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什么意思,约法三章的意思,约法三章成语解释,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约法三章 [ yuē fǎ sān zhāng ]

  • 成语拼音: yuē fǎ sān zhāng
  • 成语注音: ㄩㄝ ㄈㄚˇ ㄙㄢ ㄓㄤ
  • 成语解释: 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 成语例子: 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邹韬奋《经历 种种尴尬》)
  •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 俄语общее установление(договориться уговор)

    英语three…point covenant

  • 反义词: 为所欲为、胡作非为
  •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成语谜语: 合同规定一二篇
  • 成语繁体: 約灋三章
  •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属性: 动词 成语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成语正音: 约,不能读作“yāo”。
  • 成语五行: 土水木火

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约法三章的含义解释

约法三章 [ yuē fǎ sān zhāng ]

⒈  泛称订立简明的条约使人共同遵守。

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三国演义》

simple agreement with the people by a new government;

什么是约法三章的词典解释

约法三章[ yuē fǎ sān zhāng ]

⒈  语本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约法三章的寓意引证解释

⒈  后谓订立简明的条款,以资遵守。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 初入 关,约法三章。”《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安老爷、安太太,又因姑娘当日在 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既是他自己求上门来,总得给他个约法三章。”

长安约法三章这个成语的意思。

成语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成语出处: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长安约法三章这个成语的意思。

约法三章yuē fǎ sān zhāng

[释义] 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语出]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正音] 约;不能读作“yāo”。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全校师生~;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英译] three…point covenant