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薄智浅的意思,才薄智浅成语解释,才薄智浅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 暂无分类
- 2025-03-28
- 1热度
- 0评论


•才薄智浅 [ cāi bó zhì qiǎn ]
- 成语拼音: cāi bó zhì qiǎn
- 成语注音: ㄘㄞ ㄅㄛˊ ㄓˋ ㄑ一ㄢˇ
- 成语解释: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 成语例子: 他才薄智浅,根本不能胜任
-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
英语have little talent and less learning
- 近义词: 才疏学浅
- 反义词: 博学多才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 成语繁体: 才薄智淺
- 成语属性: 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五行: 金木火水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才薄智浅是什么意思?
才薄智浅的含义解释
⒈ 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形容能容的成语
A. 形容“可以包容很多”的成语有哪些
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造句]:
在学习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剥一些知识。
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任何知识都得讲究融会贯通,不能单靠死记硬背。
如果我把这些课本上的知识都能融会贯通,只要考试的时候细心点,考个高分就是易如反掌的事。
新知识会以新颖、或许奇妙的方式与旧知识融会贯通。
兼收并蓄[ jiān shōu bìng xù ]
收:收罗;蓄:储藏,容纳。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造句]:
我们学习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纳众长。
这富翁有一个怪脾气,不论古玩是真是假,他都兼收并蓄。
对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不能兼收并蓄。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用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与无穷的魅力。
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决不能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造句]:
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博大是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博大是大爱无疆的精神。
博大是海纳百川的气魄;博大是纵横捭阖的无畏;博大是驰骋四海的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多一点宽容吧!生活中有了宽容,将会变的更加美好,世界会变的更加精彩。
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心胸;博大是一种雄壮阔达的气度;博大是一种高远无尽的境界。
博大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博大是壁立千仞的胆魄;博大是汪洋浩博的豪放。
包罗万象[ bāo luó wàn xiàng ]
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 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造句]:
包罗万象的大自然蕴藏着无数的秘密。
展览馆内陈列的产品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令人目不暇接。
这套网络全书的内容相当丰富,广博宏大,包罗万象。
大街上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真是包罗万象。
新建的国际贸易大楼里批发零售的商品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无所不包 [ wú suǒ bù bāo ]
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造句]:
网上图书馆的图书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无所不包。
写总结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这家百货商店商品繁多,卖的东西无所不包。
这本网络全书,真是无所不包。
从发达的科学到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B. 形容“能力有限”的成语有哪些
1、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空虚.浅,肤浅,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出自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例句:姑娘看不上才疏学浅的人。
2、罕闻寡见hǎn wán guǎ jiàn:罕、寡:少。见识不广,知识有限。出自《红楼梦》“此事罕闻寡见,合族人也都赞叹不已。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殓殡,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中之登仙阁内......”
例句:此人罕闻寡见,没一点见识。
3、绵力薄材mián lì bó cái: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出自“臣绵力薄材,孱躯病质。”明・李东阳《奏为自陈休致事》。
例句:本人绵力薄材,也帮不到你什么忙。
4、力有不逮lì yǒu bú dǎi :指能力达不到。能力触及不到。出自宋·连文凤《百正集·送苟厚夫学正之昌国序》:“非厚夫本志也,奈何力有所不逮,技术有所不及,故不暇择地之美恶近远焉。”
例句:他年事已高,已经力有不逮了。
5、才薄智浅cái bó zhì qiǎn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例句:他才薄智浅,根本不能胜任。
6、力薄才疏lì bó cái shū: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多用于谦词。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一回:“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例句:他力薄才疏,这么大年纪了也还没娶到媳妇。
7、十驾难及 shí jià nán jí:驾车行走一天的路程为一驾。用十倍于人的工夫也难于赶上别人。比喻能力有限,不能胜任。出自宋 苏轼 《和叔盎画马次韵》:“驽鲐饱官粟,未受一洗空。十驾难及,何事籋云风?”
