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信于民的意思,取信于民成语解释,取信于民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取信于民 [ qǔ xìn yú mín ]

  • 成语拼音: qǔ xìn yú mín
  • 成语注音: ㄑㄨˇ ㄒ一ㄣˋ ㄩˊ ㄇ一ㄣˊ
  • 成语解释: 取得人民的信任。
  • 成语例子: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取信于民。”
  • 成语出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 英语gain the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win the people's confidence)

    俄语завоевание доверия народа

    德语das Vertrauen des Volks gewinnen

  • 近义词: 取信于人
  • 成语繁体: 取信於民
  •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属性: 动词 成语
  • 成语五行: 金金土水
  •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 成语谜语: 大众集邮

取信于民是什么意思?

取信于民的含义解释

⒈  取得人民的信任。

取信于民的分开解释

取信 : 1.取得信任。

有关诚信的成语

1、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3、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4、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5、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6、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7、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8、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9、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11、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12、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忠信,相互忠诚信义。指小人只是相互勾结,而不是赤诚地结交。

13、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14、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15、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16、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17、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18、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19、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20、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21、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22、始终不易::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23、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24、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25、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26、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27、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28、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29、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30、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31、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32、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33、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34、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描写诚信的成语

1、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2、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3、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4、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5、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6、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7、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 

8、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9、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10、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11、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12、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13、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14、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15、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16、允执其中: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1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18、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19、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20、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21、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2、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忠信,相互忠诚信义。指小人只是相互勾结,而不是赤诚地结交。 

23、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2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25、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26、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7、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28、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29、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30、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31、始终不易: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32、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33、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34、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35、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36、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37、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38、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39、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0、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41、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42、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43、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44、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45、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6、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4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48、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49、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50、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5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52、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53、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54、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55、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56、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57、修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出处:语出《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58、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59、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60、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出处:清·顾嗣立《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 

61、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62、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63、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64、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65、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66、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67、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68、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69、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7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关于诚信的成语大全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信守不渝

言信行果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另有: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序伦)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朱镕基)

●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是我们注册会计师的天职,我们既然选择了做荷花,就要力求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郭晋龙,深圳注协)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 信犹五行之土,无**,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诚信成语

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开诚布公

一诺千金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讲信修睦

竭诚相待 开诚相见开心见诚 传守不渝

口血未干披肝沥胆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歃血为盟 推诚相见 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心虔志诚 信誓旦旦 信以为本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诚相见 忠信乐易

曾子杀豪 言必信,行必果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诚信警句格言

⒈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出自《礼记·儒行》.

⒉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

⒊ 不诚实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4.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出自《孟子.离娄上》

5.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规》.

6.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 华而不实,耻也.

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出自《国语·晋语》

8.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9. 君子诚以为贵.

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出自《礼记·中庸》

10.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六·道明禅师》.

11.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粮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出自(元)关汉卿《独赴单刀会》.

12.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意思是:既然接受别人委托,就要把事情办好.出自(元)高则试《琵琶记》.

诚信的名言和成语

诚信的成语

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开诚布公

一诺千金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讲信修睦

竭诚相待 开诚相见开心见诚 传守不渝

口血未干披肝沥胆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歃血为盟 推诚相见 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心虔志诚 信誓旦旦 信以为本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诚相见 忠信乐易

诚信的名言

1、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2、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诚实的名言警句。——约翰·雷

5、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6、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7、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8、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9、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10、信用重于黄金。

11、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1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诚实的名言警句。——高尔基

1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4、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7、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18、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19、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20、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21、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2、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

23、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24、要除去虚伪的脸谱。——鲁迅我之节烈观

25、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26、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7、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28、用诚心愈多,用手段愈少。——恽代英社会性之修养

29、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3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3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3、信用是最大的资本。

34、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36、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37、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 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38、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新唐书。陆贽传

39、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40、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41、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42、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

43、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4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5、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

46、我的固执不是因为对你任何一桩现实的责难,而是对自己个我生命忠贞不二的守信你甚美丽,你一向甚我美丽。

47、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4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49、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5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四字成语什么民伤什么意思

1. 什么民伤什么成语

劳民伤财 [láo mín shāng cá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贬义

出 处

《元史·李元礼传》:“今日支持调度;方之曩时百倍;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例 句

进口了机器,却放着不用,烂成了废铁,真是~。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事倍功半

反义词

一举两得

成语接龙

财运亨通 通书达礼 礼仪之邦 邦家之光 光天化日 日久歳长 长袖善舞 舞爪张牙 牙牙学语语重心沉 沉密寡言 言颠语倒 倒冠落佩 佩紫怀黄 黄卷幼妇 妇人醇酒 酒足饭饱 饱飨老拳拳拳服膺 膺箓受图 图财害命 命辞遣意 意马心猿 猿鹤虫沙 沙鸥翔集 集腋成裘 裘马轻肥肥遯鸣高 高卧东山 山呼海啸 啸傲湖山 山积波委 委重投艰 艰深晦涩 涩于言论 论功受赏

