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的意思,一草一木成语解释,一草一木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一草一木 [ yī cǎo yī mù ]

  • 成语拼音: yī cǎo yī mù
  • 成语注音: 一 ㄘㄠˇ 一 ㄇㄨˋ
  • 成语解释: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 成语例子: 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 近义词: 一针一线
  •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细小平常的东西
  • 成语辨析: ~和“一针一线”;都指“细小或平常的东西”。但~偏重在“草”、“木”等一些东西随处可见的东西;“一针一线”指不值钱的贱物;而~没有这层意思。
  •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成语辨形: 木,不能写作“目”。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成语正音: 草,不能读作“cāo”。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繁体: 一艸一木
  • 成语五行: 水木水木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成语属性: 成语

一草一木是什么意思?

一草一木的含义解释

一草一木 [ yī cǎo yī mù ]

⒈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一草一木是什么意思的词典解释

一草一木[ yī cǎo yī mù ]

⒈  比喻微小的事物。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一草一木都是上天生命,何况祖宗赤子?」

一草一木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唐 李商隐 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二程遗书》卷十八:“求之性情,因是切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不许惊动,如有犯 僖氏 一草一木,斩首!”清 陈天华 《猛回头》:“祖宗旧日的土地,失了数百年,仍想争转来,一草一木都不容外族佔去。”杜鹏程 《延安人》:“那里,是他出生的地方,一草一木他都熟悉。”

一什么什么的四字词语?

一日之长 一气呵成 一毛不拔 一心一意

一本万利 一目了然 一发千钧 一如既往

一不一鬼 一身是胆 一言九鼎 一应俱全

一枕黄粱 一呼百应 一败涂地 一命呜呼

一刻千金 一视同仁 一挥而就 一笔勾销

一唱百和 一窍不通 一盘散沙 一事无成

一板一眼 一穷二白 一言为定 一步登天

一什么什么的四字词语?

这样的四个字的词语比较多。如一草一木丶一五一十丶一心一意`一兵一卒丶一路顺风丶一鸣惊人丶一言难尽丶一知半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