例句:他已经很久没学习过了,对于时下的新事物早已十驾难及。
8、力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出自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例句:小娘子千金声价,小可家贫力薄,如何摆布,也是力不从心了。
9、黔驴技孤qián lǘ jì gū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出自明 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 黔 驴技孤,也应狼跋其胡。”
例句:他早已黔驴技孤,毫无用处了。
10、德薄能鲜dé bó néng xiǎn: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出自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例句:我到手的帝位,不料竟成泡影,我是德薄能鲜,不容多说了。
C. 形容很有能力的成语
1.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成语解释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成语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2.能谋善断
néng móu shàn àn
成语解释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成语出处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3.驾轻就熟
jià qīng jiù shú
成语解释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成语出处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4.降龙伏虎
xiáng lóng fú hǔ
成语解释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黄粱梦》:“出家人长生不老,炼药修真,降龙伏虎,到大来悠哉也呵。”
5.攻无不克
gōng wú bù kè
成语解释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D. 形容容量的成语
海纳百川 或者 包罗万象。
词语:海纳百川
注音: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纳:容纳回,包容。大海可以容得答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词语:包罗万象
注音:bāo luó wàn xiàng
释义: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E. 形容可以包容很多的成语
海纳copy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大度包容
度:度量;包:容纳。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F. 形容可以容纳很多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可以容纳很多的成语:苞笼万象、海纳百川、万人空巷
G. 形容形容成功的成语
旗开得胜,得胜回朝,凯旋而归,功成名就,众望所归,天道酬勤,无往而不胜,披坚执锐,所向披靡
H. 形容度量大能容人的成语
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襟怀磊落——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恢宏大度——心胸开阔,气量宏大。
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隐恶扬善——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不念旧恶——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豁达大度——豁达:心胸宽广;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遏恶扬善——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人弃我取——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毫不介意——毫:一点;介:留存,搁置;介意:放在心上。对不愉快或不满意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丝毫不往心里去。
鸡虫得失——象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捐弃前嫌——抛弃旧有的嫌隙。
宽仁大度——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朗。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恢廓大度——恢廓: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豁达大度——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旷达不羁——旷达:心胸宽广,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宰相肚里能撑船——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的宽广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有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
I. 形容可以容纳很多的成语
苞笼万象:苞:通“包”,包含;笼:收罗;象:形状,样子。包含容专纳一切。属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并容偏覆:并:一并;容:容纳;偏覆:偏爱遮盖、庇护。一并容纳庇护。指使用安抚的手段。
不能容物:物:事物;容物:容纳事物,引申指容人。形容为人气量小,心胸窄。
藏垢纳污: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川泽纳污: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大度包容:度:度量;包:容纳。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大度兼容:度:度量;容:容纳。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地负骸浚涵:指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函牛之鼎: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J. 形容容量大,能容人.是什么成语
形容容量大、能容人的成语:
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形容人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事。对人和事抱着宽大的胸怀去对待。意思:形容人度量大
出自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豁达大度、宽大为怀
反义词: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器小易盈、鼠肚鸡肠、锱铢必较
歇后语:心口窝里跑马--宽宏大量
灯谜:门阔好迎客
形容愚蠢浮浅的成语
愚蠢的成语
1.愚不可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2.愚昧无知----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3.草木愚夫----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4.装疯卖傻----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5.装聋卖傻----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
6.傻头傻脑----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7.有头无脑----形容蠢人。
8.呆头呆脑----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9.冥顽不灵----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10.浑然无知----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11.轻薄无知----指轻佻浮薄,没有知识。
12.蒙昧无知----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13.矜愚饰智----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14.浑浑噩噩----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15.浑浑沌沌----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16.混沌不分----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17.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18.胡里胡涂----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19.懵懵懂懂----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20.痴人说梦----痴:傻。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21.没眉没眼----眉目不清,形容一塌糊涂的样子。也指没有脸面.
22.迟眉钝眼----迟:迟钝;钝:笨拙。指眼神呆滞,不灵活.
23.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4.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25.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2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27.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28.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29.略识之无----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30.未知万一----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31.一窍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32.一无所长----没有一点儿专长。
33.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34.一无所能----什么能耐也没有。
35.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36.一无是处----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37.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38.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39.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40.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41.碌碌无能----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42.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43.昏聩无能----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44.昏头搭脑----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45.昏庸无道----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46.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47.狗屁不通----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48.不知丁董----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49.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50.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51.有眼无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52.眼内无珠----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53.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54.目光如豆----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55.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56.梧鼠技穷----比喻才能有限。
57.入井望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58.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59.井中视星----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60.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61.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62.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63.寡闻少见----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64.短见薄识----指见识短浅。
65.虚有其表----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
66.绣花枕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67.空腹高心----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68.空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比喻并无真才实学。
69.黔驴之计----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70.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1.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72.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73.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74.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75.东施效颦----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76.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77.南郭先生----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78.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79.刖趾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80.人穷智短----穷:困厄;短:短小。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81.食而不化----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82..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83.泥古不化----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84.庸医杀人----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85.以管窥天----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86.管中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87.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88.管窥之见----管窥:从管中看物。短浅的见识。比喻所见所闻不够高明。多作谦辞。
89.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90.井蛙之见----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91.皮相之见----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92.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93.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94.盲人说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95.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96.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97.庸人自扰----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98.才薄智浅----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99.才轻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100.才疏计拙----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101.凡才浅识----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102.才薄智浅----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103.德薄能鲜----德:德行;薄:浅薄;能:才能;鲜:稀少。指德行浅薄,能力低下.
104.欲盖弥彰----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105.勇而无谋----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106.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