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愤的意思,人神共愤成语解释,人神共愤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人神共愤 [ rén shén gòng fèn ]

  • 成语拼音: rén shén gòng fèn
  • 成语注音: ㄖㄣˊ ㄕㄣˊ ㄍㄨㄥˋ ㄈㄣˋ
  • 成语解释: 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 成语例子: 恶已贯盈,人神共愤。(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 成语出处: 《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 近义词: 民怨沸腾
  •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成语繁体: 人神共憤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五行: 金金木水
  •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成语属性: 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人神共愤是什么意思?

人神共愤的含义解释

人神共愤 [ rén shén gòng fèn ]

⒈  人和神都为之愤怒。形容民愤极大。亦作:人神共忿、人神同愤、人神同忿。

人神共愤是什么意思的词典解释

人神共愤[ rén shén gòng fèn ]

⒈  形容憎恶怨恨已极。也作「人神同愤」。

《旧唐书·卷一五六·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三国演义·第九回》:「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人神共愤的分开解释

人神 : 1.先祖的神灵。2.人与神。

引起群众愤怒,用成语怎么形容?

人神共愤,汉语成语,拼音:rén shén gòng fèn,意思是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横见式叙,各授封爵,天下惆怅,人神共愤。”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极为愤怒。

例句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引起群众愤怒,用成语怎么形容?

一般情况下,引起群众愤怒,用成语形容就是引发众怒了,一般是指一些人做的某些事让所有人都比较反感,甚至让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