又要长在那里呢?语出后比喻事物互相依附存在。也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僖公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左传·僖公十四年》:“冬, 秦 饥,使乞糴于 晋,晋 人弗与。

庆郑 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 虢射 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杜预 注:“皮,以喻所许 秦 城;毛,以喻糴。言既背 秦 施,为怨以深,虽与之糴,犹无皮而施毛。”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今 云 欲预九锡之庆,乃甘心促寿愈疾以从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岂不愚惑之甚哉!”亦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亦省作“皮去毛安附”。 宋 苏舜钦 《淮上喜雨联句》:“本蹷邦岂寧,皮去毛安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什么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指的意思是:原义是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后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寓意:世间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没有皮怎么可能有毛呢?”改为文言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释义:焉:哪儿;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来源:《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示例: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有一年,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可是向国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这必定是各级官员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来的。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将羊皮统子反穿在身上,皮统子的毛向内皮朝外,那人还在背上背着一篓喂牲口的草。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上前问那人道:“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羊皮衣,把皮板露在外面来背东西呢?” 那人回答说:“我很爱惜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坏了,特别是背东西时,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听了,很认真地对那人说:“你知道吗?其实皮板更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吗?” 那人依然执迷不悟地背着草走了。如今,官吏们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钱粮布帛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这跟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行为不是一样的吗? 于是,魏文侯将朝廷大臣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讲了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宁,国君的地位也难以巩固。希望你们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被一点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实质。” 众大臣深受启发。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基础是根本,是事物赖以存在的依据,如果本末颠倒,那将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