2. 民字的四字成语

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安民告示 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保国安民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保境息民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不羁之民 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

残民害理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吊民伐罪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独夫民贼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蠹国害民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辅世长民 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

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富国安民 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官逼民反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关心民瘼 瘼:疾,疾苦。

关心群众的疾苦。 广土众民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国富民丰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国计民生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国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化外之民 化:开化;民:民众。

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

祸国殃民 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家给民足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节用裕民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解民倒悬 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救世济民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劳民伤财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民胞物与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民保于信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民不堪命 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民不聊生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民富国强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民和年丰 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民康物阜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民穷财尽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民穷财匮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民生凋敝 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民殷财阜 殷:殷实,富足;阜:丰富。民众富足,物产丰饶。

民怨沸腾 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民脂民膏 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 民意 反动统治者把自己阴谋做的坏事硬说是人民的意愿。 取信于民 取得人民的信任。

人民城郭 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

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视民如伤 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

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 万民涂炭 涂:泥淖;炭:炭火。

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为民除害 替百姓除祸害。 为民请命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

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物阜民安 阜:丰富。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小国寡民 国家小,人民少。

削职为民 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忧国忧民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与民除害 替百姓除祸害。 与民更始 更始:重新开始。

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与民同乐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裕民足国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治国安民 治:治理;安:安定。

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病国殃民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病民害国 病:损坏,祸害。

害人民、害国家。 残民害物 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残民以逞 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残害人民,来实现某种愿望,使自己称心如意。

地瘠民贫 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蠹国病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

同“蠹国害民”。 蠹国残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

同“蠹国害民”。 蠹国耗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

同“蠹国害民”。 蠹国殃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

同“蠹国害民”。 蠹政病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

同“蠹国害民”。 蠹政害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

同“蠹国害民”。 伐罪吊民 伐:讨伐。

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

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费财劳民 耗费财物,劳苦百姓。

富国强民 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富国裕民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官逼民反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同“官逼民反”。

国富民强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护国佑民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化民成俗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化民易俗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惑世诬民 指蛊惑世人。 急吏缓民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济世安民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节用爱民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敬授民时 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

同“敬授人时”。 敬天爱民 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救民水火 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劳民动众 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劳民费财 既使人民劳苦。

3. 成语什么民什么什么

化民成俗

化民易俗

解民倒悬

救民济世

救民水火

救民于水火

劳民动众

劳民费财

劳民伤财

黎民百姓

纳民轨物

平民百姓

求民病利

全民皆兵

人民城郭

仁民爱物

生民涂炭

使民以时

市民文学

视民如伤

视民如子

庶民子来

万民涂炭

为民父母

为民除害

为民除患

为民请命

一民同俗

殷民阜财

殷民阜利

忧民忧国

于民润国

4. 伤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伤风败化 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同“伤风败俗”。

伤风败俗 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伤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伤化败俗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

伤教败俗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伤筋动骨 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伤天害理 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伤心惨目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伤心蒿目 旧时指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伤心疾首 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伤言扎语 方言。指说讽刺话。

5. 成语什么什么民什么

民以食为天、

黎民百姓、

国泰民安、

吊民伐罪、

为民请命、

忧国忧民、

取信于民、

民不聊生、

小国寡民、

解民倒悬、

物阜民丰、

民生凋敝、

劳民伤财、

民胞物与、

民贵君轻、

官逼民反、

民怨沸腾、

祸国殃民、

国计民生、

为民除害、

独夫民贼、

爱民如子、

物阜民安、

*** 民意、

视民如伤、

化外之民、

民穷财尽、

济世安民、

民富国强、

民脂民膏

6. 什么财四字成语

爱财如命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不义之财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财运亨通 亨:通达,顺利。发财的运道好,赚钱很顺利。

殚财竭力 殚、竭:尽。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形容竭尽全力。

多财善贾 贾:做买卖。原意是本钱多,生意就做得开。后指资本家会做买卖。

非分之财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过路财神 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

见财起意 见人钱财,动起歹念。

酒色财气 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

劳民伤财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7. 劳瘁( )( )四字成语

第一个字是劳的成语

详细

〔 劳什子 〕指讨厌的东西或一般的事物 详细»

〔 劳形苦心 〕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详细»

〔 劳逸结合 〕逸:原指安乐;安闲。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 详细»

〔 劳师动众 〕劳师:使军队劳苦;意为出动军队。原指出动大量军队;后也指动用大量人力;也有。 详细»

〔 劳苦功高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详细»

〔 劳燕分飞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详细»

〔 劳民伤财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 详细»

〔 劳而无功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详细»

〔 劳心焦思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详细»

〔 劳心苦思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详细»

〔 劳师袭远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详细»

〔 劳筋苦骨 〕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详细»

〔 劳民动众 〕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详细»

〔 劳民费财 〕亦作“劳民伤财”。 详细»

〔 劳思逸** 〕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 详细»

〔 劳身焦思 〕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详细»

〔 劳师糜饷 〕谓徒劳兵力,空费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